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3日

相约“世界读书日”

今天将带大家走进

文殊院内的宝藏读书空间

——空林佛教图书馆

该馆是文殊院自主开设的

以收藏佛教经籍为主

兼及文史哲书刊的专业图书馆

现有馆藏图书6万余册

除服务于寺院常住僧众

也为寺外僧众、居士、佛学爱好者等

提供借阅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迎接世界读书日

我们从图书馆的

佛教高僧、佛教历史、佛教艺术等

图书分类中

精选出7本

组成了具有巴蜀地区

佛教人物及文化特色为主

禅宗文化等为辅的

书单及书荐

值得藏阅哦

《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传》

作者:裘山山

内容简介

隆莲法师(1909-2006)是巴蜀地区才高德馨、学养深厚的高僧,被誉为“当代第一比丘尼”。她出生在四川乐山,13岁开始吃长素并将佛教作为终生学习探索的目标。1941年剃度出家后,她持戒苦修,著述颇丰,不仅在中国大地上恢复了失传800余年的二部僧戒,还创办了第一所培养女学僧的高等学府“四川尼众佛学院”。本书将法师一生的传奇经历娓娓道来,让我们看到一位信仰坚定的女性出家人如何在风雨飘摇的二十世纪安身立命,自利利他。

推荐语

这本传记的语言朴实平易,作者虽非宗教人士,却用难得客观冷静又不乏深情佩叹的笔调来叙述隆莲法师的传奇经历。在那个年代,以隆莲法师的优越条件,完全可以坐享世俗成功,她却踏上了一条孤绝道路。书中写,法师出家并非为逃避世俗痛苦或追求现实利益,而是真真切切地认同佛教理论,想要“一心一意地研究佛学”,弘法利生。这是最让人觉得难能可贵之处,而对所有佛弟子来说,这不啻一股鞭策其自省的力量。

刚过去的农历三月十三(2024年4月21日),正值隆莲法师诞辰115周年纪念日。我们仅以此传深切怀念隆莲法师悲深愿宏的传奇人生。

《净宗大德昌臻法师的一生》

作者:李恕豪

内容简介

昌臻法师(1917-2009)是四川乐至县报国寺前任住持,75岁遵从离欲上人之命剃度出家,住锡报国寺,提倡人间佛教。法师出生于成都一个书香门第,成长于国家变革时代,既有传奇经历,也有平淡生活;既有坎坷命运,又有辉煌成就,终其一生都浸润于佛法的虔诚信仰中。本书即用文字向我们演绎了法师这段在佛法净化下从做人到修行的典范人生,以及其实践累劫菩提愿行的卓尔品格。

推荐语

昌臻法师在未出家前,便丧失妻子儿女。这对普通人而言,不异于灭顶之灾。法师却一边念佛,一边将儿子的骨灰撒在树林里、树根下,并对外甥们说:“两个孩子的骨灰,都是我亲自撒的,对于一般人,这种痛苦没人受得了。我要是不学佛,简直活不出来。所以我们要学佛,对生死才能有正确的认识,才能跳出火宅,脱离轮回。”

晚年,法师又经历过几次重病,甚至在被推出手术室后说出:“今天念佛一点杂念没有,比平常还念得清净。”当弟子问他为什么能做到这点,他回答说:“我们学佛,就是为了修心。如果你能把心摆正,把你的整个心都用在学佛和修行上面,那么你的健康就会比别人好得多。只有把生和死的问题参悟透彻了,你才会有真正的人生。”

如此见地圆融、解行相应的法师,难道还不够让我们产生深入了解他、阅读他的愿望吗?

《禅的行囊》

作者:比尔·波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容简介

2006年,比尔·波特在中国进行了一场朝圣之旅,目标是追溯禅在中国的发源地。他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南,参访了大同的华严寺,山西五台山,石家庄柏林寺,洛阳白马寺,安徽三祖寺,黄梅四祖寺、五祖寺,湖北玉泉寺,广东云门禅寺等禅林,藉此梳理了禅宗在中国的发展脉络。本书即是他对本次云游过程所见所闻所思的全部记录。

推荐语

这本书读来,总让人想起杰克·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凑巧的是,凯鲁亚克也是禅宗爱好者。总的说来,《禅的行囊》接近游记或者日记。语言絮絮叨叨,亲切得如同在摆龙门阵。一个异国人,带着异国的思维和视角,为读者提供了理解禅宗的独特视角。

读过其畅销作《空谷幽兰》的读者,亦可跟随他奔赴一场禅旅,“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之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象罢了”。

《图解中国佛教建筑》

作者:张驭寰

内容简介

佛教建筑既体现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点,又具有佛教特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无可替代的瑰宝。本书作者历时数十年实地考察中国几百座寺院在选址、整体布局、建筑特点等方面的独到之处,向读者讲述了中国佛教建筑演变史,及其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推荐语

作者张驭寰曾担任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助手,并跟随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大师学习、考察。本书全彩印刷,图片精美,专业地回答了关于佛教建筑的基本问题,是通俗易懂的佛教建筑基础入门读物。在介绍建筑专业知识时,作者还会适当补充佛教文化,如探讨了寺院名称的来历等。

《怎样读汉译佛典》

作者:金克木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金老所作文章22篇,分两辑,第一辑集中于对印度哲学、宗教、思想文化乃至语言的思考与阐释;第二辑则主要讨论了与佛典相关的诸多问题,如汉译佛典的文体、翻译与理解,并重点阐释了佛典中公认难读的《楞伽经》和耳熟能详但又难解其妙的《心经》等。

推荐语

金老精通包括梵语在内的多种语言,长期致力于深入浅出地普及印度哲学与文学、佛教文化与典籍,让“槛外人”能获得进入繁杂佛教经典的路径。

在本书中,他告诉我们“读书既要‘胸有成竹’,又要‘目无全牛’,还要能‘小中见大’”,可以尝试用“由偏知全”的方式去读浩瀚芜杂的佛典,比如,“从鸠摩罗什的翻译读起,尤其是从那四部曾经广泛流行的书(《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金刚经》)入手,也许是可行的。可以就此止步,也可以由此前进。”

《玄奘密码》

作者:张讴

内容简介

本书的前身正是央视纪录片《玄奘之路》央视纪录片《玄奘之路》。作者凭借多年在印度驻扎采访的经验和对玄奘法师的研究,成为该纪录片的首席顾问。在印度工作期间,他曾拿着《大唐西域记》,逐一走遍印度全境,完整考察了玄奘法师的求法之路,写下大量文字。

推荐语

玄奘法师当年途径之地,大都已成废墟,佛迹荡然无存,“只今惟有鹧鸪飞”。但作者并未沉湎于此种荒凉感,而是怀着深情去追忆彼地发生过的一切历史、佛教传说或故事,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玄奘西行的厚重精神和深远意义。

《成都佛教史》

作者:段玉明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容简介

成都是佛教传入最早的地区之一,沐浴近两千年的佛教恩惠。这里不仅高僧辈出,佛教建筑林立,整座城市更具有慈悲洒脱的文化品格。因此,若要了解成都文化底蕴,佛教文化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本书即梳理了成都佛教文化从汉晋南北朝到二十世纪一零年代的发展脉络,完整细致地呈现出成都佛教发展的兴衰起落过程,以及其社会与文化贡献,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成都佛教的大门。

推荐语

本书作者为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段玉明。作者有意识地不只把书写重点放在义理、高僧上,还同时关注社会影响、文化意义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阅读本书时,我们看到的不再只是深奥高远的佛学理论和高僧大德,还能穿越千百年的时光,感受听经礼佛、游寺观像、买物看戏、品茶闲话、观灯赏月等佛教文化渗透民间的烟火市井生活,热闹生动一如亲身经历。


关于“读书”

空林佛教图书馆资深研究员

明因居士

向我们分享了

他人生中的第一本佛学书籍

以及他给大家的读书建议

Q:您读的第一本佛学书籍是什么呢?

A:我当年接触第一本佛学书籍时,连“佛”这个概念都不清楚,只是被精美的线装装帧所吸引。买回去看了以后,发现书中语句优美,哲理精妙,读来十分喜悦,因此对佛学产生了兴趣。这本引我入门的书,就是《印光法师文钞》。

Q:看来您曾经是个文学青年啊!您怎么看待这次奇妙的机缘呢?

A:每个人接触佛学的机缘,看起来是不同的。但一切偶然,反映的都是必然!我从小热爱文学,高中语文老师推荐我考文科专业,所以上大学时读的是中文专业。可以说借由对文学的热爱,我悄无声息地就进入了佛学的世界。

Q:说到读书,您最推崇的人是谁?

A:听说过马一浮没?他是现代思想家、书法家、国学大师,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四川成都,晚年在杭州去世。马一浮的佛学造诣更是精深,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新儒家三圣”,被称为读书最多的一代宗师。

他读书读到什么程度呢?在《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丛书之《马一浮卷》里,刘梦溪评马一浮:“在即将过去的这一个世纪(20世纪)大师级的人物中,眼光最锐利的一个人是马一浮。马一浮学养之深和慧悟之高,在二十世纪百年中国学苑里,难得有与之相匹敌之人。如果说陈寅恪立基于地上,马一浮则飘渺于云中……十六岁绍兴县试,同考者有周树人、周作人,而马一浮名列第一。”

民国时期,蔡元培邀请马一浮出任教育部秘书长。他只干了十几天,就以“我不会做官,只会读书,不如让我回西湖”为由挂冠而去。后来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再次恳请马一浮担任北大文科学长,又被马一浮以“古闻来学,未闻往教”婉拒。1939年,马一浮来到四川乐山乌尤寺办复性书院,将“尔雅台”作为讲堂,主要讲授“六艺”。当时的乌尤寺住持遍能法师也随缘听学。大家如果再去尔雅台,就知道它和马一浮的关系了。

“马之学,在超越与汇通。他融通三教,出入二氏(佛、道),通晓六经……而其人格之特点,则超凡脱俗,高蹈独善,是二十世纪师儒中的一个真正的隐者。”刘梦溪对他的评价独到且高。我们图书馆也有马一浮文集,里面收录了他的所有学术著作。

Q: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

A:就像我当初是因为喜爱文学,喜爱传统文化,因为这样的机缘而接触佛学。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然即使接触了也难以持久。

空林佛教图书馆
借阅
温馨提示

空林佛教图书馆

位于寺内“文殊阁”二楼

公众须携带个人有效身份证原件

前往阅读或办理借书证

请勿穿着暴露、拖鞋等不雅服装

或携带食物入馆

开馆时间
每日8:30-11:30,12:30-16:00
每周一例行闭馆

文殊阁举办各类大型活动时

也将临时闭馆

(请关注入口处的提示通知)

咨询电话

028-86954197

文字|妙蒙 巍然

编辑|巍然

图片|传媒中心 美编|红雪

责编|慧法

部分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