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是欧洲的封建社会,历史学家习惯将这一时期称作“中世纪”。

世人普遍认为,“中世纪”是一个“黑暗时代”,那里有被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的天文学家布鲁诺,有荒诞不经的“赎罪券”,有臭名昭著的“初夜权”,还有一个持续了四百多年、使欧洲人口锐减1/3的黑死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历一系列的社会动荡,欧罗巴大陆就像吃了毒苹果的公主一样,陷入了近一千年的漫长沉睡。

与此同时,社会面上的一潭死水,也对欧洲文化的发展造成了重大打击,以至于出现了旷日持久的“文化荒原”现象,与后来的文艺复兴形成了天壤之别。

反观同一时期的华夏大地,隋唐宋元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正值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东西方之间一盛一衰,高下立判,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

中世纪西欧缘何出现“文化荒漠”?这还要从中世纪基督教派垄断知识、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开始说起。

一、“文化专制主义”的缘起:为了巩固至高无上的地位,教会竭力禁锢人民的思想

中世纪的西欧大地群雄割据、战火纷飞,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民主国家,在宗主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处于割裂纷争的状态。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普罗大众,为了谋求一个心灵上的支柱,纷纷信奉基督教,相信“全能的上帝”能够救助他们脱离苦海。

于是乎,罗马教皇和基督教会的地位权力迅速膨胀,逐渐垄断了整个西欧社会,成为支配一切的权威和主宰。

利用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基督教会不仅在客观上,让封建西欧凝聚成一个强大体系,还通过对神学理论的最高解释权,牢牢地控制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西欧教会声称:包括哲学、文学、自然科学等一系列人文学科,都是基督神学的附庸,都要毫无保留地为神学服务,但凡与宗教信仰无关的知识,都是百无一用的文化“糟粕”,必须被永远地封存、埋葬。

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先驱马克思这样评价道:“中世纪教会让生活在这片大陆上的人们,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那就是宗教神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彻底垄断人民的精神和思想,基督教会还找到了一个最高效的法子,那就是进一步加强对文化教育的控制,从而在源头上杜绝异端文明的萌芽开化。

当时西欧的绝大多数学校,都是由教会和教堂兴办的,他们利用手中的强大权力和雄厚资本,聘请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神父做讲师,而受教育者则大都是刚刚踏入基督殿堂的普通教士。小学学习拉丁语、祈祷和礼拜仪式,培养出大量识字的神职人员。

到了中学阶段,学校会开设“自由七艺”,包括文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天文和音乐七门课程。

听上去像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学生们上学连书包都不用带,因为真正的教材永远只有一本,那就是《圣经》。这些课程的设置并没有经过“教委会”的科学研究,而是教会自己拍脑门决定的。

开设哪些课程,教授哪些内容,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一切都必须遵循同一条宗旨,那就是适应教会宗教生活的需求,维护和巩固基督教对思想文化的垄断地位。

在西欧中世纪绵延一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基督教派的“文化专制主义”始终如影随形,且不仅没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逐渐瓦解,反而甚嚣尘上、愈演愈烈,最终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原本是人类文明两颗闪耀的明星,在这一时期的欧洲大陆却失去了传承延续的重要载体,逐渐被淹没在封建专制一潭死水的汪洋之中。

公元10世纪以后,得益于西欧城市的悄然兴起,以及工商贸易的蓬勃发展,一批推陈出新的世俗学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然而,固步自封的基督教会,却对新兴的世俗教育抱着极端仇视的态度,在争夺文化领导权方面可谓处心积虑,甚至不择手段地迫害了一批有学识有理想的人民教师,始终将教育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文化专制”的手段:焚毁经典、推崇《圣经》、迫害“异端”、宣扬“禁欲”

(一)宣扬蒙昧主义,摧残古典文化

为了确保宗教神学独一无二的“正统”地位,教会将其他所有违背教义的古典文化一律视作“异端”,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摧残迫害。

为了禁绝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他们甚至公开焚烧了大批价值连城的古希腊、古罗马史册典籍,将千年来人类文明的结晶付之一炬。

原来火烧圆明园并不是个例,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竟也是同样的野蛮残暴。

公元391年,藏有几十万册古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大火中焚为灰烬;公元7世纪末,藏书万卷的古罗马图书馆,仅仅因为大主教的一句话,顷刻间烟消云散;到7世纪中叶的时候,西班牙主教图书馆中已经彻底看不到古代经典的身影,只有寥寥几本西塞罗的著作幸免于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达到禁锢世俗文化的目的,教会在“焚书坑师”的同时,还开列了一长串禁书目录,凡是私底下阅读、传借禁书的人,一律以“传播异端罪”的莫须有罪名推上绞刑架。此外,大批精美的古典建筑和雕塑也毁于一旦,重新归于泥土。

蒙昧无知的修道士们,甚至将珍贵的羊皮纸手稿抹去字迹,用以抄写教条晦涩的神学教义和宗教故事,海量的学术著作因此而永久失传。

西欧教会一系列的“文化专制主义”举措,让古典文化变得百孔千疮,刚刚兴起的世俗文化和城市文化也被扼杀在襁褓之中。

其手段之狠毒、影响之深远,恐怕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还要剧烈。可叹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光,仅仅因为西欧教会的一己私欲,就这样永远地熄灭了。而这,正是欧洲中世纪文化领域一片荒漠的重要原因。

(二)实行愚民政策,竭力迫害“异端”

教会对人们进行精神控制的一大利器,就是诞生于公元前2世纪的基督教经典《圣经》。

为了充分保障教会的权威性,《圣经》被推崇为不容置疑的绝对真理,不容许任何人提出反对的声音,否则就会被扣上各种妄加的罪名,受到裁判所的严厉审判。

这种现象甚至到了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前夕仍然普遍存在,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例子,莫过于受宗教迫害英勇就义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

基督教义认为,上帝创造了世间万物,是天地的主宰。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他们一直把托勒密的“地心说”奉为圭臬,认为地球是平的,而且位于宇宙的中心。

然而,敢于说真话的布鲁诺却提出了一个针锋相对的观点,那就是颠覆世人思想的“日心说”。虽然现代科学证明,太阳也并不是宇宙的中心,但放在六百年前那个时代,如此先进的观点也足够震撼了。

立足于哥白尼的“日心说”,布鲁诺对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展开了一系列的口诛笔伐,逐渐唤醒了西欧人民心中尘封已久的理性科学,但同时也为自己招来了基督教会的恐惧和仇恨。

从1592年5月到1600年2月,布鲁诺被囚禁在阴暗潮湿的监狱中,遭受非人的酷刑虐待达到8年之久,最终为科学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像布鲁诺这样坚持己见、反对蒙昧的思想家绝非个例,无数知识分子和思想先驱纷纷觉醒,提出了与宗教教义针锋相对的主张,那就是任何信仰都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提倡进步和自由。

然而,宗教的力量实在太过强大,零星半点的微弱萤火,根本无法撼动教会树大根深的统治地位,这些伟大的学者大师们,一个个被当做“异端”送进监狱,凝聚毕生心血写成的著作也被投进了大火,西欧人民饱受身心上的双重折磨,文化教育希望的曙光还遥遥无期。

(三)宣扬“禁欲主义”,推行“原罪”、忏悔

在《圣经·创世纪》当中,有一段关于“原罪说”的宗教故事,说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始祖,因为偷吃了禁果,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堕入万劫不复的尘世受苦受难。

这个故事反映了基督教一大根本教义,那就是每个人生来就是有罪的,只有依靠教会、信奉上帝、听从“主的指示”,才能洗脱罪恶,死后进入天堂。

根据这一教条,教会规定每个基督教徒都要定期忏悔,同时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力行禁欲,抛弃一切物质享受和身心欲念,过着像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一连串的编排给广大人民的脖子上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进一步封锁了思想文化的解放和进步。回过头来看,延续至今的“忏悔”制度,无疑是教会利用思想武器巩固统治,最毒辣的手段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这一思想深入人心,教士们还会寻章摘句进行文学创作,通过诗歌、戏剧等文学形式,将禁欲思想巧妙植入人民的脑海,从而伪造“原罪说”天经地义的假象。

然而到了中世纪末期,基督教会内部的教士们自己又是怎样的呢?一个个道德腐败、沆瀣一气,利用宗教权威攫取人民利益,口口声声的“修身禁欲”,彻底沦为一句空谈。

结语:

综上所述,西欧中世纪之所以会出现长期的“文化荒原”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基督教会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对于人类古代文明横加摧残,酿成了罄竹难书的巨大灾难。

直到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之后,长期受到禁锢的科学进步思想,才终于挣脱枷锁、回归自由,西欧社会一片荒凉的文化土壤上,再一次长出了希望的萌芽。

参考:

1、《圣经》

2、《西欧中世纪社会中的基督教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