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权益知识点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地理概念——领海基线。在高考地理中,这个知识点不仅关乎我们对国家海洋权益的理解,更是我们认识国家海洋战略、维护海洋安全的重要一环。

1.什么是领海基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领海基线是沿海国划定其领海宽度的起算线,也是划分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管辖海域的法律基础。它可以是沿海国的大潮高潮线,也可以是连接某些选定点的直线基线。在不同海域,基线的划定有着不同的意义和规定。

领海基线对于国家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通过划定领海基线,国家能够明确其海洋领土的范围,进而维护其海洋权益。其次,领海基线是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的基石。在复杂的国际海洋环境中,一个清晰明确的领海基线能够帮助国家有效应对各种海洋争端和挑战。

在我国,领海基线的划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拥有长达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广阔的海洋疆域。通过科学合理地划定领海基线,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国家的海洋权益,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提升国家的海洋战略地位。

领海基线的划定并非易事。它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等多个方面。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遵循国际法和国内法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定。

那么,领海基线怎样确定呢?

2.领海基线的确定方法

目前两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基线方法:

正常基线法:即沿岸低潮线,又称自然基线,是海水在退潮时离岸边最远的线。它适用于平缓的海岸。

直线基线法:沿海国以在海岸的陆地上、岛屿上或礁石上选定的特殊点作为基点,将这些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领海基线。这种方法适用于海岸极为曲折的地方或者紧接海岸有一系列岛屿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沿海国为适应不同情况,可使用正常基线法、直线基线法或混合基线法(交替使用以上两种方法)以确定基线。领海基线的划定需要综合考虑地理、历史、政治等多个因素,并遵循国际法和国内法的相关规定。

在高考地理中还有一个常见的概念,叫做海岸线,它与领海基线走什么区别呢?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3.海岸线与领海基线的区别

海岸线与领海基线在定义、功能以及划定方法上存在显著的区别。

海岸线,作为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更确切地说是海水到达陆地的极限位置的连线。这条线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潮水的涨落而变动,因此实际上是一个“带”,而非一条固定的线。海岸线受到潮汐作用以及风暴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领海基线则是沿海国家测量领海宽度的基准线,具有明确的法律和政治意义。它是沿海国划定其领海外部界限的一条起算线,用于确定国家的领海范围。在国际实践中,领海基线的划定有三种主要方法:低潮基线、直线基线和群岛基线。低潮基线适用于海岸线平直的国家,直线基线适用于海岸线曲折的国家,而群岛基线则适用于群岛国家。

海岸线与领海基线在定义、功能以及划定方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海岸线是一个动态的自然分界线,而领海基线则是人为划定的法律和政治界线,用于确定国家的领海范围。

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中,地级行政单位是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重要一环,通常被认为是第二级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主要包括地级市、地区、盟及自治州等类型。在除了四个直辖市外,地级行政区通常辖有多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县、旗、自治县、县级市以及市辖区等。这些县级单位数量有多有少,像江西的新余市仅辖两县,而河北的保定市则辖有超过二十个县级单位。

在正式的县级行政单位之外,还有一些不为人熟知的“隐形”县级行政单位,它们在政区地图上并不显眼。最典型的例子是大兴安岭地区的四个隐形县级单位。

大兴安岭不仅是一座山脉的名称,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级行政区,也是全国现存的七个地区类型之一。位于我国最北端,纬度最高,被誉为中国版图的“金鸡之冠”和黑龙江省的“天鹅之首”。

大兴安岭地区下辖1市2县4区,总面积达到8.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大约40万。但在政区地图上,常常只标出1市2县,即漠河市、塔河县和呼玛县,而其他四个区则未被标注。

这四个隐形区域是加格达奇区、松岭区、新林区和呼中区。其中加格达奇区作为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的驻地,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相当于地级市的行政中心。

这四个区的地位颇为尴尬。在中国,通常只有地级市下辖区,其他六个地区仅辖县和县级市,没有区。但大兴安岭地区独特,拥有四个地辖区,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这些区与其他市辖区有所不同,它们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由林区演变而来。这些区域并未在民政部正式登记,不属于官方行政区划,在民政部门属于“黑户”。国家承认的大兴安岭下辖的县级行政单位仅包括漠河市、呼玛县和塔河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四个区并非单纯的管理区,它们拥有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正式行政区才设有的完整机构体系,包括法院、检察院等职能部门,其建制与完整的县级行政区无异,因此它们的行政级别难以界定。

更为奇特的是,这四个区在行政上并不统一。其中呼中区和新林区位于黑龙江省境内,但在标准的行政区划地图中,这两个区被划归了相邻的呼玛县。而加格达奇区和松岭区则位于内蒙古境内,它们的土地权属于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

大兴安岭地区的这些特殊区划现象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对该地区林业资源的开发。自古以来,大兴安岭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苦寒地区,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新中国成立后,为支持国家建设,1955至1956年、1958至1959年、1964年三次对大兴安岭森林资源进行了开发。成千上万的黑龙江林业工人、干部职工和知青来到这里,在严酷的环境中开山劈岭,筑路架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964年,国家决定成立会战指挥部,负责管理包括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和黑龙江省黑河专区的一部分地区,指挥部设在加格达奇镇。在这一地区建立了11个林业公司,并于同年8月10日成立了“大兴安岭特区”,林业公司设立区政府,林场设立乡镇政府。特区横跨两省区,由林业部和所在省区共同领导。1965年,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成立,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随着齐齐哈尔至加格达奇铁路的通车,黑龙江省对大兴安岭的开发投入增加,黑龙江省和林业部都希望将加格达奇和松岭的行政管辖权纳入黑龙江。1965年10月,内蒙古将加格达奇和松岭的行政管辖权交给了黑龙江,但土地产权仍旧归属内蒙古。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松岭和加格达奇划归黑龙江省后,该省加大了对这一地区的投入,调集大量林业职工,以加格达奇为中心,全面开展林业资源的开发。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遭遇行政区划的调整,原属内蒙古的地区被划归黑龙江省。1970年,大兴安岭特区升级为地区,行署驻地设在加格达奇,使其成为大兴安岭地区的行政中心。

然而,1979年内蒙古进行了新一轮的区划调整,提出收回加格达奇和松岭。黑龙江省不同意,因为这两个地区已经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并且当地居民大多是黑龙江户籍。国家最终决定维持现状,即加格达奇和松岭的行政管辖权归黑龙江,土地产权归内蒙古。

在地图上,松岭区虽然归黑龙江省管辖,但多数政区图将其划入内蒙古。而加格达奇因为是大兴安岭地区的行政中心,通常会被单独标注为黑龙江的范围,使其在地图上看似被内蒙古土地包围,但实际上并非真正的“飞地”。

至今,松加两地仍然保持着“人地两分”的局面。内蒙古一直在努力收回加格达奇和松岭的管理权。但对于黑龙江省来说,放弃加格达奇等于放弃大兴安岭的发展未来。国家的解决方案是保持现状,避免引发新的问题。

对于外地人来说,大兴安岭地区的这种特殊情况可能显得新奇,但对于当地人来说,这些复杂的区划现象可能是他们生活的常态。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