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日本单方面宣布进行核污水排海,这一做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人们对日本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为议论纷纷,进行谴责,然而仅仅过去了半年时间,却很少有人提及这个问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核污水指的是受到了放射性核物质污染的水。13年前,位于日本福岛的两处核设施因地震而遭受严重破坏,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核事故。当时,为了防止核设施发生爆炸,日本当局向反应堆内输入了大量的水,也因此产生了大量含有放射性核物质的污水。

2023年,日本当局擅自做出决定,将核污水排放入海,为了掩人耳目,日方偷换概念,将核污水改称核废水。但此举并不能平息周边国家的怒火。我国对日本排放核污水表示强烈反对,并针锋相对的采取了反制措施:全部停止进口日本的海产品。与此同时,我国民间的反应也十分强烈,自发的对日本海产品进行抵制。

然而,日本不顾我国的强烈反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时至今日,日本已先后排放好几次核污水。众所周知,核污水当中的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会导致人体的细胞受损。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如果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会导致肿瘤、免疫系统等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即便是人体不直接接触核污水,放射性物质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极有可能通过空气等途径进入体内。而且,由于核污水排海,海洋环境势必会被污染,并最终影响食品安全。

尽管日本核污水排海的危害如此之大,但令人费解的是,我国媒体对此事的关注程度却越来越低,而民众也很少讨论这个话题。之所以会这样,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时间的流逝往往带来遗忘。人类的记忆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遥远且看似“已解决”的问题,人们倾向于将其放在心理的角落里。

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虽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距离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人们很难长时间关注同一件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注意力会向新的热点事件倾斜。

第二,媒体的报道焦点转移。新闻媒体需要不断追踪和报道新鲜事物,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福岛核污水的报道逐渐被其他国际冲突、环境变迁、科技进步等新闻所取代。媒体报道的匮乏使得公众对核污水问题的认知逐渐淡化。

第三,我国政府向来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对于日本核污水排海所带来的风险一直尽全力防范。政府所采取点措施,除了前面提到的禁止进口日本海产品外,还加强了对海洋环境的辐射监测。这些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民众的焦虑,给人一种问题正在得到控制的印象,从而降低了关注度。

第四,个人选择性的信息过滤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信息发达的当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来源和兴趣点,如果某个人或群体对核污水问题不感兴趣或者认为与自身无关,他们可能会选择忽视相关的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民众对于核污染的认识严重不足。人们只知道核污染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但并不知道影响的程度,甚至不知道到底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怎样的实质性的损害。对于未知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感到迷茫,因此,时间一长,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自然而然的就会降低。

虽然日本核污水排放问题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不再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毫无疑问的是,其潜在危害巨大,我们必须要长期重视这个问题。

国际社会应当建立核污水的处理和排放的统一标准,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同时加强对核污水排放的监管和检测,切实降低核污水的危害,方是上策。此外,民众自身也应当增强对核污水危害的防范意识。

核污水尽管危害巨大,但只要我们正视它的危害,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防范,那它对我们就构不成实质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