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VOL 3278

从第一次发病到最终确诊,张琳花了近2年的时间才弄明白儿子蛋蛋得的是什么病。

通过基因检测,医生开下的诊断书上赫然显示:Dravet综合征(Dravet Syndrome,DS)。看着陌生的英文字母,她甚至不知道这个病该怎么读。

这是一种在婴儿期出现癫痫发作症状的发育性及癫痫性脑病,多数致病原因是新生的SCN1A基因突变。2018年5月,DS被纳入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编号:105号)。

2024年1月发布的《Dravet 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显示,DS的患病率在1/40900到1/15700之间,一般在2~15月龄起病,开始常为热性惊厥,随后逐渐出现多种发作类型的无热发作。发作具有热敏感的特点,病程中容易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抗癫痫发作药物疗效欠佳,有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智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的生活质量。

面对随时会发病丧命的蛋蛋,张琳不得不辞掉工作24小时看护。同为Dravet家长的伍思嘉形容:“如果照顾谱系孩子是困难版的话,我们就是困难plus版。”

文丨雷颖

编辑丨谭万能

封面图丨Pexel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艰难成长

蛋蛋2014年出生,10个月大时第一次在发烧中抽搐。由于一开始发病的表现并不典型,家人和医生一直以为只是复杂性热性惊厥。热性惊厥在婴儿期常见,绝大部分可以自行痊愈。

直到蛋蛋两岁开始频繁发作,医生才察觉出不对劲。通过基因检测,最终确诊DS。

“感觉天都塌了”,张琳形容自己看到诊断书时的心情。那是2017年,她在网上输入“Dravet”,与这个疾病有关的信息少之又少,仅有的关键词触目惊心:持续癫痫、热敏性、猝死风险高。

Deavet综合征症状表现 图源:healthgrades.com

与电视剧上癫痫患者倒地、口吐白沫、浑身抽搐的场景不同,蛋蛋发作时身体是一抖一抖的,牙关紧咬。有时他会突然死死盯住一个地方,像是定住了,一动不动。张琳只要看一眼就知道:“糟糕,孩子又发作了”。DS的发作毫无征兆,永远不知道下一次发作是什么时候,“有时候他上一秒还在正常说话、吃饭,下一秒就开始抽搐,半夜也有过发作。”

症状或许并不剧烈,但持续性的癫痫发作会导致大脑缺氧和脑细胞死亡,超过6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脑损害。《专家共识》显示,DS 患者死亡率可高达10%~15%,死亡高峰年龄为3~7岁。死因除了癫痫持续状态后多脏器功能衰竭,还有癫痫猝死或意外死亡等。

面对随时都有可能离开的孩子,蛋蛋确诊后,张琳就辞掉了工作,24小时守在孩子身边。DS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她时刻不敢松懈。

张琳和蛋蛋手握手

最严重的一次发作是在蛋蛋5岁时,持续发作长达1小时,使用止惊药物没有效果,被送到医院急救后才缓过来。

恢复过来的那晚蛋蛋睡得特别死,张琳担心孩子再也醒不过来,夜里喊了他十几次。每次看到蛋蛋艰难睁开眼睛答应一声,她才敢稍微眯一会儿。第二天起来,蛋蛋走路的腿都是“飘”的,张琳形容那种“飘”,像电影《青蛇》里两条蛇精刚刚化为人形的时候,“走起路来荡来荡去”。

DS还具有热敏感的特点,洗热水澡、天气太热、太兴奋、吃太撑都可能诱发抽搐,感冒发烧、流感肺炎都可能让DS患儿在鬼门关上走一遭。

随着年龄增长,长时间的癫痫发作减少,在药物的控制和康复干预下,蛋蛋得以顺利上学。每天早晨的上学路上,张琳都要拉着他的手反复叮嘱:“上课不许乱跑、不许发出奇怪的声音,不要爬窗户、不要爬阳台、不要爬桌子”。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但蛋蛋的认知还停留在一年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蛋蛋

张琳仍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陪读一年后,蛋蛋能短暂脱离她的视线,生活基本自理。而大部分Dravet患儿可能一辈子都无法独立上学。

携手前行

与蛋蛋经历相似的,是伍思嘉的女儿甜甜。甜甜比蛋蛋小3岁,在半岁时确诊,2岁时曾因持续抽搐进过ICU抢救。

从确诊时的迷茫、痛苦中走出来,拥有医药学业背景的伍思嘉开始思考,还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有超过1万种罕见病,其中大多数疾病都无人知晓、不被看见。伍思嘉清楚,家长们必须团结起来、积极自救,“如果我们不能把琐碎但基础的工作做好,科学家、企业就更不可能来研究这个病、治愈这个病。”

2017年,她联合几位DS患儿家长,用1978年首次报道该疾病的法国医生Charlotte Dravet的名字读音“卓蔚”,组建了支持Dravet孩子的志愿者小组(下称“卓蔚”)。

2017年底,卓蔚志愿者们发现一本由英国Dravet患者组织编写的照护手册,涉及诊断、治疗方法、共患病、家长心理疏导等方方面面,很有参考价值。伍思嘉便召集来自天南地北的家长们接力翻译,成稿由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田小娟审核,最终形成了一本《Dravet英国家庭护理手册》。这份资料像茫茫海上的一座灯塔,让新手家长找到了坐标。

除此之外,卓蔚还做了很多事:举办线下喘息活动、邀请国内外专家做研讨、制作康复视频、开展蹲伏步态干预研究、开发监测手环......

卓蔚志愿者们制作的信息急救卡

蛋蛋刚确诊时,张琳一下子瘦了十几斤。在她所在安徽小城,现实生活里没有人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痛苦无法言说,后来在线上患者群的支持下,她才重新获得力量,“自己淋过雨也想为别人撑把伞”,张琳也加入了卓蔚志愿者的行列。

在群里,她是大管家,为两千多名家长科普急救知识,时不时还要安抚孩子刚确诊时绝望迷茫的家长。

“有的家庭刚刚还沉浸在新生命诞生的喜悦里,微信头像是孩子的出生照,你透过那小小的照片,能想象到那一刻他们有多快乐。可是当孩子确诊Dravet综合征,你能真切感受到他们的无助和慌张。我希望能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张琳说。

新确诊家庭需要尽快了解疾病特点和日常照护的科学知识,同时社会知晓也很重要。让家庭其他成员、康复机构和学校老师能清晰快速的了解DS,能为家长减轻很多负担。

很多人对癫痫发作有歧视和偏见,也有人会把Dravet和普通癫痫混为一谈。“家里老人说,谁谁家的孩子也是癫痫,吃点药就好了,家长们总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张琳说,“有时候挺难受的,说得好像我这个当妈的没有尽力一样,可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解释清楚”。

卓蔚志愿者们举办的知晓日活动,图为田小娟医生给家长们做疾病科普讲座

2024年1月,《Dravet 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终于面世,为DS科普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共识》指出,Darvet综合征患者在幼年时看上去和普通儿童无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发育迟缓甚至倒退。多数患儿到青少年时期出现不同程度智力障碍、行为异常、睡眠障碍(75%,如入睡困难、呼吸暂停,夜惊和不宁腿综合征、嗜睡等)以及精神心理问题(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22%~46%)和抑郁焦虑等)。

部分年长儿及成年人可能会出现蹲伏步态,表现为膝关节屈曲内收,胫骨外旋,足外翻等,有些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慢慢丧失行走能力,成年后只能坐轮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S患者蹲伏步态示意图 图源:姜玉武等 《Dravet 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结合《专家共识》,在病痛挑战基金会的支持下,卓蔚志愿者们参与制作了首部DS科普视频。伍思嘉希望,视频能够让社会大众对疾病有科学的认识和理解,让患儿家庭可以获取有效科学的疾病知识,减少恐惧、规范诊治,最终实现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罕见病并发谱系症状,死亡率达15%,妈妈:我们是困难plus版

为了治愈

除了进行社会倡导和患者支持,卓蔚志愿者小组的愿景从一开始就很明确:治愈Dravet综合征。

作为一种难治性癫痫,DS目前没有特效药,患儿只能服用抗癫痫药物来控制和减少癫痫的发作。《专家共识》中指出,目前的治疗药物包括丙戊酸、氯巴占、司替戊醇、芬氟拉明、药用级大麻二酚等,如果尝试三种以上抗癫痫药物发作仍控制欠佳,可尝试应用生酮饮食。

张琳目前给旦旦使用的抗癫痫药物是左乙拉西坦、氯巴占和丙戊酸钠,其中两种药可以通过医保报销,一个月的花销在六百元左右,还能够负担。

但如果要用进口新药,费用就太高了。去年7月,国产首仿司替戊醇干混悬剂在国内获批上市,作为一种《共识》中推荐、在国内刚上市的药物,其一个月数千元的开销让人望而却步。

并且,并非所有抗癫痫药物都适用,长期服用还会产生耐药性。因为病情复杂,容易反复,还需要不断试药,持续调整用药,因此Dravet家长们都非常关注新药的引进与研发。

要解决DS孩子出现的癫痫发作,以及运动障碍、多动障碍、谱系障碍等表现,更需要有疾病修正疗法的出现。然而,国内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由于罕见病药物的受众相对较少,市场小,企业投入大,盈利少,愿意研发的企业很少。伍思嘉认为,罕见病是医疗科技创新的试验场,很多创新最初都是从罕见病患者身上应用起来,并最终让更广泛的群体获益。

她举了个例子,畅销全球的降脂药(阿托伐他汀)最开始就是在研究家族性胆固醇血症这个罕见病中被发现的。后来这个药物也让患有常见高血脂的病人受益,大大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果有机会改善甚至治愈DS,那么也有可能会改善孤独症谱系孩子们的临床表现,甚至有研究发现,DS的致病机制在阿尔兹海默患者群体中也普遍存在,“别把罕见病孤立来看,其实我们都彼此相连。”

DS患儿聚在一起,每人身上都贴了紧急联络人电话

由于DS的致病基因明确,基因疗法也在开发中。卓蔚志愿者们也将患者家长组织起来,为医生和研究者开展研究项目提供辅助和支持。

与伍思嘉和张琳一样的DS家长们坚信,只要患者家庭不悲观、不放弃,就会遇见更多支持和帮助的同行者,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有了这样的正向循环,未来终有一天会变得更好。

*为保护隐私,文中家长和患儿名字为化名。

参考文献:

1.姜玉武,张月华,吴晔,等.DS诊断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癫痫杂志,2024,10(01):1-11.

2.Chaunie Brusie. Dravet Syndrome: A Rare Form of Epilepsy, https://www.healthgrades.com/right-care/epilepsy/dravet-syndrome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大米和小米」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转载请联系:tanwanneng@dmhxm.com。

点击拨打大小米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