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

其中第十二项规定: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进一步丰富科技创新指数体系,编制更多反映科创企业特色的指数。完善交易所配套产品体系建设。支持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开发科技主题基金产品,提高主动管理能力,积极投向科技型企业。丰富科创板、创业板衍生品供给,积极推进科创50、创业板股指期货和期权研发上市。

第十三项规定:完善融资融券和转融通相关规则。

对此规定,我个人理解,监管者认为中国证券市场还需要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融资融券和转融通将继续在中国股市中不断繁衍壮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构垄断的避险机制对中小投资者公平吗?

中小投资者被量化交易、股指期货期权、转融通完全拒之门外的同时,实际等同于向完全垄断这些资源的机构赋予他们专门洗劫弱势投资者的特权。审视这一问题,即使我们不要提高到是否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高度,但至少证明这些交易机制有悖于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无异于为违背价值投资,逾越道德底线,摒弃职业操守的行为做了背书。在这些独有的垄断权利作用下,负面消极因素反复叠加,融资融券促成砸盘便利、高价发行造就破发趋势,期货月度交割带来巨震,带来的巨大财富蒸发损失都被机构专门针对的中小投资者包揽。将风险转嫁给中小投资者的同时,也在反复增大全社会金融风险。而热衷持续不断推出衍生品,实际就是一个连续创造风险、堆积风险、酿造更大风险的过程。金融衍生工具自然就成了唯利是图、急功近利者们的首选。

一、中国股市推出的金融衍生品尚不具备正能量作用

谁也不能否认,这17年的中国股市,就是伴随着水土不服的做空机制不断壮大,扼杀了证券市场为投资者获得报酬的基本功能。

2023

年,可谓是中国股市

34

年来利好政策举措最为密集的一年,同时也是利好被各种做空机制反复化为无形加速下跌的一年。密集利好出台,股市不涨反跌,原因何在?

答案是我们中国股市所推行具体交易机制和规定所产生的反噬作用。

第一,融资融券和转融通的出台,对股市产生巨大反噬效应

2006年6月30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但是,我国证监会在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引发全球股市暴跌的2008年10月5日,宣布启动融资融券试点。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试点正式启动。

2011年10月证监会批准设立的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核心业务就是境内转融通业务,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提供配套服务。是中国境内唯一从事转融通业务的金融机构,旨在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提供配套服务。

转融通的高位接盘侠

这很明白地告诉大家,转融通实质就是创造了一个获取垄断利润的稳赚不赔的资金池子。而依靠这种模式监管风险,无异于给中国股市的风险监控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转融通形成到实施,期间的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16日创下6124点的历史峰值后,到2008年12月创下1665点最低点,跌幅73%。

第二,股指期货期权先后出台诸多品种,没有一项起到正向作用

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正式上市交易,成为在中金所首个上市交易的权益类金融衍生品种。

2015年2月,上交所上证50ETF期权上市交易。2015年4月16日,中金所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在同时上市。

2019年12月23日,中金所沪深300股指期权上市。同日,深交所上市交易沪深300ETF期权,标的为嘉实沪深300ETF。上交所上市交易沪深300ETF期权,标的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2020年鼠年春节后开市首日(2月3日),收盘上证指数跌7.72%,深证成指跌8.45%,创业板指跌6.85%。超过3212只股票处在跌停。

4年后的2024年2月5日收盘仍然有1368只股票跌停。

2022年7月,中金所的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期权合约同步上市。

2022年9月,上交所的中证500ETF期权和深交所创业板ETF期权上市交易,12月深证100ETF期权上市交易。2023年6月,科创50ETF期权上市。

目前已上市的股指期货期权共计7个产品:沪深30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中证1000股指期货,上证50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权,中证1000股指期权,上证50股指期权。沪深交易所有9只ETF期权品种交易。

期货衍生品已全面覆盖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在内的大中小市值指数,上市股指期货和期权产品标的成分股达到1800只,占到全市场流通市值的80%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2015年以来密集股指期货期权衍生品上市以来的的沪指走势

观察股市走势,自2015年以来密集的股指期货期权衍生品密集上市交易,上证指数也从2015年最高点5178点一路下跌。其中2015年有6次跌停股票超过1500只,5次跌停股票超过1000只。2015年6月26号, 2049只股票跌停,8月24号2179只股票跌停,同年8月25号2018只股票跌停,而全市场股票总数为2500只,跌停数量占比为80%。

第三,完全失败的熔断机制带来了中国股市动辄千股跌停的后遗症

2015年年底,引入国外的熔断机制。但是,铁的事实证明这是我国监管层对股市交易制度认知出现巨大错误、投资者付出巨大代价的典型失败例证。

2016年1月4日,沪深300指数下跌超过5%,引发A股史上首次“熔断”,暂停交易。恢复交易后触及7%的下跌线,暂停交易提前收市。1月7日,沪深300指数跌幅又一次达到5%,再度触发熔断,暂停及恢复交易后,最大跌幅7.21%,当日二度熔断,提前终止交易。2016年1月11日,盘中沪指大跌逾5%,两市逾1300余只股票跌停。A股在开年头4个交易日内便触发了4次熔断机制。两个熔断交易日,蒸发6.7万亿市值。

沪市熔断跌幅

2015年至2020年,21次千股跌停,造成 A股总市值蒸发接近25万亿。从总市值和上市公司家数来看,两市共有1134家公司上市,期间仅有27家公司退市摘牌,总市值从78.26万亿下滑至如今2020年6月的67.99万亿,如果剔除这1134家公司的14.3万亿市值后,A股总市值仅为53.69万亿,五年市值损失24.57万亿元。

问题出在我们照猫画虎的前提是错误的。美国是T+0交易,更没有涨跌停限制。因此设置熔断机制,有利于平抑市场恐慌或无序暴涨暴跌。而沪深股市实行T+1交易,且实行涨跌停板限制,就已经类似于熔断机制。再叠加熔断机制,等于采取了双层熔断。

二、机构垄断的转融通量化交易和股指期货期权,成为做空股市的主要力量

2007

年以来,我们在竭尽所能争创融资和数量记录的同时,在培养优质上市公司、推进券商队伍建设、提高基金投资能力三大方面出现严重失策。相反,主要精力放在了接二连三推出遏制股市上涨的做空机制方面。

中国股市连续

17

年始终处在跌跌不休的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台了水土不服的融资融券转融通、股指期货期权和量化交易,以及相互之间叠加形成巨大做空动能。至少证明融券和和转融通就是熊市的助推器。

量化交易裹挟自身具备的资金优势、信息优势、杠杆优势、交易工具优势、多空通吃优势、抱团取暖优势、融资融券优势、变相T+0优势、操纵股价优势等等,面对唯一的对象2亿多中小投资者展开围剿。而50万门槛将所有散户拒之门外,恰恰就成为了量化在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期权市场呼风唤雨的最大优势。而最不公平公正的融资融券优势和T+0回转交易优势,又让它们假借为市场增加流动性的名义,全力以赴蹭靠市场根本不缺流动性的品种或者热门赛道股来回捣糨糊而已。离开融资融券便利和转融通漏洞,自然原形毕露。今年前两个月量化投资一地鸡毛已经足够说明其弊端弱点。

量化交易收割散户

沪深交易所之所以对量化私募巨头宁波灵均的异常交易行为谴责处罚,就是充分利用转融通等券源供给便利和散户没有T+0回转交易止损机会,肆无忌惮收割散户打压指数的典型案例。

从金帝股份引发对转融通的强烈谴责后,转融通供给制度开始了多达七次的反复修改补充。可以说转融通几乎占据了证监会一半以上的监管精力。2024年3月15日,证监会换帅之后明令禁止限售股转融通进入二级市场。

尤其是今年以来,转融通连续修订三次。

2024年1月28日,证监会对限售股出借监管做出进一步优化:

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实际就是禁止融券T+0。第一项措施自1月29日起实施,第二项措施于3月18日起实施。

2月6日,证监会再次对转融券业务做出新的三项加强监管措施: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等于给转融券规模设置出“封顶值”。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将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

3月15日,证监会出台的《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两项文件在规范减持方面,明确要求禁止大股东、董事、高管参与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物的衍生品交易,禁止限售股转融通出借、限售股股东融券卖出,防范利用“工具”绕道减持。3月18日,转融券“T+1”正式落地。

仔细观察对转融通多达七次的修改留下的巨大漏洞,依然是困扰市场的主要负面因素。经过七轮修改,转融通和法律存在严重抵触的情形照旧。特别是转融通核心症结并未真正触及。

按照上海交易所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实施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证券出借期限顺延超过

30

个自然日的,借入人与出借人可以协商采取现金方式清偿”。深交所也有着同样规定。按照证监会

4

19

日发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第十三项规定的“完善融资融券和转融通相关规则”这一说法,意味着限售股转融通告别,其他转融通照旧。

事实上,在2023年年末至今年开始的这段时间,伴随转融通修改的一路加速,同时也也伴随着股市的一路急跌。尤其是新年从1月1日到2月5日的25个交易日,指数暴跌,成为中国股市历年来最为惨淡的开局。2024年2月5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再次出现千股跌停,上证指数当日击穿2700点,最低跌至2635.09点。

而作为A股第一大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公募基金允许参与转融通,不仅将基金将投资者托付的资金买入的投资标的通过转融通出借,其逻辑不仅完全背离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使命,更是与投资机构的职责担当完全相悖,反而更像鼓励市场形成更加庞大的投机和做空力量。

代客理财是公募基金的职责。股票所有者是基金持有人,把不属于自己的股票借出去就是典型的越俎代庖行为。把相关股票借出去,目的就是增加股票抛压,完全和基金持有人的根本利益冲突。

股指期货期权与股票现货市场采取的截然不同的

T+0

交易机制,再加上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实施不同幅度的涨跌停板制度,使得参与期货期权的机构在

T+1

T+0

两套交易机制中来回投机钻营。

具体看,上交所、深交所主板股票涨跌幅

10%

;深交所创业板、上交所科创板股票涨跌幅为

20%

;北交所股票涨跌幅

30%

。为他们人为制造恐慌提供了保障制度交易机制的最大便利。就价值功能发现而言,很难从三个交易市场对同等行业股票得出科学合理的估值分析体系。特别是推出转融通以来,在沪深交易所在实行

T+1

的交易机制背景下,现货市场投机形成了

T+0

回转交易和

T+1

并存的交易机制漏洞,量化交易、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转融通相互叠加,为恶意打压指数做空个股实现盈利赋予巨大空间。

但是,监管层对全面实施T+0的解释难以自圆其说。

2023年8月,证监会对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应当实行T+0交易作出表态,证认为目前A股市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持股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小散户占比96%,现阶段实行T+0交易可能放大市场投机炒作和操纵风险,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大量运用程序化交易,实行T+0交易将加剧中小投资者的劣势地位,不利于市场公平交易。

这种解释除了证明机构投资大量运用程序化交易不利于市场公平交易,更加凸显出当前各种避险机制将两亿多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所暴露出来的严重偏移公允性、正当性、甚至和法律相抵触的弊端。

三、整顿做空机制是中国股市走出困境的关键抉择

要全面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关键,在于我们真抓实干革旧鼎新的力度和决心。

在新“国九条”及证监系统1+N系列规定出台之际,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两家头部券商因为牵涉相关主体违规减持而被立案调查,这是券商违反限制性减持规定涉嫌违规违法被立案的首例案件。

4月12日被证监会立案的中核钛白实控人、中信、海通串通规避限售期,定增融券套利,合计被罚没2.35亿。利用转融通实现限售股出借的被坐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核钛白处罚单

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指出四项违法事实:

一是王泽龙和洪浩炜通过衍生品交易安排,实质参与非公开发行,并以市价融券卖出,提前锁定与非公开发行股票折扣价之间的价差收益,变相规避限售期规定,违反《证券法》 第三十六条、《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第二项等规定,构成《证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所述违法情形。

二是中信中证为王泽龙、洪浩炜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股票行为制定套利方案、搭建交易架构、提供杠杆资金支持等;中信证券知悉客户融券目的是定增套利,配合其提供融券服务;海通证券以自己名义按照中信中证的报价指令认购中核钛白非公开发行股票,客观上帮助中信中证及其客户取得股票收益,使得定增套利行为得以实现。

三是王泽龙在洪浩炜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股票过程中,参与商议定增融券套利方案,联系并建议洪浩炜加入套利,与洪浩炜共同构成《证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所述违法情形。

四是王泽龙作为中核钛白实际控制人,在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过程中,隐瞒其通过一系列交易安排实际参与非公开发行的情况,导致中核钛白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相关发行情况报告书存在虚假记载,违反《证券法》第七十八条第 二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第四十条等规定,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条第二款所述违法情形。

证监会为此开出2.35亿元罚单。其中,没收中信证券违法所得191.1万元,罚款2325万元,合计2516万元;中信中证合计罚款4650万元;没收海通证券违法所得78.94万元,罚款697.5万元,合计776.44万元。

这起案件,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券商到底是严于律己的执行者还是带头抗法的践踏者。事实是券商自己就是直接下场带头组织实施违法违规绕道减持的抗法始作俑者。而制度漏洞和罚没了事的惩戒力度,成为巨大利益诱惑的保护伞,起到了不断加深铤而走险谋取暴利程度的带头作用。这也意味着仅仅依靠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等监管追责措施,在券商眼里就是蜻蜓点水的呵护,想以此提高打击追责力度和实际效果,达到遏制恶意减持、绕道减持、内幕交易等行为,规范减持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基本流于形式,这也让证监会提出的“对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坚决重拳打击,让其倾家荡产,牢底坐穿,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一体追责,让其痛到不敢再为”面临严峻挑战。

不可否认,当前中国股市的做空机制利益锁定目标就是毫无避险机制保护的中小投资者。离开错配制度和交易机制的漏洞,这些披着投资理财却专杀资金供给者的所谓专业投资机构,几乎都仰仗着制度漏洞存活。

要让中国股市真正走出困境,重中之重是坚决废除转融通供给制度,彻底关闭量化基金融资融券的闸门,切断恶意搅乱市场的补给动能,暂停股指期货期权的交易机制,取缔所有场外与市场交易相关的衍生品,真正从制度和机制两个方面消除人为割裂形成的巨大漏洞。这是重塑中国股市牛市根基的必备条件和关键战役。

第一,废除转融通供给制度。将转融通完全纳入《证券法》最权威的条款“限售股在限定的期限内不得转让”的约束之下,切实去除这一计划体制下产生的完全与注册制相悖的制度。

第二,关闭量化基金融资融券闸门。要彻底铲除券商、量化私募、股指期货三者之间不断扩大的异常交易套利巨大漏洞。严格依照《证券法》和《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规定“不以成交为目的,频繁或者大量申报并撤销申报”的交易行为明令禁止。在经过反复缜密论证比较,并就如何完善相关运行机制做出科学合理公正客观的结论后再做决定。

第三,改变当前股指期货期权交易制度。由月交割改为季度交割。对中金所股指期货期权和三大交易所的交易机制有机衔接,两个市场,无论采取T+1还是T+0交易机制,必须做到完全统一。

第四,废除股指期货期权以及融资融券资金门槛限制。凡是市场参与者都有权利选择参与对冲机制。

第五,取消涨跌停板交易制度。

当前中国股市亟待对一切违背公开公平公正三大原则,阻挠为投资者带来回报的严重偏移公允性、正当性、甚至和法律相抵触的弊端进行彻底改革,真正让保护最广大投资者利益的目标具备制度法治基础。重中之重是全力以赴,从根本上消除转融通、量化交易、股指期货三者叠加产生的做空能量,切实体现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决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