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研究涉及中国在1993年至2022年间的小儿麻痹症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工作,旨在评估AFP监测体系的有效性。鉴于小儿麻痹症病毒(poliovirus)感染通常无症状但具有高度传染性,本研究强调了有效检测方法在全球根除小儿麻痹症努力中的重要性。中国采用AFP监测作为识别小儿麻痹症暴发的主要手段。本研究采集了自1993年以来所有AFP病例的数据,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对全国AFP监测系统的质量指标进行了分析。

结果摘要

从1993年到2022年,共识别并报告了150,779例AFP病例,其中95例为野生型小儿麻痹症病毒(WPV)病例,24例为疫苗衍生型小儿麻痹症病毒(VDPV)病例。1995年以来,非小儿麻痹AFP(NPAFP)的检出率始终符合WHO和国家标准,检出率在1.38至2.76之间。此外,自1997年起,所有及时性指标均达到了80%的标准,除了送检到国家实验室的阳性样本率未始终符合标准。

结论

AFP监测系统在中国维持无小儿麻痹症状态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持续遵循关键绩效指标并保持高灵敏度和及时的样本收集,证明了AFP监测系统在中国检测小儿麻痹症病毒方面的能力。在全球小儿麻痹症根除后阶段,AFP监测对于长期防止小儿麻痹症病毒复发仍然至关重要。

点击图片查看文献原文

更多板块,静待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文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