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于右任(1879年——1964年)先生是20世纪开宗立派的书法大师之一,他对书法最大的贡献在于“引碑入草”,把碑学书法的用笔方式和审美趣味融入到草书里边,把两者兼容互补起来,从而创造出独具一格的“于体”,给20世纪的书法艺术注入了新活力、新气象。

“用中锋笔法来写草书”,是于右任“引碑入草”的突破点,这样做既能保持碑学书法雄强、刚健、凝重的优势,又能凸显草书活泼、灵动、秀逸的特点,真正达到了绵里藏针、刚柔并举的美学效果。

碑学书法和草书分属两种不同的书法体系,从笔法、墨法,到章法和结字,再到审美规则,都没有相似的地方,于右任的探索显然带有很高的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于右任在书法上能取得这么高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用几十年时间磨砺而成。

整体来说,于右任的书法是按照先“帖”后“碑”的路数来进行,后来,他把两者融会贯通起来,并把两者的优点放大,最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书法形态,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于右任出生在陕西三原县一个书香门第,4岁接触诗词和书法,一直到40岁之前,他对二王、杨凝式、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大师的书法非常感兴趣。从他们的书帖里,他感到书法原来可以跟舞蹈一样,写得那样婀娜多姿、婉转灵动。对他们为代表的帖学书法,他进行了长期而深入地临习,到40岁时,他的帖学功底已经笑傲书坛。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吴昌硕和康有为的带动下,碑学书法迅猛发展起来,毕竟,这两人一位是书画泰斗,一位是文化泰斗,影响力非常大,他们的做法和话语,历来是文化艺术界的风向标。

碑学书法流露出来的金石气象和雄强之美,矫正了人们对贴学书风的审美疲劳,促使此时期许多书法家放弃了对贴学书法的探索,转身钻研碑学书法。

于右任此时40出头,还没有成为书坛大咖,他也亦步亦趋,跟上时代潮流,开始学习碑学。

也许是北方人的缘故,碑学书法自带的阳刚之美和雄强气象,让于右任十分痴迷,工作之余,他经常泡在西安碑林里,下苦工临摹了所有墓碑上的字。有时,他听说民间某户人家有古墓碑,就自掏腰包买下临摹,然后捐赠给西安碑林博物馆,无形之中增加了西安碑林的馆藏数量,做了一件善莫大焉的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年之后,于右任的碑学书法终有所成,再加上他之前积累的扎实的帖学功底,让他具备了推陈出新的实力。

也就是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于右任强势出击,大胆创新,把“引碑入草”付诸行动。

很快,于右任跻身到全国书法大家的行列,受到文化界的广泛关注。

女侠秋瑾于1907年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后,时年32岁。

按理说,秋瑾是近代绍兴最有名的志士之一,绍兴应该有一处纪念她的建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纪念她的建筑物20多年一直没有落成。

直到1928年,汤日新出任绍兴县县长,1929年,绍兴著名儒商王子余出任绍兴县商会理事会主席,两人商议后,决定给秋瑾女侠建立一座纪念碑。

事情敲定后,两人都认为,秋瑾作为著名的女烈士,给她撰写和书写碑文的人,都应该是国内家喻户晓的大家才对。

最终,撰写碑文的任务选定了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也是秋瑾同乡的蔡元培先生,书写碑文的使命则交给了于右任。标题“秋先烈纪念碑记”几个大字则由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题写。

1931年3月,受邀的人如期完成了任务。当时,蔡元培先生63岁,于右任52岁,都是文化界如雷贯耳的大腕。

蔡元培先生以饱满真挚的热情,妙笔生花的文笔,肯定了秋瑾一生的功绩,又简单说明了建立纪念碑的原因,以及立碑的意义。整篇碑文声情并茂,非常感人。

于右任给秋瑾书写碑文时,为了方便普通大众辨认,采用楷书来写,其书法古朴凝重、端庄优雅、浑然天成,堪称一绝,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可以说,秋瑾纪念碑的碑文和书法相得益彰,非常完美地展现了秋瑾女侠的个性气质。

于右任创作《秋先烈纪念碑记》时,正值他的碑学书法终有所成之际,他将个人的艺术技巧和生命激情完美融合,流露出两个鲜明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一,以隶书为骨架,加入草书笔意,从而塑造出敦实稳重、大气磅礴,却又活泼灵动、婉转优雅的字体。

秋瑾是铁骨铮铮的女侠、女烈士,为表现他的“铁血精神”,于右任在字体的选择上,自然而然选择了楷书,一种“隶化”的楷书,表现人的精神风骨再好不过。

在用笔上,每一笔都是方笔,将线条的刚劲雄强之感发挥到了极致,很容易让观者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雄健气势。

当然,任何书法作品里,如果阳刚之气过于明显,势必会让字体僵化、笨拙。

于右任毕竟是于右任,他在几十年的书法探索里早已发现了这个弊端,就大胆变革。他将草书的笔意和趣味巧妙地嫁接进来,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楷书形态,调和了书法创作上的许多矛盾,给后人开拓出一种新的书写样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书法财富。

其二,用笔变化多端,结字险中带奇,非常耐看。

书法贵在笔法上不拘一格,变化多端,唯有如此,才能让书法活起来。

于右任在这篇碑文里,用笔极富变化。这些变化既包括起笔和收笔上的变化,笔法轻重缓急上的变化,还包括运笔过程里线条节奏和轨迹上的变化。

文中出现了许多“人”、“之”、“生”字,每个字在细微之处的变化非常精妙,有的字笔锋的切入角度不同,有的字收笔的方向不同,有的字运笔的节奏不同,完全做到了同一个字在写法上字字不同。

另外,在结字上也非常巧妙,结字方中带扁,常常在险峻中加入奇崛,把字体的造型美和形式感展现得非常到位,看起来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