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贾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和懦弱的二小姐迎春相比,她聪明干练。和孤僻的四小姐惜春相比,她胸襟阔朗,她和进入皇宫的贾元春一样,也是当了王妃。

探春的结局

她的结局在太虚幻境中她的判词《分骨肉》中也有暗示,在第63回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她掣的签是杏花,上面写着“瑶池仙品”,并配诗为“得此签者,必得贵婿”众人纷纷说道“我们家已经有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

除此之外,探春还有被南安王妃看重的情节,放风筝的时候,单单她的风筝被喜字缠绕。薛宝琴的怀古诗中昭君远嫁一节,都暗示探春远嫁当王妃的不寻常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在一个平台上看见有人发问,探春当了王妃,和大观园中众多的姑娘的结局相比,算是很好的,为什么她也出现在太虚幻境的薄命司中?

做王妃就是有福命好吗

我们是根据书中的情节,推测她做了王妃,难道做王妃就是有福好命的表现吗?

探春当王妃,是远嫁,嫁到了海外。她作为南安太妃的女儿去和亲,目的是为了赎回南安太妃的儿子“南安郡王”。她的和亲和历史上王昭君的和亲性质还不一样,是作为战败国去求和的。怎么感觉也像个人质扣留到了远方。

就算是能干的三姑娘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在夫家得到善待,但是远嫁番帮山高水长,水土不服语言不通,那种心情该是何等凄凉。

87版红楼梦更加细致地刻画了探春远嫁时的镜头,王夫人和贾母脸上有掩饰不住的悲伤。平时和探春总是发生口角的赵姨娘这时候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而探春一身红妆,脸色苍白,毫无喜气可言。

远嫁的探春,心里带着难以割舍的牵挂

探春的远嫁和姐姐元春一样,是一场政治交易,只是她的出嫁让人感觉凄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春在皇宫中,还能和家人见上一面,在省亲的时候,几个时辰的功夫,元春七次落泪,连连说皇宫是“不得见人的地方”。按照当时的规定,每个月王夫人是可以进宫探望女儿的,元春生病的时候,贾府的人还可以进去探望,而探春此次一走呢,从此相见时难别亦难。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距离是最深的沟壑,探春无法跨越。之前看到过一句话说“远嫁的姑娘是父母走丢的孩子”,深以为然。对于女孩子来说,日后无法给老人尽孝,那是很深的遗憾。

探春出嫁之时,贾府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面对残局探春临危受命在大观园进行改革,在初见成效的时候,被安排和亲。这对一个以家族责任为使命的姑娘来说,该是多么的不甘心!

在贾府中探春的庶出身份和麻烦不断的亲娘,也只能让她痛苦

薄命的意思是“生来命运不好,福分不大”,且不说探春远嫁的有苦难言,就说她在贾府中的处境,也不是很好。一个人一旦出生,他父母就决定了他福分的大小,探春有一个不讲理谁都瞧不起的亲娘,虽然是个小姐,但是庶出。

探春刚开始管家的时候,来找事的就有自己的亲娘。赵姨娘的兄弟死了,按规定应该给的丧葬费是二十两,但是赵姨娘觉得探春管家,怎么也得给四十两。

众目睽睽之下,很多下人都等着看探春的笑话,她苦口婆心给赵姨娘讲规矩,但是却迎来赵姨娘的胡说八道,骂她“尖酸刻薄”,说她“攀高枝”,气得探春流泪不止。隔三差五就兴妖作怪的赵姨娘无疑会让探春很尴尬。

王熙凤为她惋惜“可惜三姑娘是庶出,将来攀亲时,有一种轻狂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还是庶出”,也就是她的这个娘,只能增加她的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探春越清醒,她受的苦痛折磨就越大

探春一出场,就显出与众不同,曹雪芹用了八个小句子来描述她“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这八个小句子让她很有画面感,是神采飞扬超凡脱俗的一个姑娘。

“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面对抄检大观园的时候,她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是“自杀自灭,一败涂地”之举,但是对于这种现状,作为女孩她无力改变,所以她说过“但凡我是个男孩,也早出去立出一番事业”这里面包含了多少无奈。

在贾府,她就是这样清醒而痛苦地活着,出嫁后她对家里是揪心的牵挂着。她和她的姐姐妹妹一样,命运悲惨,共同组成了“原应叹息”的悲剧,这样的女子难逃薄命司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