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条颇为炸裂的消息:

河北某地的国家粮库,工作人员勾结粮食商人,暗地里将粮库中的万吨粮食倒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发后,一众涉案人员竟然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和盗窃罪被检察院移交起诉。

国家粮库,储备粮,倒卖万吨,合同诈骗罪与盗窃罪。

虽然可能在法理上可能逻辑分明,论点论据严丝合缝,但从情理上来说,干这种事不死刑?让人倍感无奈。

要知道,假如按现代人的每日两斤粮食的标准,这一万吨粮食可以让足足200万人生活五天。

在更危急的情况下,这批粮食能够让几百万人的生命额外延续近一个月。

然而,在重重监管之下,在到处都是监控的现代社会,竟仍会出现倒卖“皇粮”的奇闻出现。

滑天下之稽。

尤其是曾经的“皇粮”,如今是“人民的粮食”。

盗窃粮食事小,但危害国家安全事大。

据相关报道,这案子还颇有谜团。

不是官方主动发现的案情,而是河北秦皇岛警方接到报案,才让这个惊天大案露出了马脚。

从2020年到2022年,涉事粮库的主库员与粮商勾结,前期通过一车多记、虚假入库,后期采用随意出卖等手段,将粮库中万余吨粮食出卖。

其中粮食因此获利两千五百多万元人民币。驻库员获伍万元好处费,另有三人获得每月数千到一万元不等的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驻库员,却能轻松倒卖上万吨的粮食,持续三年时间,直属部门一无所知,监管部门毫无发现。

实在不知道是这粮商的手段太高,还是驻库员的运气太好。

亦或是,整个粮库系统,毫无监管,一片混乱。

民脂民膏,供养其上,养的是些什么?

倒卖国家储备粮,数额达万吨,以诈骗罪与盗窃罪起诉,是否合适?

尽管这两项罪名理论上可以判到无期徒刑,但用脚底板想,恐怕都有些太难。

咱们现行的法律,在处理一些小事时,一些小民时,威严如晴天霹雳,直让人胆战心惊。但在处理一些大事时,涉及到某些群体时,总会柔弱如处子,高拿低放,让人羡慕不已。

也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