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烦恼、绝望、无助、恐惧、焦虑;

开心、喜悦、兴奋、顿悟、宁静、祥和、幸福、充实。

儿子小哲(化名)抑郁休学后,这两股情绪的洪流,在我身上不断交叉上演。

那一段时间,我日夜难安,仿佛被黑暗笼罩,无法找到出路。

还好,经过一位恩人的指导,我家的生活出现了转折,儿子从抑郁中走了出来,返回了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我想把我家的这一段血泪史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的经历能够给那些同样正在经历困难的家庭带来一些启示与帮助。

Part 01.

|儿子抑郁后,把我推入了深渊|

在亲朋好友看来,我是一个非常励志的女性。

家境普通,一路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小镇,成功在一线城市立足。

经过多年奋斗,买了车和房,凭借自己的能力升为公司高管,管理着几百号的员工。

儿子出生以后,因为我和老公工作繁忙,我们就把他送到了乡下奶奶家。

儿子是家里的长孙,爷爷奶奶对他宠爱有加,可谓是捧在手里怕冻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就这样,儿子在老家优哉游哉地生活了四年。

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我们把他从老家接了回来。

把儿子接到我们身边后,衣食起居样样高配,我唯独有一点要求:必须好好学习

为了让儿子能有一个好成绩,从儿子上学开始,我就把他往各种补习班、特长班里塞。

我不希望儿子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玩乐上。

一直以来,儿子按照我的安排,成绩优异,是令人称赞的“别人家孩子”

众人羡慕的眼光,让我更加坚信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

但不知为何,儿子突然有一天告诉我,他不想去上学了。

我搞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就不去上学了?

问他为什么,他直接冲我大喊:“不想去就是不想去了,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我很生气:“我为你花那么多心思,吃得穿得都是名牌,花重金请特优班的名牌老师给你补课,你说不去就不去了?”

儿子瞅了瞅我,眼神里尽是不懈与藐视:“我好累,你让我歇歇好不好!”

我顿时火冒三丈:“谁不累?我天天上班,下班还要管你的学习,我不比你累?你连十岁都不到,你不想上学你干吗。”

儿子听了我的话,没搭理我,还顺势躺在了床上。

我气急败坏地走到他床边,想把他拽起来。

可没想到,儿子胳膊一抡,差点把我甩倒在地上!

我彻底爆发了,冲上去拿起枕头,几乎用尽了全身力气使劲砸了他两下,打完后手都在发抖。

儿子看着我,像看疯子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儿子回到学校,我把爷爷奶奶请过来当说客,可是无论爷爷奶奶怎么劝,他都不听,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手机玩到凌晨,睡到中午才肯起床

我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用尽各种方法逼他上学,讲道理、训斥、责骂、哭诉......可这一切,都没有让儿子回心转意。

白天,我在单位工作,只能强颜欢笑,似乎只有忙碌才能掩盖我们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后来才发现,那只是片刻的缓解。

孩子就像风筝的那条线,始终揪着父母的心,因为孩子的问题,我不知哭过多少次。

有一天下班,我控制不住自己,在家嚎啕大哭起来,我的儿子才九岁,才上四年级,他就不去上学了,他的人生就这样毁了怎么办。

我趴在客厅的桌子上哭了很久很久......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的哭声竟然触动了儿子,儿子第二天就收拾好书包,主动去了学校。

我喜出望外,没想到儿子的叛逆竟然就这样消失了。

可事实证明,我高兴的太早了。

回到学校的儿子整天喊着胸闷胃疼,当时我们不知道这属于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只是以为单纯的身体不适。

后来,我们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过,孩子没什么问题。

原以为儿子的叛逆消失了,可没想到,有一天老师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儿子在学校自残。

我被吓得立马赶到了学校,看到儿子在办公室愣愣地坐着,胳膊上全是血。

我给儿子请了长假,想要带儿子出去散散心,可是儿子怎么玩都开心不起来。

我只好带着儿子回了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家后,儿子的状态更差了,他开始有些神志不清,做什么事都恍恍惚惚,10道选择题以前20几分钟做完,现在需要花三个多小时。

有一次,我让他出门去买些牛奶回来,可是两个小时过去了,都不见他回来,我只能放下手里的活去找。

当我急的不知所措时,却发现儿子一个人在奶茶店门口的石墩子上呆呆地坐着,我走近他身边坐下,他都没有发觉。

我能感觉出来儿子可能心理出现问题了,于是决定带着儿子去医院诊断一下。

当我把想法告诉儿子时,没想到儿子崩溃了。

他把我推出房间,拿着铅笔猛戳自己的手臂,我怎么阻止都阻止不了。

无奈,我只好叫来了老公,可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爷爷奶奶、老公和我,我们四个人都没能完全安抚住他。

儿子情绪的爆发让我们措手不及,一瞬间,控诉和呼喊交织在一起,让我们家陷入了绝望。

老公紧紧抱住儿子,试图给予儿子一点安慰,可是儿子却挣扎着,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安抚。

爷爷奶奶在一旁焦急地搓着手,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担忧。

我尝试和他沟通,但他只是哭泣和咆哮,根本无法平静下来。

正当我为儿子的事情发愁时,他却以另一种极端的方式刷新了我的三观。

他竟然用小刀在自己的大腿刻了一个字符,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要震慑我,要让神仙把我的“妖魂”驱走。

顷刻间,我万念俱灰!

想要撒手不再管他的事,他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想上学就去上学,想玩游戏就玩游戏吧......

我用尽全部心力养大的儿子那么恨我,我图的啥?

丈夫见我不再管儿子,他开始对儿子的事情上心,还硬带着儿子去做了诊断。

果然不出我所料,儿子被诊断为重度抑郁、重度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当我看到这个诊断结果时,我心里面的郁结消散了很多,顺带着对儿子的气也烟消云散了。

因为,我知道儿子并非真的“恨我”,而是“他病了”。

我沉下心,开始寻找帮助儿子走出抑郁的方法。

Part 02.

|儿子抑郁的根源,竟然是我们!|

直到有一天,我经朋友介绍参加了线上心理咨询,经过心理咨询师的指导,找到了儿子抑郁、焦虑、厌学、自残的因素。

1.逼孩子放弃自我,卷习惯卷成绩,让孩子陷入焦虑自责中

从小,我对儿子就是高要求。光听话懂事不行,还必须比别人优秀。

别人早上7点早读,他就必须6:30开始;

完成家庭作业还不算,必须加练卷子;

周末别休息,查漏补缺,学英语补奥数,一样都不能落下……

我一直对儿子说:“你的同学都是你的竞争对手,你必须比他们更努力,才不会被他们超过。”

所以儿子一直非常在意成绩,每次考差了,他都会哭,然后更努力地学习。

对此我很欣慰,觉得他知道上进是懂事的表现。

直到心理咨询师告诉我:

我们总说,学生的本职是学习。

可我们却在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让他们觉得,成绩和排名代表了一切。

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们会认为没有考好的自己就不值得被爱。

我才明白:孩子过度在意成绩,并不是目标远大,而是为了取悦你。

他知道我在意成绩,只要得到好成绩我就会开心,就会爱他。

这种讨好行为,恰恰说明他陷入缺爱的患得患失中,很没安全感。

一方面,他目标高,学习很累,压力很大,想停下来;

另一方面,他不得不逼自己继续努力,以满足父母的期待。

停也不是,不停也不是,自然陷入深深的内耗。

2. 精神控制,让孩子抱有强烈的愧疚感

一直以来,只要儿子不听话,我就用语言控制他:

“我这么辛苦,你怎么对得起我”

“为了你,我花了XX钱,吃了多少苦”

“如果不是你,我早就......”

心理咨询师说:

对孩子而言,这些话无异于绑架。

潜意识里让孩子觉得亏欠父母,如果不努力,就是对不起父母,就是没良心。

所以她总是怀着极强的愧疚,成绩考差,这种愧疚会更深,进一步陷入更加疯狂的内耗。

听到这,我才明白,为什么儿子出现厌学情绪后,还是坚持返校,就是因为他心里对我有亏欠,不想让我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跟老师的一番谈话,让我眼泪流了又干,干了又流。

原来儿子这些年一直活在各种负担和折磨中,孤独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我悔恨不已,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改变,帮助儿子早日摆脱抑郁。

Part 03.

|带着儿子走出抑郁,寻找自由的天空|

心理咨询师也结合我家的情况,给了我详细的解决方案。下面,我将具体分享给大家。

第一步:放下我的焦虑,静下心来,全身心陪陪孩子,重建亲子关系

想着我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的十几年,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转,从来没有好好休息,陪陪儿子。

为此,我做了一个决定——休假2个月。

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让自己的焦虑、着急不再去影响孩子,给孩子塑造一个宁静和谐的家庭环境。

通过学习,我的焦虑大大降低了,笑容也逐渐变多了,身体跟精神状态也好了起来。

当我自己变得平和阳光,充满爱和正能量的时候,每天笑容挂在脸上,儿子自然而然就亲近我,想要和我说话。

我也可以无形地影响他,带动他,一起来调整,改变。

第二步:转变固有思维,发自内心去欣赏孩子,提升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和“自尊感”

也许是爱之深,责之切,过去,在我眼里,儿子哪哪都是缺点。

现在想想,是我的思维出了问题。

心理咨询师告诉我: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正在被关注的时候,就会刻意做出更努力的行为,以此吸引更多的关注。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受到正面关注时,做事会更积极主动。

如果再鼓励夸奖,孩子会更开心的、发自内心的去做。

我开始留心观察,抓住各种机会向儿子表达我的欣赏。

一天早上,儿子穿了一件他自己选的羽绒服,温暖又有朝气。

我说,这谁家的大儿子呀,真帅!衣品也好。

儿子有些不好意思,但压不住的嘴角上扬。

儿子的变化,也令我也深深意识到——来自父母欣赏的目光和坚定的鼓励,才是孩子前进路上最大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步:相信孩子,把自主选择权还给儿子

心理咨询师说:

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我们的信任,会为孩子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滋养孩子,让孩子自信、自强。

过年前,孩子和我说:“妈妈,我想去趟杭州灵隐寺祈福。”

我说:“没问题的呀,宝贝。”

于是,我把所有的行程都交由儿子来规划。

不出我所料,儿子很轻松地规划好了一切。

我们先去了南京,游览了夫子庙,他虔诚地祈祷自己能走出抑郁,重返学校。

行程的第二站是杭州,来到西湖边,儿子主动为我拍照,还精心攻略了夜市的各种美食。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启程前往灵隐寺。儿子告诉我灵隐寺祈祷学业非常灵验,我说:“你真有心,心诚则灵。”

陪伴儿子的这一路上,我看到他在为复学进行着各种准备,也感受到了他一直在用积极的状态去调整自己。

朋友问我:“为什么小哲会发生这些变化呢?”

我想,应该是我的包容与信任,让他有了自我选择的能力,为他创造了自由的空间。

我们的孩子内心都有一颗向好向上的种子,只要我们留出空间,给予信任,为这颗种子提供充满爱的土壤,相信它一定会开花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今年年后,儿子顺利复学了。

我相信他一定可以安排好自己的学习。

而我和老公,只要无条件地接纳他、相信他、支持他,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