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援引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报道,我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近日在意大利维罗纳出席中意商业对话论坛时,批评欧盟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他在讲话中指出,欧委会近期采取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涡轮风机等优质绿色产品的消极动作。这些做法在他看来是“一边高举绿色发展的大旗,一边却挥舞保护主义的大棒,是典型的自相矛盾和双重标准”。王文涛批评道,这种“双标主义”会阻碍全球绿色转型,也会挫伤中欧投资合作信心。

一边谈合作,一边搞对抗。这样的动作,我们已经屡见不鲜了。和以往不同,如今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朔尔茨主动来访华就是最好的证明。德国如今经济正在走下坡路,再不努力挽救就真的要退出世界大国行业了。而且俄乌形势正在冲击着西方经济,他们不得不为此早做打算。这种火烧眉头的时刻,朔尔茨来求合作了。他的目的显而易见。

应中方高层邀请,德国总理朔尔茨于近期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首日,朔尔茨乘飞机抵达首站重庆。此次朔尔茨随行成员阵容豪华,不仅包括三位政府部长,还有数十名德国企业负责人。有分析认为,朔尔茨携“豪华”代表团访华,传递了与中国继续保持合作的意愿。德方应当摒弃部分美西方政客炒作所谓“去风险”的杂音,同中方相向而行,妥处分歧,拆墙筑路。

首先来分析朔尔茨的随行人员,德国的一众跨国巨头企业大佬几乎没有缺漏,包括默克集团CEO、奔驰CEO、西门子CEO、克虏伯CEO、宝马董事长等。这些大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不仅代表了德国的一线工业企业,而且一直支持中德合作,其所在的企业在华投资多年,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基础。因此,他们跟随朔尔茨访华,不仅注重多个双边贸易项目的开展,更注重和中国企业、中国市场深度融合,此次访华就更注重与中国企业在技术和产业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有分析认为,重庆和上海代表了朔尔茨这次的经济议题,北京则代表了政治议题;希望同中方增加对话交流的朔尔茨来到北京,同中方高层举行会晤,就是为了给中德关系指明前进方向,携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报道显示,访华期间,中德两国领导人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会晤。会谈中,德方对中德双边关系的良好发展势头表示了肯定,表达了愿意继续深化加强两国关系,深化各领域双边对话与合作,增进各领域交流。

可以看出,朔尔茨希望通过此次实地访问,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加强中德双方高层、企业界、民间的联系,为未来中德合作提供一些新思路。从某种程度上讲,朔尔茨此次对华的“高规格”访问只是一种双边关系常态的回归,中德两国政府层面以及地方、企业层面的友好往来一直是双边关系的亮点和优势。朔尔茨此次访华实际上延续了以往中德两国几乎每年都有高层互访的交流传统。“一次几乎与默克尔时代相同的访华之行”,从侧面也反映出,对华理性务实的传统在德国依然得到了延续。

在这次访问中,中方给予朔尔茨总理的接待可谓十分盛大。首先,中方特意安排了高规格的欢迎仪式,以表达对朔尔茨总理的尊重和重视。随后,双方举行了高层会谈,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这次会谈不仅体现了中德两国合作的密切程度,也展示了双方在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上的坚定立场。除了高层会谈外,中方还为朔尔茨总理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

但众所周知,作为一名“心向美国”的政客,朔尔茨是始终紧紧追随美国步伐的。在面对马克龙时不时提及的“欧洲战略自主”一事上,朔尔茨也是一直坚持只有美国才能保证欧洲的安全。在去年德国政府对华“去风险”的“中国战略”公布之后,德国企业界随即就公开表示了“不欢迎”,认为该战略影响中德贸易关系、不符合在华德企利益。等到结束在中国的访问之后,朔尔茨恐怕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美国必然会指责他带坏了欧洲的风气,没有把对华“去风险”执行到位。

显然,朔尔茨是有意走“默克尔之路”,并借此推动中德之间的合作。当前,德国以及欧洲经济形势不佳,一方面,德国跟随美国“指挥棒”,发起了“对华去风险”,公开声称要减少来自中国的“经济战略风险”,对中国产品尤其是电动汽车的进出口,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结果反导致自身对华出口额暴跌了20%左右;另一方面,因为乌克兰冲突的影响,欧洲各国深受高通胀、高利率和出口锐减的困扰,德国经济去年萎缩0.3%,再加上德国在军援乌克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经济方面实在难以支撑。

不过在朔尔茨会见中国领导人的发言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德国人这次想要合作的重点经济领域。例如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与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等等。这很好理解,最近两年,德国制造业深受能源危机的困扰。例如朔尔茨也明确提到,德方反对保护主义,支持自由贸易。这跟他来中国之前,一些欧洲媒体包括新加坡的《联合早报》纷纷报道,德国总理要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表达强硬立场,有很大的不同。

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周冰表示,朔尔茨本次访华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深化合作决心之坚定”。“这是一次丰富、务实且友好的访问。”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说,通过实地走访,朔尔茨一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势必将加强双方高层、企业界,乃至民间的联系。

据央视新闻,朔尔茨表示德国市场欢迎中国的汽车,并强调欧洲市场必须与中国汽车展开开放、公平竞争。朔尔茨一下飞机就休息了3个小时,来调整一下时差。便前往了一家工厂(博世氢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这是德国著名企业博世与中国本土品牌一起合资成立的氢燃料电池工厂。看的重点就是“烧”氢气的货运车。去年年底投产,现在正处于产能爬坡的阶段。这就是在想方设法的对外传递一句话,德国经济不会与中国脱钩断链,还要加强和中国的经济贸易往来。

在美国胁迫欧盟对华脱钩“去风险”的背景下,朔尔茨与德国制造业巨头集体访华,更是德国制造业的一场“托孤之旅”。之所以将德国工业对华投资称为托孤,是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德国有识之士认识到德国工业的空心化与衰亡不可逆转。另一方面,德国制造业在本土被美国掏空后,需要在全世界寻找“孵化德国工业未来火种”的襁褓,放眼全世界,只有中国具备这环境和实力。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网站报道,在作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中国,德国总理朔尔茨需要解决一项艰巨任务——为德国企业的利益进行游说,但同时又不过分偏离欧盟旨在降低对华战略依赖的总体路线。报道指出,2023年的德中双边贸易额已达2531亿欧元。也就是说,中国已连续第八年成为德国的头号贸易伙伴。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德国政府官员在朔尔茨出访前表示:“如果认为本届政府的意图是减少对华贸易,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与中国的贸易。”

中国欧洲学会德国分会副会长孙恪勤表示,朔尔茨访华确实顶着多重压力。乌克兰危机以来,欧洲面临多重危机——能源短缺、经济下行压力、通货膨胀、社会危机和政治困境;朔尔茨的三党联盟内阁中,绿党、自民党一直牵制其对华政策;欧盟委员会要求成员国加大对华“去风险”,等等。目前,德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谁能帮德国?因为整个欧洲市场都不景气,相当一部分德国企业去了美国,给德国带来产业空心化风险。

报道称,德国商务团此行有机会与中国经济界代表进行会谈,这是德国经济重要的“敲门砖”。德国特里尔大学的汉学家古思婷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德国是中国在某些关键技术,尤其是机械部件方面的重要进口国。德国在工业4.0领域的基础和经验也有优势。与此同时,德国及整个欧洲对于中国产品,如电动汽车、太阳能设备和电池等,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中德两国在这些领域的经济活动是相互依赖的,这种依赖是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常态。

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研究负责人、德国研究者胡春春表示,通过访华,朔尔茨传递了与中国继续保持合作的意愿。在政治上,与中国合作、而不是对抗,也是负责任的德国领导人的明智选择。在经济上,中德密切的经贸关系是中德关系的基石。朔尔茨访华,也是刚刚升至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德国的领导人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其连续8年的全球最大贸易伙伴的访问,其意义不言自明。即使面临杂音,德国2023年的对华投资仍旧创下历史新高,在研发领域的投资尤其明显。

朔尔茨上一次访华是在2022年11月4日,当时随行朔尔茨前往北京的德国企业竞争激烈。据此前报道,那次出行,有100多家德国公司的商业领袖申请随行,但只有12家获批。这12家德企分别是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大众、宝马、西门子、瓦克化学集团、阿迪达斯、婴儿食品制造商喜宝、制药公司拜耳、拜恩泰科、默克集团、加热技术公司Geo Clima Design、德意志银行等。这些商界领袖来自多个行业,他们代表的企业每年在华营收高达数百亿欧元。

这是朔尔茨上任以来第二次访问中国,他上次访华是疫情后首位访华的欧洲大国领导人,当时被视为中德修复关系的一次行程。然而,这次朔尔茨在访华前夕的一些对华表态却尽显傲慢姿态,据悉,此次朔尔茨在访华前一天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进行了视频通话,协调对华政策的意味甚浓。双方提出要“重新平衡”欧洲和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并强调要“刺激欧洲竞争力”。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近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德国总理朔尔茨刚刚结束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请问发言人如何评价朔尔茨此访?中德双方达成了哪些共识?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德国总理朔尔茨应邀对华进行了正式访问。在京期间,中国领导人同朔尔茨总理会见,中方高层同朔尔茨总理举行会谈,两国领导人就中德关系进行了坦诚深入的交流,一致同意继续加强战略沟通,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界普遍认为,当前中美关系正在改善,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也在正常发展。此外,中国正在取得日益突出的成就。欧盟委员会原交通委员维奥莱塔·布尔茨近期谈及对中国的印象时表示,中国的城镇和乡村都干净整洁,城市里到处都能看到电动车,街头小吃和餐馆菜肴都好吃又实惠,基础设施建设都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她还表示,中国正在通过促进贸易增强国际影响力,同时优先发展国内市场,促进共同富裕。在她看来,中国热爱和平,更倾向于通过谈判和软实力来解决分歧。

按照德国媒体的说法,这两次访华,朔尔茨都顶着来自国内巨大的压力,目前德国的一些党派和政客,要求朔尔茨对华奉行强硬政策,让德国的对华政策和欧盟以及美国的对华立场,保持一致的步调。在这种压力下,朔尔茨能来,称得上“力排众议”。那么这次朔尔茨访华结束后,这几年波动的中德关系,能否就此稳住呢?现在谈这一点,还为时过早,还要看德国对华的具体行动。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德国对华的经贸关系,只会加强,不会弱化。有经贸这块压舱石,中德关系就有稳定的基础保障。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也表示过,和中国的贸易为我们提供了短期内无法取代的繁荣,美国与中国在德国的贸易额接近20%,这就意味着德国无法承担这样的损失,朔尔茨必须要找到其中的平衡点,不过我们还要正视美国对德国的影响力,因为其在国家安全方面对美国有很大依赖性,除了默认美国的施压外没有其他选择。综合来讲朔尔茨之行不至于对我国卑躬屈膝,更多的是从德国的利益出发,甚至是基于个人利益,维持和欧洲强国的经济关系,是我国走向繁荣的重要的因素。

从中德关系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中德关系的实质是互利合作,双方要增进战略互信,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原则下进行交往。中德之间的经贸合作领域深度互嵌,双方关系稳定有保障,但同时也要警惕保护主义,建设公平、透明、开放的营商环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德作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双方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也有着很多的共同利益,希望通过朔尔茨此次访华,能够不断加深双方之间的战略互信,促进各领域的互利合作,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