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已实地考察,“牡丹江医科大学”要来了。

来源|看医界综合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牡丹江医学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最近,接连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咨询“牡丹江医学院更名大学事宜”,对此,黑龙江省教育厅回复称,教育部于2023年11月中旬组织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牡丹江医学院更名医科大学进行了实地考察。按规定后续还有评议、公示、审议等审批程序,最终完成审批时间将以教育部发布正式通知为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官网显示,牡丹江医学院是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医药院校,1958年开始本科教育,201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占地面积71.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07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本科生11677人。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授权二级学科29个。

此外,该校现有在职教职员工2821人(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具有高级职称人员88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912人。拥有附属医院8所,教学医院、实习医院等实践教学基地100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牡丹江医学院官微

更名筹谋已久

牡丹江医学院为更名大学已经努力多年。

2021年8月30日,黑龙江省教育厅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答复网友咨询“牡丹江医学院更名牡丹江医科大学进展”时称,“按照《高等教育法》本科高校更名事权属教育部,目前牡丹江医学院更名为牡丹江医科大学项目已完成省政府权限内全部程序,省教育厅已呈报教育部审批。目前省教育厅与牡丹江医学院正积极准备迎接教育部专家组考察”。

2022年5月,黑龙江省教育厅再度表示,牡丹江医学院更名事宜,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于2021年1月专函报请教育部审批,现已列入黑龙江省高校设置“十四五”规划并上报教育部备案。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教育部更名工作尚未启动。

黑龙江省教育厅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更名工作,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已全力以赴做好教育部专家进校考察的各项准备工作。

2022年12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到,“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拟规划4个高等学校设置项目,其中更名大学项目2项、设立本科层次职业高校项目2项。其中就包括牡丹江医学院更名为牡丹江医科大学。

2023年6月,黑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拟同意牡丹江医学院更名大学的公示》,拟同意牡丹江医学院更名为牡丹江医科大学。距离更名大学的“靴子”落地又近一步。

2023年12月末,牡丹江医学院发布的新年贺词中还提到,国家专家组对学校更名医科大学进行了现场考察验收,一致同意通过审核,将推荐意见上报了教育部,更名大学工作又实质性迈进一步。

2024年4月12日,牡丹江医学院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党委书记马宏坤作学校工作报告,明确了学校2024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其中提到,要突出办学特色,完成更名大学建设任务,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更名潮来了

医学院除了更名,还需苦练内功

除了牡丹江医学院外,据了解,近年来还有多所医学院拟更名大学,如海南医学院拟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拟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沈阳医学院拟更名为沈阳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拟更名皖南医科大学……

而仅2023年,就有4所医学类院校成功更名“大学”:蚌埠医学院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赣南医学院更名为赣南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以及河北中医学院更名为河北中医药大学。

医学院更名大学,俨然成为国内多年来的一股风潮。为什么很多医学院热衷于更名?医学院更名为医科大学究竟能带来什么?

不久前,郑州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原院长聂伟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提到,“将‘学院’更名为‘大学’后,无论是在招生、政府项目、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都将获得更多的学术支持。”

以去年底完成更名的蚌埠医科大学为例,据报道,更名后,学校对学子的吸引力更为强劲,2024年学校研究生初试报名人数为4207人,较上一年增加457人,其中约一半是省外考生。

再比如,原来的泸州医学院自更名西南医科大学以来,发展迅速,不仅分数线在很多省份蹭蹭上涨,而且还于2021年成功获得博士授予权,并入选为四川省重点高校。

而泰山医学院升格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一周年之后,该校在科技创新上,新上国家级项目55项,经费4123.5万元;临床医学学科位列全国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第12位、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

据当地媒体此前报道,如今的山一大,学校(院)年均投入超过2亿元,支持院士等70余个团队建设。2020年以来,校(院)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项;2022年,校(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18项,立项数居省属高校第2位、医学类高校第1位,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这恰恰也为其他尚未更名或打算更名大学的医学院提供了借鉴和发展思路。不过,对于部分医学院来说,在国家管控愈加严格的当下,要想成功更名,其实并不容易。

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21〕10号)中就特别强调了“避免贪大求全、盲目扩张,严格把握学院更名大学的条件,从严控制同层次更名”。

事实上,不论医学院是出于何种原因申请更“大”或升级,都不能简单从名字上就认为“医科大学”比“医学院”好。有人认为,大学更名并非换个牌子那般简单,要实现从外到内的质的飞跃,需要高校专注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傲立潮头。

无论是“医科大学”还是“医学院”,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聂伟认为,二者不该有先天差异,应一视同仁,高校要合理地根据办学实力、学科建设水平和专科特长等进行资源分配。“名字叫什么不重要,要注重的是高校内涵建设,教育部门也要支持特色医学院的发展。”

有业内人士便认为,虽然医学院改名为医科大学,对医学院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将是一大利好,但像协和即便不改名,也不影响其在中国医学教育的顶级殿堂地位,因而,中国医学院校除了努力更名,更需要苦练内功,在培育优秀医疗人才上下功夫,让中国医生均质化培养成为一句实话。(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