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某东和某当的图书板块又开始变得重新火热起来。

读书当然是一件雅事,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相较于一票难求的演唱会或是动辄几十元上百元的茶室,甚至可以说是一件消费不高的雅事。

不过随着去年的涿州水灾淹没了一批图书公司的库房,再加上去年以董宇辉为首的图书带货主播们一路狂飙,纸质书也在以价格的形式不断跳到人们的眼中。

只是许多很久不逛书店的人,不经意间掠过价格,才会忍不住惊呼一句:

纸质书,怎么这么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纸质书的贵,是近些年的一个趋势,而绝非带货主播的慷慨激昂或是一场洪水的涛涛而来。即使不考虑这些年的通胀问题,书的价格涨幅可能也要快过大多数日常消费品。

曾几何时,假如不是太厚的书籍,二十块钱左右就是定价的分水岭,当然这是平装,大概在五年甚至更早的时代,平装书是主流,精装本和平装本仅仅在装帧上有所区分,却不妨碍大家内容上的一致性。

而近些年,读者们的普遍感受是,图书市场变得日渐割裂化。一方面是部分书籍在网络渠道销售的极其便宜,许多电子商务渠道甚至在活动中有着“99元8本”或是“一元阅读”的口号,就这还是包邮之后的价格。

与之相反的,许多新书或者精装本,厚度没有几厘米,内容翻开一看也不过如此,却还是拿着硬装布面卖着大几十甚至上百元的价格,即使配上某东的打折卷到手之后也依然让人肉疼。

这其实无形之中已经揭示了许多答案:前者所损失的价值,必然要在后者的定价中加以偿还。但这个死循环到底如何完成,我们后续还要进一步探索。

作泛泛而谈当然容易,我们可以说当今社会百物皆贵,纸张印刷人工,都在涨价,但这不足以涵盖纸质书出版行业的特殊性。

根据编辑和从业者给出的信息是,从近些年开始,书号的价格开始一路飙升,随之而来的,是图书出版周期的拉长。

一本书从签约到定稿,历经三审三校,再到印刷出版来到读者手中,整个流程走完甚至可以到两年以上,再也不是当年三个月下流水线的时代了。周期的拉长,意味着资金压力的增大和审核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于是乎,能写的东西少了,看纸质书的人也少了,出版行业开始慢慢褪理想主义的色彩,变成一个“如何活下去”的市场经济命题。

任正非说:让寒意传导给每一个人。现在,毫无疑问是凛冬将至。出版行业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个风投行业,大家会更多在选题上求稳,敢于尝试新题材和新作者的公司慢慢变少。

每个出版社和出版行业都希望签到贾平凹,但很少有人在问,谁是下一个贾平凹。

当薄利多销成为了往事,那么“洛阳纸贵”,逐渐就变得不可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发文

每一家公司都在想着,如果尽可能在已经成功的道路上复制成功,或是扩大成功。这世上本无路,有人走,就有了路,但走的人多了,就落入了王小波说的境遇中:“像蛆一样熙熙攘攘”。

如果能用一本精装本赚到的钱,为什么要选择两本平装;如果能用套装卖高价的书目,为什么还要拆开。

一来二去之间,自然造成了纸质书价格,至少是定价的水涨船高。

但时至今日,我们还是能看到,纸质书的市场依然火爆,至少是富有生命力的,市场并没有随着电子书的兴起而变得“门前冷落鞍马稀”,反倒是时不时有爆款引发人们的眼球。

或许真像某位作家说的那样 :纸质书和电子书,本质上是两种消费者。

这句话背后,藏着纸质书的两面——人文情怀和商业逻辑。

纸质书里有我们的生活理想。

从农耕时代追求的“千钟粟、黄金屋”到工业社会可以用来逃避社交灾难的“避难所”,都离不开纸质书质朴的纸页,面对纸质书,我们有难以割舍的情怀——“披着柔软的披肩、捧着砖头厚的书、喝着温暖的咖啡”度过一个惬意的冬天, 或者一个“公但读书煮春茶”的春天。

打开纸质书,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情怀和浪漫的世界。

纸质书不仅仅是一种阅读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时光相伴的美好记忆。

纸质书里有我的“图谋不轨”和你的“故作矜持”。 《围城》里说“一借一还,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而且不着痕迹。 这是男女恋爱的初步,一借书,问题就大了。 ”

一个“图谋不轨”一个“故作矜持”,都被纸质书看在眼里。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里,当女人还没有见到男人时,首先看到的也是男人的书。很难想象,电子书可以做到这一点,即便传输一百次电子资料,或远程共同在线阅读,少了面对面借书还书的环节,“网线”也很难变成月老手里的“红线”。

但是当合上书页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另一番景象:

这个用温厚纸页堆砌的城堡,正好建在了拼图的分割线上——“浪漫”载体的需要明码标价;混着“荷尔蒙”的书香又带着铜味;进入城堡的通行证一面是世外桃源的水墨画一面是货币符号;有人视城堡如家,有人视之为砖瓦。

“我在社科院家属宿舍蹲着,看到谁死了就盯着他们家,要盯住一笔我就能赚20万”。

学者用一生积累的书籍,会随着生命的结束,变成旧书老板眼中另外的符号,学者在书籍上倾注一生的心血,在这里如同空气,重要但不被计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书同样如此,藏着温暖人心句子的书籍,同样要靠着主播卖弄情怀才能为人所知,否者就不会有“库存书”这个字眼。

一句“看完,我停止了精神内耗”的文案,让《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变成了精神圣殿圣经,很难想象,“看得见的手”的助推,圣殿可能会一直“剩”下去。

这样看来,呵护纸质书情怀的,除了厚厚的封皮,还的靠合适的对价,而且对价近年来越来越“合适”。

面对如此情形,要想“纸质书自由”得以实现,可能需要在梦想着现实之间做出更多的权衡,以文养书或以书养文或许是可行之路。

但凡了解鲁迅和许广平婚后生活的,都会知道鲁迅不太支持许广平外出做事“你做事这些薪水,要辛苦一个月,看人家面孔,我两篇文章就收来了,你还是在家里帮帮我,让我安心写文章吧!”。

鲁迅先生能以文养家,当然能以文养书。据说某次鲁迅要买一套《西部丛刊》,需要几百大洋,许广平想都没想就给他买了,要知道后来鲁迅在北京买的四合院也不过三千大洋。

鲁迅在书房

鲁迅能够以文养书,同时也能接受以书养文。众人熟知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就提到,因为要用钱,鲁迅把小时候画的绣像,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同窗。不仅如此,之后鲁迅还有几次为生计卖书的经历。

大文豪如此,“大部头”也是如此。

《启蒙运动的生意》就围绕狄德罗的《百科全书》的印刷出版,介绍了“以书养文”的书商“如何对待作者,如何生产纸张......如何讨好当局,如何给销售商供货,以及如何满足1769到1789年间遍及欧洲各地的读者”,最终让《百科全书》大量发行。

网络化电子化的年代,为“共分一斗”才华的普通人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实现“纸质书自由”。

有网友分享,通过建立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分享读书内容或书评,就有机会获得出版社的赠书,通过“优质书评——获得赠书”这样书文互养的螺旋上升渠道,从经济层面讲,“纸质书自由”或许可以早日实现。

不过说到了启蒙运动,又让人很自然地想到了卢梭的那句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话放在世界阅读日这天,我们去看琳琅满目的纸质书的时候,何尝不会有这种感觉。

限制我们读纸质书的枷锁,其实并非完全归结于越来越贵的价格,或许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在其中。

那么,你会在今天,选择纸质书吗?

或者说,当某个夜幕降临,灯摇人静的时候, 你会不会放下手机和烦恼,打开一本纸质书?

本期作者:翟晨旭 二把刀

编辑丨排版:立忞

人物篇

杂志篇

《读者》丨 丨

░ 话题篇

░ 热门征稿

其他征稿合集

转载、商务、作者招募合作丨请后台联系,凡本平台显示“原创”标识的文章均可联系编辑转载,未经授权转载视为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