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色字关注酷温!

hello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对汽车逐渐不感兴趣的up主酷温,我的预测灵验了——

理想 mega 降价了。

今天理想公布的最终降价方案是,2024 款的L789 降价 1.8w 到 2w 不等;理想MEGA降价3万元。已经提车的用户将获得现金回馈。但是,降价并没有给资本市场信心——

政策公布之后,理想汽车今天盘初低开5.83%,股价已经彻底击穿100港元,而且没有丝毫要回来的意思。

今天就来聊聊,市场为什么不买理想的单。

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没达到降价预期。

我在整整一个月前,就给出预测,理想mega除了降价无路可走。当时我给出的区间是,至少降价5万元左右。裸车价锚定在 50 万元以下市场。降到这个价格之后,再通过产品力也好,营销也好,可是试图让之前 40 万左右预算的mpv购车人群,愿意再把预算加一加,够一够,或者免息贷款,让mega 也成为购车清单里面的一个。

但是如果你仍旧坚持 55-60 万的价格段,这些人群连理想的店门都不会进。

而这次降价3万元,显然没达到这个目标,综合购车成本仍旧得超过 55 万。

在已经舆情对理想不利的情况下,这 3 万其实就变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们来看 3 月新能源 mpv 排行,前 10 名里面,除了理想之外,没有一家是起步价在 50 万以上的。

第一名的腾势d9 dmi,9635 辆,他的起售价是 33 万5。

而理想3229 辆排名第九。之所以还能进入前十名,是三月还有部分订单来自于之前大定锁客,而这部分客户,是之前花了小半年时间蓄客的缘故。当这部分客户出清之后,后面的销量只会愈发的难看了。

这个趋势在四月的订单可能会更加明显,四月第二周的新能源 mpv 订单,腾势 dmi 继续领跑,周销量在 1900 多辆,而理想周销售量已经跌到 265 辆,如此计算,理想在目前这个价位月销售量应该在 1000 辆左右才是其正常水平。

如果理想的降价是为了保销量的话,目前这个三万元的降幅,只能说吃力不讨好。

一方面,这个降幅不会让其他的客群会因为这三万元,变成理想的客户。

另一方面,因为降价,反而会继续吞噬理想每个月 1000 多辆 mega的利润。1000 辆,每辆 3 万,在财报上,一年也是 3.6 个亿。说白了,这将近 4 个亿,理想也就扔水里,听个响。除此之外,别无他用。

我可以做个判断,降价之后的理想 mega ,月销量也不会突破1500辆,不对可以回来打我脸,我给 mega 致歉。

那降价还有没有用?在我看,理想的动作太迟了。

一个月前,理想如果愿意降价 5-10 万,能把手上当时将近 15000 个订单消化掉,让这批用户作为种子用户去安利身边人也好,做自己的舆情基本盘也好,那mega还是有可能翻盘的。无非是无法实现李想心中高端纯电mpv的夙愿。但是一个月后的现在,全中国只有不到 5000 辆的 mega 在跑,理想自己还在不断搅动舆论,让 mega 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梗,一个段子。

于潜在买家来说,买理想 mega,享段子人生,已经成为一个现实。

沉默的螺旋已经形成,要想打破这个螺旋,难上加难了。

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是理想的前辈大众,大众曾经有一辆车叫辉腾,2002年正式量产上市。竞争对手有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等。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辉腾的外形,和帕萨特长得太像了。以至于被叫做大号帕萨特,很多论坛上,都在讨论辉腾的车主是什么心理,用一两百万的价格,买辆大号帕萨特?最后大家得出的结论,怕是有点精神不太好。

当然,辉腾的车主可能因为低调、因为喜欢,选择了这辆不显山不露水的车,但是你架不住,别人看到你就讨论你的精神状态吧?

以至于,辉腾是一年销量不如一年,中国销量一年不到 1000 台,直到 2016 年,大众终于宣布辉腾停产。一款曾被视为大众品牌巅峰之作的豪华轿车,从诞生之初就承载了无数的期待与荣耀的辉腾,最后就这样黯然落幕。

所以如何️救 mega?答案只有一个,大刀阔斧的改!

对外形进行改款、动力上增加增程版本、削减华而不实的配置,价格再降12万,进入 35 万的区间。

4月18日晚理想L6汽车发布,这是最便宜的一款,价格 30 万以内的五座车,理想的投资人之一王兴在朋友圈说:mega 是理想给自己的造的车,而l6 是理想给员工们造的车。我还想做个注解,L6 是给理想的中层们造的车,仍旧不是理想每一个员工可以买得起的。

而 mega 确实是给理想本人造的车,只不过,中国有几个理想?如果真按我说的大刀阔斧的改了,那还是理想 mega 吗?

我想说的是——我们要的是一辆家庭用的新能源车,他不必非得是 mega。

——————end——————

活得较真,我是酷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