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业绩突现“变脸”!监管新规下,临近年报“交卷期”,一批上市公司忙着为先前的业绩预告“打补丁”。
近50家企业修正业绩预告,“高估”业绩为普遍现象!为何今年会集中出现如此多的情况?
有分析指出,新规调低了财务造假、分红等触发退市的条件,降低退市门槛,加大退市力度,将有力遏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深度重塑资本市场诚信体系。部分公司此前业绩就存在‘财务美化’嫌疑,如不进行修正,在当前监管态势下极有可能直接因财务造假而触发退市风险。
道氏技术近日公告,下修业绩预期,2023年预亏2300万元—2950万元。据悉,截至目前已有几十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下修金额最大的是聆达股份,公司此前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亏损1900万元至3800万元,近期则修正为亏损2.49亿元至2.98亿元,亏损直接扩大逾2亿元;棕榈股份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净利润亏损将扩大至7亿元至8.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监管层紧盯上市公司年报,落实落细“严”字当头”的情况。据统计,目前最少有20家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其中近半数为ST公司,问询重点包括经营业绩变动幅度过大原因、部分财务指标异常、重组收益情况、资产减值、持续经营能力等多方面。此前,鸿博股份已经收到关注函,因业绩预告修正后盈亏性质变化涉嫌违规,深交所将对公司及相关当事人启动纪律处分程序。
这些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原因五花八门。其中,计提减值、调减收入是两大主要原因。例如,卓郎智能修正业绩后盈利大幅缩水,归母净利润从6000万元至1亿元修正为3000万元至4000万元。卓郎智能表示,业绩修正的原因在于公司补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导致税前利润减少约5000万元;广康生化、东方国信、澄天伟业、通灵股份等企业在不同程度上计提资产减值。
此外,调减收入也是多家企业业绩出现“变脸”的重要原因。具体来看,铁岭新城将2023年混塔业务的收入确认方式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并将该收入在营业收入中予以扣除。此外,民德电子、神思电子、东华测试等公司也因为收入确认方法调整导致业绩出现变脸。
虽然不能断言这些业绩变脸的公司全部有问题。但这里还是善意提醒大家一下,还是远离这些股票吧,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须成为小散们共识!
(一家之方仅供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