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湘潭大学研究生被投毒 ,同寝室友已被刑拘

4 月 19 日,网络流传湘潭大学有学生被投毒死亡。网络流传消息称,湘潭大学琴湖公寓一名学生因外卖经常被偷,遂在外卖中投放偷取的 「 秋水仙碱 」,一名学生吃到了该外卖,中毒导致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月 20 日凌晨,湖南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发布通报称:

2024 年 4 月 12 日 15 时 41 分,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接群众电话报警称:湘潭大学在读研究生张某某(男,25 岁)疑似被人投毒。接警后,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立即开展调查工作。

经查,4 月 7 日,张某某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就医。4 月 13 日,张某某经多方抢救无效,因多器官衰竭死亡。

据媒体报道,遇害前不久张某某已向学校反映了嫌疑人的问题,嫌疑人曾与同寝争吵不下 20 次。

公安机关侦查发现,与张某某在校同寝室的周某某(男,27 岁)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犯罪嫌疑人周某某已被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高校新闻:

大学生考研不再非 985、211 不读

4 月 8 日,2024 年 「 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 」 开通。

中青报 · 中青网记者通过梳理发现,与前些年大学生通过考研让自己的毕业院校提升一个 「 档次 」 的现象不同,不少学生的选择不再是 「 非 985、211 不读 」,而是转向更为理性的调剂选择,开始接受综合评价不如自己本科高校的调剂预录取。甚至有考生说 「a、b 分区已经不够了,建议另开 c 区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专家介绍,这种 「 逆向考研 」 的现象之前已经出现,近两年表现得更为明显。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认为,「 逆向考研 」 现象反映出少部分同学的选择更理性了,更重视一些可能不出名但相关学科的专业水平很突出的院校,「 不过更多学生,只是为解决上研究生的问题,而不是好不好的问题 」,这与 20 世纪 80 年代高考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核心目的是考上。

陈志文强调,所谓的 「 逆向考研 」 与 「 考研高考化 」 趋势,实际上揭示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后,不可避免出现的学历贬值现象。

他还进一步指出,不同学科专业的 「 逆向考研 」 现象表现程度各有差异,「 这背后体现了各行业就业市场的独特需求与差异 」。陈志文说,这一现象值得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深入关注与思考。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学术新闻:

数十名科学家联合声明:爬行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可能存在意识

当地时间 4 月 19 日,约 40 名科学家联合签署了《纽约动物意识宣言》(The New York Declaration on Animal Consciousness),旨在推动更多对动物意识的研究和资金支持。

该宣言指出,爬行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存在 「 有意识体验的现实可能性 」,这些此前并不总被认为具有内在意识的生命,对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意识研究可以形成强有力的科学支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诸如蜜蜂等昆虫可以表现出某些形式的意识。研究人员正在扩展对意识的调查范围,包括章鱼、果蝇等在内的更广泛的动物。

该声明呼吁重新思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认为在影响动物的决策中忽视动物可能存在的 「 意识体验 」 是不负责任的。

但也有研究人员对动物意识的现有证据持怀疑态度,目前越来越多的工作展示了动物复杂的感知行为,但这不一定就能证明意识的存在。因为人类存在有意识感知和无意识感知两类情况,而目前我们还不能在非人类动物中区分二者。

信息来源:Nature News

研究动态:

Cell:张锋弟子等团队开发相分离关键技术,首次揭示既能激活又能抑制的转录因子

2024 年 4 月 16 日,清华大学药学院的李寅青(博士、博士后阶段曾师从张锋)团队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李丕龙(相分离领域大牛)团队,在 Cell 上发文「Dual-role transcription factors stabilize intermediate expression levels」,通过开发了一种名为 ACC-seq(assay for chromatin-bound condensates)的技术,可以对染色质结合凝聚体进行检测,更深入地研究染色质相关凝聚体的形成和功能,还可能被用于设计更精确的基因调控系统,为合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领域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并通过这一技术研究揭示了一类具有双重作用的转录因子,它们能够同时充当激活剂和抑制剂,通过形成凝聚体来调节基因表达的中间水平。

相关研究(图源:Cell)

此外,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测序技术 ACC-seq,用于检测和分析染色质结合的凝聚体。揭示了一类具有双重作用的转录因子,它们通过形成凝聚体来稳定基因表达的中间水平。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一类新的转录因子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重要作用,还为未来的基因调控研究和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了新的工具和理论基础。

信息来源:丁香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