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在线报道,近日,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刊发题为《美国最大的敌人不是中国或俄罗斯,而是它35万亿美元的债务》的文章,再次印证美国海军上将迈克·马伦的那句名言,“国债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国家安全威胁”。

美国的国债和失控的赤字问题变得至关重要。今年美国的赤字达到1.6万亿美元,总债务高达35万亿美元,支付的利息约为1万亿美元。如果美元不再是主要的全球储备货币,突然出现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整个美国金融体系将面临崩溃。一旦美元失去主导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印钞和靠借债度过每个财政年度将变得不可持续。债务问题已成为一场即将到来的国家安全危机。

如此庞大的债务,意味着每个美国人要背负26.7万美元的巨额债务,这么庞大的债务,其实已经威胁到美国经济的可持续性。从金融市场的数据来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上涨至4.2%附近,美债收益率涨的越高,意味着美债被市场抛弃的程度越高。而华尔街大佬们也纷纷警告,美国的赤字水平和债务水平,令他们感到不安,就连全球债券巨头,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也表示,自己不愿意长期持有美国债券。

事实上,在全球经济下行的今天,反复出现的美债危机,早就成为美国政府一块难医的心病。就在2023年六月份,耶伦还曾警告说“如果发生债务违约,美国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债务风暴!”为了挽救颓靡的经济局势,美国政府玩起了饮鸩止渴。为了维持国家财政庞大的开支,他们这两年在滥发国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光是每年需要为国债支付的利息,美国政府每年就要掏1.7万亿美元。

早在2023年8月1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美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AA下调至AA+。惠誉当天发表声明称,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主要是由于美国政府债务负担居高不下且不断加重,未来3年财政状况预计将持续恶化。拜登的经济顾问也承认,即使是“短暂”的债务违约,也会使美国经济损失50万个工作岗位。“长期”违约则将使美国GDP暴跌6%,可能严重影响全球贸易,并使世界其他地区陷入深度衰退。

美国政府的债务问题不仅关乎国内经济稳定,更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一旦美债市场出现动荡,将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因此,美国政府必须认真对待债务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目前,购买美债的基本盘仍然稳定,包括美联储、日本和欧洲投资者等。然而,随着美债发行量的不断增加,投资者购买意愿的下降,美国政府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来缓解债务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年内,美国政府债务不断上涨的概率接近90%。而且到2034年,美国债务会占GDP的140%,这个结果比官方预测的更加糟糕。对于美国政府而言,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潜藏危机,发展经济才是治本之策。维护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尤其是要减少贸易摩擦,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减少投资壁垒,振兴本国的实体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称,美国政府高企且不断上升的债务水平有可能推高世界各地的借贷成本,破坏全球金融稳定。IMF表示,美国政府支出的增加、公共债务的增加和利率的上升,导致美国国债的收益率高而不稳定,增加了其他地方利率上升的风险。这是IMF本周第二次向美国政府发出警告。周二,IMF在其《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美国过度支出有可能重新引发通胀。

2024年美国通胀本应下滑到2%,美联储将开启降息,高利率从二十年来的高点回落,但现实却没按预设好的剧本走。由于经济和劳动力市场韧性,如今的通胀比几个月前预期的更为顽固。美国3月CPI同比反弹至3.5%,虽然美联储最青睐的通胀指标——PCE指数更加接近2%的目标,但通胀下滑方面取得的进展也已停滞。通胀居高不下,房价、保险和能源是主要三大因素。

近期以来,一度作为通胀主要推手的能源价格持续回升,带动美国通胀水平也杀起“回马枪”。继消费者价格指数之后,美联储青睐的另一通胀评估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2月也同比上涨2.5%,较1月升高0.1个百分点,从而进一步坐实了美国2月通胀率的反弹。而通胀反弹几乎完全是由同期的能源价格回升推动的,2月美国能源价格较1月大幅上涨了2.3%。

美国住宅市场存在结构性供不应求。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屋开工长期偏低,造成供给不足。而四十年来最健康的家庭资产负债表,叠加近年来千禧一代进入购房年龄,带来较强的刚需。去年二季度起,在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由6.3%一路攀升破7.7%的情况下,家庭新增住房贷款仍然触底反弹,至2023年底三个季度增量累计达1.2万亿美元,其中30-39岁人群贷款增加3628亿美元。

在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紧张、大宗商品价格趋势回升的基础上,预计年底CPI同比可能回升至4%以上。往中长期看,鉴于本轮通胀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因素,预计通胀中枢将较疫情前显著抬升至3%以上。这将对资产定价产生深刻含义。首先,通胀回升将压制金融资产表现,特别是利率敏感的长久期美债可能受到压制。其次,高通胀利好大宗商品特别是铜油金。

分析指出,美国通胀持续反弹,给美国和全球市场带来了多方面影响。随着通胀数据反弹,市场机构不得不重新评估美联储的政策路径。华尔街的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可能将高利率维持更长时间。摩根大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甚至声称,“已为美联储最高将利率上调至8%做好了准备”。有分析认为,这反映出美国经济难以承受持续高利率的重压,所谓美国经济的“韧性”恐怕并没有美联储对外声称的那么强。

也有人指出,鲍威尔本人过早地宣布降息,这点燃了金融市场的乐观情绪。桑坦德银行美国资本市场首席美国经济学家Stephen Stanley表示:“他们对通胀的看法是错误的。” “他们犯的错误是太沉迷于我们在去年下半年看到的强劲增长和温和通胀的结合。”交易员现在预计今年只会从目前的 5.25% 至 5.5% 降息一到两次。这与他们在 2024 年初预计的大约 6 次降息以及一个月前美联储官员预计的 3 次降息相去甚远。

美国智库布鲁斯金学会近日刊文称,受访者普遍预计今年美国的通胀率不会有任何改善,其中,共和党人士、女性和非裔受访者认为真实感受到的通胀率更高,对通胀的预期也高于一般受访者。通胀问题在受访者中引发了强烈的情绪,包括愤怒、对未来的恐惧以及不公平感。与高收入者相比,更多的低收入者表示会顺应通胀做出行为调整,包括降低他们购买商品的数量和质量,并推迟购买必需品和非必需品。

美国经济正在经历动荡。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都出现了美国历史上最不负责任的财政赤字。结果,通胀和利率双双飙升。所有东西的价格都变得难以承受。美国中产阶级陷入了困境。看到这些趋势,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全球南方,开始认为美国经济不可能继续繁荣下去了。全球南方的许多国家担心,武器化的美元可能被用来对付它们,因此它们正在寻找对冲手段。

今年以来,由于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加速减弱,美元一直保持强势,近段时间亚洲货币再遭“清洗”——印度卢比跌至创纪录水平,马来西亚林吉特接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当然,人民币汇率(离岸)也在往7.3逼近……金融层面的压力再度来袭,必然加速引发全球“去美元化”,当然肯定也没那么快,再结合黄金上涨,美债危机,美元的信用在逐渐耗尽。

美国的主权信用存在着极大的风险。而基于美国主权信用发行的货币,也同样存在问题。此外,美元的失信行为,还体现在俄乌冲突中。战争伊始,俄罗斯存于欧洲银行的美元资产,被美国说冻结就冻结;俄罗斯使用美元进行国际交易结算,美国说禁止就禁止。美国这么做,无疑是自砸招牌。在美国的操作下,美元已经失去其作为货币本该拥有的公正性和中立性,被当成了一种可以随意滥用的政治武器。

从这里其实也就可以看出,在美国大搞经济霸凌行径,动辄对他国实施经济制裁的背景下,国际投资者对美元的信心明显下降,这进一步助推了全球“去美元化”的浪潮,增加了除美元以外的货币交易趋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美国扔出的“回旋镖”扎到了自己的表现,从美国将俄罗斯踢出国际资金清算系统,外界对于美国以及美元的信用价值就早已是一览无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近日刊文称,美元霸主地位正在逐渐受到削弱。尽管美元仍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但在过去20年中,美元储备货币地位正加速下滑,美元制裁武器化、美国经济衰退等因素加速全球“去美元化”。文章称,随着各国央行改变外汇储备的构成和管理,全球金融格局正在经历显著转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的份额逐步下降。

中国作为一大美债持有国,最高持有美债规模曾达1.1万亿美元。随着美元全球化模式逐渐受到质疑,许多国家开始推动去美元化,以摆脱美国的影响和限制。中国作为主要持有美债国之一,也被推动走向去美元化的行列。去年,美国频繁对我国企业进行打压,并对技术合作进行封锁,甚至对台湾问题进行插手干涉。这些行为让许多国家看清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对其信任度大幅下降。

美国的几大海外债主几乎都在抛售美债,以中国为例,自2022年4月以来,中国手中所持有的美债数量就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的规模。今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两个月减持美债了,1月份抛售了186亿、2月份抛售了227亿,目前持仓规模已经降至7750亿美元。除了日本、英国这两个忠实的“跟班”还保持着增势之外,大多数的美债海外持家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整体抛售美债的趋势。

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中国的持续减持,通过多元化其外汇储备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这样的策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自身经济安全的一种保护措施。日本为强化日美军事与政治同盟,日本已逐渐加码购买美国国债。这既表明其对美国友好态度,维护两国紧密关系;又在经济领域深化双方依存,尤其面对当下地缘政治紧张局面。然而,这种策略并不是没有代价的。美国利用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对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和技术上的牵制和打压。

2024年4月17日,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自己即将访问中国,目的就是为了落实中美两国元首的共识,并就双方关切的地区热点问题交换意见、协调立场,共同管控中美两国的风险与危机。如今,耶伦刚刚访问完中国,奥斯汀防长刚刚与中国防长董军通完电话,作为美国国务卿的布林肯又如此急不可耐地表示,自己即将访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4月18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有报道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访华,发言人能否确认布林肯访华的时间以及中方对该访问有何期待?林剑表示:中方欢迎布林肯国务卿近日访华。目前我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以提供。

耶伦前脚刚走,布林肯后脚就要动身访华。美方之前就明确表示,布林肯这次访华就是想和中国彻彻底底地谈一场,而谈论的重点就是中俄关系,甚至向中国提及北京帮助俄罗斯提振国防工业的问题。而耶伦访华也当着中方的面,就所谓的“中方援俄”问题发出警告,甚至还放下狠话,“在乌克兰战争中援助俄罗斯的中国公司将面临重大后果”。

早在美财长耶伦访华结束时,就说过这次访华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后续还要在沟通。不过能够确定的是,双方沟通的内容肯定是在此前旧金山会晤的框架中进行的。如今的美国又不能放着乌克兰不管,还要帮着以色列收拾烂摊子,南海问题上还在想办法添油加醋。距离大选还有7个月的时间,拜登此次派遣布林肯访华多半也是为了拖延我国发展。这次布林肯访华应该得不到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这都是美国出的手牌罢了。

这也意味着,布林肯此次访华既是同我方高层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也是一次面对面的施压。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拜登政府的这套把戏已经用了太多次,就算重复再多次,也不会影响到中俄关系。中国之所以还会对布林肯使用“欢迎”二字,更多还是想看看对方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通过面对面的交锋,有助于中国为应对接下来的外部冲击提供决策参考。

要是布林肯是前来干这事的,说实话,中国可能不怎么欢迎他。总不能因为俄乌冲突,或者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中国就不能和俄罗斯搞外贸,进行军事合作,与俄罗斯的生意和军事合作,中国进行了几十年,绝对不会因为布林肯的一两句话,就有所改变,关键是,布林肯的要求没有任何道理。美国和日本互相勾连,插手台湾问题,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真的没资格“教中国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