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更好地安放肉身,从去年开始,我便筹谋着四处看房。

不仅看北京的、环京的,还看长三角的,老家南宁和桂林的。

如今看房方便了,通过VR视频,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套房内的角角落落,甚至连窗外的风景都能一览无余。

除了线上浏览,我还不遗余力线下实地考察。

其中一个目标板块,我前后去了好几次。不仅看了不下十几套房,还用脚量完周边所有的街区公园;跟中介聊,跟保安聊,跟小区的业主聊;甚至在两个小区门口,我还蹲了大半天:数车,数人,看星星.....

回来跟朋友笑说,中年女人买个房,就像皇帝海选妃子似的,最后还不下订,估计置业经理都得烦死了。

遥想前几次买房换房,都是快刀乱麻,那时候忙得很,再则都是阶段性住房,所以差不多就行了。

而中年换房,都是奔着终极置业去的,所以那份挑剔,连自己都嫌弃自己麻烦。

如此大半年看下来,一个深刻的体会是:能够让人下决心的好房子,实在是少得令人发指!

首先是房子的同质化严重。

以环京的潮白新城为例,那么好的位置,那么好的一块土地,50多个楼盘,每个小区除了位置不同,其中的规划、布局、园林、户型、包括包立面,都是大同小异,千篇一律。

曾经为了追求规模效应,全国到处都搞什么“城市开发”,大片大片的土地,全交给一个开发商。

除了规划面积94平方公里的大厂潮白新城,全由华夏幸福一家来开发,香河北部新城片区,也有一大半楼盘是华夏幸福的。

统一开发有成本和运营优势,但是它的劣势也变得非常突兀。

开车路过除燕郊外的半个环京,眼前全是同一风格的房子。不仅格局类似,名字也如孪生,香河一个英国宫,大厂几个英国宫,汽车智能导航都会迷糊。

好不容易规避了燕郊的混乱开发,潮白新城实行“先规划后发展”,结果全成了华夏幸福的火柴盒。

以上只是“同质化”的一种,还有一种“同质”是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复制。

比如我还看了几个万科的楼盘。万科已经是房地产中的优等生了,在全国有不少的经典,其几个系列的产品,都很有自己的特色。

但是我从北京,看到浙江,看到广西,我发现不分城市地域,万科的精装修风格及用材用料,几乎都是一模一样。

尤其是它的户型设计,实在让人不吐不快。

我曾经买过一套万科的房子,因为主卧门开在客厅,除了客厅不好使用之外,卧室的床和衣柜也不好摆放。我以为别的城市会有改善,结果一路看下来,竟然全是这样的格局。

第二是开发理念及审美落伍。

很多的社区,从功能性来说,似乎该有的东西它都有,但是你却能明显地感受到开发商在规划设计上的偷懒。

一个小区,复制另一个小区,大差不差。但是却看不到一丁点的细节、文化、创意和创新。

比如整个潮白新城+香河孔雀城几十个楼盘,全是仿罗马风格的钢筋水泥:入户是粗糙的拱门或圆顶,或者做摆设的喷泉和水景;小区内的绿地,随便种点简单的绿植,也没有什么维护,根本看不到一点点的用心。

而这还不是个别现象,北京无论城内城外,无论新房旧楼,清一色大都是这样的行货。

人说那是你的钱不够多,你要有个几亿几十亿的,想住什么样的房子没有。这话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住顶级豪宅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要选择住普通住宅。

开车环京一周,你会发现到处都是那种粗陋的仿罗马风格楼盘,外立面屎黄屎黄的,只要有机会就往天上乱戳。

都什么年代了,我真的很不理解,为什么开发商还在做这些东西。

两年前跟朋友参加一个登山装备发布会,发现人家从选址到形式到流程,处处都透着惊喜透着国际化。

作为一个地产从业者,当时忍不住跟朋友吐槽:房地产行业那么有钱,为什么它的发布会却都那么土?

朋友笑说:土豪嘛,就得土!

的确,中国的房地产,用一个字形容,就是“土”。

第三是很多设计不合理,看上去挺有面子,可仔细一想全是问题。

比如几排漂亮的洋房,阳光全被前面的高层挡住;明明是朝南的房子,结果楞是照不进一点阳光。

我曾经看好一套河景房,去现场蹭守才发现,要到中午之后,这套房子才可能有一两个小时晒到太阳。

还有一套洋房顶层复式,前后送大露台,看上去好喜欢。可是它北边临马路也就罢了,南边开发商楞了建了堵围墙,把它与别墅分隔开来,而别墅还烂尾 了,露台往下一看,就是一个伤口般的大坑。

总之看了一系列的房子,要么土得掉渣,要么采光不好,要么户型有问题,要么前后没有景观,要么园林就几丛杂树,要么开发商精修交付的房子,装得跟个乡村土豪似的......

作为曾经十几年的地产从业者,行业的颓败让人心酸。

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忍不住会想:国家救房地产没问题,但是开发商就别救了,换一批企业和人来做吧。

这一批开发商,该挣的钱都挣到了,该享受的也享受了,思想也固化老化了,即使救回来,也很难再有什么大的作为。

不破不立,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换一批新的企业和新的人。

老说大家不肯消费,不舍得买房,你看最近上海市区几个4000万起售的楼盘都是秒空;最近两个月,上海订出去近千套5000万以上的房子。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房子变得越来越不是难事,建好房子应该亦不太难。

以消费者为本,实行替换和覆盖,才是最根本的拯救。

只是可惜了那么多的好地段,那么多的好地块;只是那么多矗立在大地上的烂房子,鬼屋和鬼城,以后该如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