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满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荷尔德林这句饱含哲理的诗,道尽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永恒追求:永不停歇

的劳动与诗意。

顾城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从我们的祖先诞生伊始,为了解决个人与集体温饱,一生中注定要充满劳作。

这一基本生存法则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仍不过时。

但在人类辛勤如蚁的历史记忆里,诗意从未因为辛劳而缺席。

劳作与诗意更像人的左右二足,无时无刻不在撑着人在生命的征途上继续走下
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人生满劳绩?

因为辛勤劳作本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存方式。

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是人满足自己生存和生活需求,使自己获得主体性的过程,社会也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

生命自古以劳作为底色铺就。

古时大禹治水,亲劳胼胝,于劳苦奔波中探寻抵抗洪水的良方;

今有航天工作者夜以继日不惧劳苦勇攀科技高峰。

奔走在田野乡间的基层干部、以速度构筑城市活力的外卖小哥、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的建筑工人……无论是为了家国事业辛勤劳作,还是为了个人发展挥洒汗水,劳绩不可或缺。

在漫长的人生里劳有所获、获得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从而创造利于社会的财富,这便是人生充满劳绩的由来。

然而人生态满劳绩,并非指人生只有劳绩。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于此浮生诗意栖居,方不愧于充满劳绩的人生。

可于山海间品诗意,像房琪一样用脚步丈量“千里江山图”。

一山一水自成诗;河于书卷中读诗,华夏千年郁郁乎文哉,礼义文史,诗意
从未缺失。

人生困厄时,诗意更是精神良药。

苏轼被贬岭南时能写出“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千古佳句,足见一个真正懂得生
命诗意的人从不对软弱;

叶嘉莹在《踏莎行》中写道:“一世多艰,寸心如水。”

她人生诸多灰暗时刻,是从小索身的诗意支撑着她走过。

烹茶读诗,静坐观禅,诗意能让劳作的人歇歇脚,给精神世界丰富的人类创造一个更加令人向往的世界。

人生的劳绩和诗意并非矛盾对立、二者不可兼得的关系。

我们可以既有世俗的追求,又不忘凝望星空。

《我是范雨素》一书的作者以自传体视角讲述了北京底层劳动者倔强而又坚韧
的生存现状。

时至今日,这一批工人仍在一边劳作一边创作,手里的活是辛苦的,但他们怀着诗意用文字向世人传达被忽略的一角。

央视综艺《你好生活》里说:“三五好友,一壶老酒;家人做伴,唱歌会友。于绿野间、阳光下,创造美好,治愈青春。”

生命本就是一首波澜壮阔的诗篇,油盐酱醋,亦可成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汲汲营营唯利是图,有人与海为邻一无所有便称自己拥有了一切。

人生的追求有千百种选择方式,但劳绩和诗意并非是两条分叉的道路。

一半烟火谋生活,一半诗意许清欢。

在充满劳绩的生命里写满诗意,生活方能有滋有味、活色生香。

点个「在看」,与君共勉。

和千万妈妈互动分享,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