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绿色的奇迹

打开社交媒体,搜索有关“热植”的字眼,浏览量已超过5679.2万次。热植(热带植物)早已成为风口,无数人开始潜入这个市场,不断炮制着相关购买建议、养护心得、选育教程......

如果不够细致,或许会错失这片网红经济里的某个冷静、幽绿的背景——他曾在北京苹果社区的植物工作室负责媒体与内容,三年前,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云南蒙自。植物是有关童年的梦境与情愫,他选择这一切,不是因为它火热,而是当你足够近观察时,它如此丰富而博大。

当热带雨林的天南星科依然凶猛而肆意地生长时,第55个“世界地球日”悄然而来。此次,让我们步入「伟大庭院」系列短片最新一集:《八子的野生庭院》,了解生活在边境、年轻的植物学者八子的生活。探索在他身处的标本室与不远处的丛林中,藏着怎样的冒险与奇遇?

点击图片播放音乐

歌单《八子的野生庭院》现已同步上传网易云音乐,欢迎移步NOWNESS现在主页聆听完整版

八子从小生活在云南蒙自,这里并没有原生态般的自然叙事,要讲述他如何在森林里成长、蜕变从而获得某种启迪;相反,他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即使是对于植物的回忆,也带着城镇般温暖可亲的痕迹。

“小的时候,我家住在火车站附近,蒙自的过桥米线很有名,而火车站大街就有很多米线馆。我家院子门口有一棵很高大的树,是许多年前爷爷种下的。早春的清晨还很冷,米线馆总会早起生火熬汤,整条街都是雾气缭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开大门,就能看到一地紫色的落花,环卫工人用细竹子做大扫帚扫花时,会发出很有规律的、哗啦啦的声音,这是我的童年,与植物、树木有关的景象。”

后来,他在林业大学学习园林专业,也了解到了那棵童年的树其实叫做泡桐。与此同时,植物的世界,以另一种更为宏大的谱系化视角在自己面前徐徐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大花木曼陀罗Brugmansia suaveolens (Humb. & Bonpl. ex Willd.) Bercht. & J. Presl

比如菊科植物向日葵,以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这个数列从第三项开始 ,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排列,花盘中结满了葵花籽,每一粒葵花籽才算一个果实。当花盘和其上的果实向内卷起来,会形成一个球形,将所有果实包含,这是桑科榕属植物的果实类型,被称为「隐头花序」;

又比如,一棵树是怎么把水从根部吸到叶子上,它利用一种物理作用,叫做“蒸腾拉力”, 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产生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一种力量。

上图:灰藓 Hypnum sp.

下图:三脊毛兰 Eria cristata Rolfe

这个描述不禁让人想起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一首诗,“天空通过它的纤维注入大地——/大地喝完后只留下/一堆干瘪的云/被盗的宇宙/拧入交错的树根/拧成苍翠。

虽说植物学与文艺相距甚远,但这样一些奇妙的链接也在某些时刻、通道之间畅行,八子曾短暂在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他并不适应那里的食物与气候。两年前,他回到蒙自,在自己的家乡,租下大棚,种植植物,不时拜访山川森林,采集标本,将自己的工作室变成了一个标本博物馆。

中越南星Arisaema balansae Eng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自的三、四月,时常会有清凉的好天气。

八子的每天都过得还算规律,早上去大棚工作,打理不同植物,中午小睡一下,继续在工作室里画画、做标本,做标本时需要细心和耐心,压制、烘干、装订……这些日常的动作对于他来说意义重大,“跟植物自然相处,具体到我种东西、出野外采集标本、做作品,这些工作和劳动能非常好地消解掉我身上负面的东西。”

甚至在这些看似极为平铺直叙的日常里,他也生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视角—— 一种近乎陌生化的视角去观察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自然生物。他在带领小朋友观察自然时,发现孩子们总会在看到自己不了解的昆虫时,第一反应是吓一跳,继而会从嘴里蹦出一个熟悉的字眼,“好恶心”。

“我觉得应该换一个词,要用精妙这个词。很多时候恐惧是源自于未知,你不知道它下一步要干嘛、觉得它张牙舞爪。但当你了解它背后的故事,你就会感叹它的精妙。”

兰花螳螂Hymenopus coronatus Olivier

中华弧纹螳Theopropus sinecus Yang

他用我们家中时常会出现的蜘蛛举例,那些长脚蜘蛛趴在墙上,当你细细观察并深入了解时,才能理解到巨蟹蛛类生物结构的精妙之处:它腿上的绒毛能感受到轻微的震动,脚如此张开是为了碰到虫子。但凡有虫子靠近,巨蟹蛛就能瞬间感知并捕获它们。

“在你感叹它精妙的同时,其实就已经在欣赏它的美。这种精妙是无法被设计的。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出现。演化没有目标。所有的生命都在作出努力,只为延续下去。演化过程中,那些随机的突变不断积累,让我们变成如今的样子,与此同时,演化还在继续,为将来的改变而默默酝酿。”

下图:一把伞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 Schott

这样的话语,也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奇妙的美感。

当我们再度回顾那些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蛇——沙漠里的、水边的、河谷中的、树上的——这些差异随着生存下去的渴求变得具体,并成为演化的动力。与此相对的,那样一棵看似静止的树木,它的身上,其实也在奔腾着古老、复杂同时又无比精妙的历史。

植物分类和标本采集是八子主要的工作。

在他看来,这是个既基础又小众的学科,基础是因为前人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小众则是因为它并没有太大的经济效益。但在他眼中,这项工作却提供了一种充足并极富挑战的乐趣。

在世界各地的标本馆中,储藏着无数的植物标本。一份标本里,除了一株植物被放置于其中,有关它的采集标签会极尽可能囊括与此相关的一切信息——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姓名、不同学者贴上去各种学术意见和鉴定标签……

2019年,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里的一份植物标本:藜芦科重楼属毛重楼“Paris mairei Lévl.”。最开始的鉴定人是吴征镒院士,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是我国植物分类学/系统学/多样性保护及植物资源研究的著名学者;在这个名字之后,是李恒教授,她于1986年为该植物进行了新的鉴定;第三个名字,则是他的名字,由于如今学界对于此类植物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八子再次给这个标本增加了新的鉴定标签。

李恒南星Arisaema lihengianum J. Murata & S. G. Wu

“这份标本的故事就丰富了起来,它被谁于何时何地采集,被谁第一次鉴定,又是哪一位前辈再次鉴定了它,最终和我相遇,并写下新的鉴定。如同图书馆里的借书证,包含着丰富的历史。这并不只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而是一种隔空的呼唤,跟过去的前辈们隔空打个招呼。”

这个隔空的招呼显得温柔,同时又带着一种未来的召唤,它明亮并富有远见,好像有人在隧道尽头,耐心地等候,等待的不是外界的肯定,而是一株植物在生长变化的长河里,一瞬间闪光似的变化,如蝴蝶般绚烂。

上树蜈蚣 Rhaphidophora lancifolia Schott

海芋 Alocasia odora(Roxburgh)K. Koch

翁贵南星 Arisaema omkoiense Gusman

天南星属三叶组 Arisaema Sect. Attenuatta (Engl.) H. Li

八子的标本作品

就在不久前,「八子花园标本室-Bazi Collection & Botanical Garden」注册成功,成为国际在册的植物标本馆,同英国皇家植物园标本馆(K)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一样,有了自己的标本馆代码(BAZI)。作为八馆长,他希望能建设一个中国最小但天南星科标本最丰富的标本馆。与此同时,他依然生活得惬意而自由,他会抽出时间去城市中和朋友们欢聚,也会花费更长时间,种植植物、森林徒步以及制作标本,就像他说的,“这是一个快乐的决定。”

贾世俊:当我们讲到庭院时,到底在讲什么?

博尔赫斯在《小径分叉的花园》里说,“我将小径分岔的花园留诸若干后世(并非所有后世)。”

导演贾世俊和团队从一开始,似乎就明白,庭院在中国的分岔之处,应该是什么模样?无论是繁华都市里的阳台养殖,还是边境城市里的热带雨林,他将“流动”赋予一种独特而强烈的形象,让它成为光点、叶片、水滴和一次偶然的通话,以及由此而汇合的那个人物——本次短片的主人公八子。

此次,我们邀请到导演贾世俊,让他为我们分享短片背后的构思与叙事,以及那些更为珍贵的幕后故事。

导演贾世俊

NOWNESS:这支短片的缘起是什么?您对于此次短片有什么构想?

贾世俊:此次短片是「伟大庭院」系列之一。当我们在讲庭院时,到底在讲什么?在中国的社会语境体系下,老百姓能有自己的花园并不多,多数是在自己家的阳台上养花。接触到八子之后,你会发现,从他家里的环境到城市边的森林、他的作息表上写着的不同标本馆、他所呆过的不同城市,在他的身上,有一种学者的流动性,除此以外,他的经历还体现了年轻人从北上广回乡的趋势,于是,这个片子想讲的就是年轻人如何选择自己成长的土壤。

NOWNESS:您一直关注少数民族相关题材,之前为NOWNESS拍摄过新掌门系列的《年轻的释比》、《少年英歌》等作品。在此次短片中少数民族元素似乎不再成为叙述重点,当时是如何考虑的?

贾世俊:其实此次的拍摄地很有自己的历史与故事。蒙自位于云南东南部,上世纪70年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这里曾是主战场。拍摄过程中,我还在这里遇到了一对当年参加越战的上海夫妇,过了这么多年,他们再次回到这里。

有关少数民族的元素,短片中虽体现不明显,但也有隐晦地融入其中——片中4分44秒的集市场景里,少数民族商贩在卖各种冷门的中药,八子和一位苗族的兄弟还有一段简短但意味深长的对话。

NOWNESS:短片中有很多有关植物、雨林的片段,可以分享在深夜雨林拍摄的趣事或花絮吗?

贾世俊:当时在拍晚上的时候,因为我们的美术身上穿了一套发光的装置,非常非常烫,用了十几块电池让它发光,当时为了不要烫伤八子,还拔掉好几块电池,最有意思的是拍到半夜把相关场景拍完之后,这套衣服就爆电坏掉了。

NOWNESS:短片中很多场景都带着强烈而幽深的文学意味,当时是如何找到的?

贾世俊:我们从一开始就希望能够通过短片影射一些社会现状、以及主人公对自我的身份认同,要求在场景上要有一定的符号性,否则云南的林子和浙江的林子没有区别。当时制片协调我找场地,我会很明确地提出需求,比如说帮我找找看有没有比较夸张的山洞或是喀斯特地貌的山?寻找过程中,还结识了一位玩滑板的朋友小五,他人非常好,纯义务地开车带我们去往各个场景,很照顾我们,这是拍摄之外一次愉快的体验。

✉️

来聊

告诉我们你喜欢植物的理由

出演_八子(李一凡 Yi F. Li)

导演_贾世俊 监制_廖赫 策划_孙馨

制片_张婧怡 摄影指导_镔斌 灯光师_田宇文

美术指导_ZXXUE 平面摄影_冯巍 剪辑_Chewliet

平面设计_Whis Wu 撰文_明星辰 排版_mi

服装鸣谢_GARÇON BY GARÇON

特别鸣谢

小五 、苗族李哥 、苗族马姐、森林哥

文山麻栗坡县药王谷老山植物园、童忆小吃

NOWNESS Paper 2024春季刊关注人们身处异乡的状态:在前往陌生之地时,你在期待什么?当人们出走之后,还会想家吗?漂泊到什么时候才能“安定”?是的,现在的我们都是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