“临川才子金溪书”,这里所说的“金溪书”,指的就是浒湾古镇书铺街明清时期享誉全国的雕版印刷。

依然是雨中的寻访,依然是静寂悠然的石板巷,“观音阁”腹下石拱门进入,比肩而立的印书作坊迎面扑来,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书铺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拱门额题“藻丽嫏嬛”,“嫏嬛”,相传为天帝藏书之处。

“藻丽嫏嬛”四字两侧分别题有两行小字,上款“道光癸卯”,即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下款“合坊鼎建”,表明系众商贾集资而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铺街雕版印刷业兴起于明代,盛于清代乾嘉道年间,著名印书堂号云集,印制图书行销全国,人称“赣版”。至清末民初,渐趋衰落。尤其民国期间遭遇大火后,至此一蹶不振,风光不再。

现在想来,诸如电灯取代油灯,电报电话取代驿马驿卒,现代银行取代传统票号等等,莫不失之于国人的墨守陈规、固步自封,落伍、淘汰皆命运使然。这一点,永远发人深省。

清代,全国有四大印书中心,计为福建连城四堡、江西金溪浒湾及武汉、北京。如今,唯浒湾书铺街还保留着当年堂号云集的集镇格局,其它三处,旧貌皆不复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漱石山房”为著名刻版、印书作坊堂号,创始于明代中晚期,国内外著名大图书馆如“天一阁”等,皆收藏有其刻印的古籍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彩云栈”,系丁姓所开染纸作坊。民国时期,广为收购临川周边的毛边纸,经加工染色为彩纸,然后装船销往鄂皖各地,极受欢迎,供不应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贡试纸栈”,是一家储备专供中国古代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专用纸张的仓库。后经时代变迁,早已改作民房,若非门额上醒目的题字,万不能想到它曾经的庄重严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贡试纸栈”

许多作坊并未开放,大多版门紧闭。“协盛”号内的石雕门坊相当漂亮,却也只能透过门缝勉强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座简约的门罩,原来却是“旌表太学生周囗之妻傅氏节孝坊”,夹在逼仄的窄巷里,让我蓦地想起了徽城“斗山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旌表太学生周囗之妻傅氏节孝坊”

除了礼家巷、前后书铺街,浒湾古镇还有江夏街、仁里街等数条古街巷,各类店铺林立,旧日风韵浓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迎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街道民国风格浓郁,再加极具现代时尚的汽车穿插其间,颇有穿越时代隧道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条穿堂的巷子极为狭窄,心中颇为狐疑,这是一个什么去处呢?穿过去后方明白,这是通往“大烟馆”的必经之路。

很有意思,原来即便在旧社会,进入“黄赌毒”的门路,也不是那么光明正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烟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和典”,旧当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阳旧第”,许氏人家?那么“太宗旧第”呢?这未免太过山寨了吧,是谁斗胆拿来作了堂号?实不该如此炒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十六都四图漕仓”是一座清代民房式漕仓,堪称封建时代漕仓制的实物见证。亦可以想象当年的古镇,不仅雕版印刷业繁盛兴旺,同时还是各种特产物资集散的商埠码头,与波涛滚滚的抚河一样,记录着浒湾古镇人声鼎沸、舟楫如梭的曾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访于2016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