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在日本定居了。

——我梦野艳齐的一个好朋友,突然在电话中告诉了我这样一个消息。

他在国内生活的好好的,怎么跑到日本去定居了呢?

不错,他是已经退休了。

可是,他在国内,在退休前,是个有权力的人,是个跺跺脚,都会让地面颤三颤的人,他怎么不继续享用已拥有的一切了呢?

乍一听到他定居日本的消息,我梦野艳齐一时不得其解。

但当他把他定居日本的理由告诉了我之后,我又立马觉得他的选择没有错。

我是一个滴水之恩将涌泉相报的人。

这一天,我想给我的这个好朋友送一箱苹果去。

他在退休之前,曾多次帮助过我。

我不能因为他退休了,就把他置之度外。

但电话打过去,对方竟告诉了我一个我意想不到的情况。

他说:我不在北京了。

我说:你在哪儿呢?

他说:到日本了。

我说:你到日本干什么去了?

他说:我移民了。

我说:你说什么?

他说:我移民到了日本,老婆孩子也都一起过来了。

这真是大出我的意料。

他这一去,就走出了国门,就舍弃了他在国内已经拥有的一切,这也真的令我一时间难以理解。

他在北京待着,不是挺好的吗?

他在北京有大房子住,有众多的朋友,有丰厚的物质基础,有广泛的人脉资源,怎么说走就走,说舍就舍了呢?

我如此地向他发出问询。

他说:你不知道,我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是先到日本旅游了一趟。就是这趟旅游,让我决定要在日本定居。因为我一直在寻找适合于我养老的地方。而日本给我的感觉,出乎我的想象,这里,真的是太适合我养老了。

他说:这里与国内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空气太清新了,天太蓝了,当地人都是那么友善,一点都不排外。定居日本之后,我也真的感觉换了一种活法,活得更自在,更舒服了。

他告诉我,他把他北京的三套房都卖了,都兑换成了现金,然后,便带着这些钱来到了日本。

他如今在日本买了一个三层的小楼,一层出租给做生意的当门脸,2层也租出去了,给旅居来日本的国内的朋友,自己一家人则住在三层。

他说:这里的邻居们对我都挺好,而且,自家门前还有个大院子,我在那里种了好多菜,还养了好多花。

他说:没事时,我就开车,接送一下来日本旅游的国内朋友。这两天陪一个国内来的朋友玩了两天,这位朋友临走时,就给我留下不少的钱,这种好事,可以说,不断。你说我活得自在不自在?而且,这里的物价非常的稳定,水果、蔬菜、海鲜的价格要比国内便宜好多。

他说,他现在定居的地方,就是日本的北海道,也就是莫言曾写文称赞过的地方。

他说:你什么时候也来玩吧。你不是爱写东西吗?这里有你写不尽的好风景。来的时候,给我打个电话,我到机场去接你。

他这么一说,我还真动心了。

我说:我还真得去一趟,不是去要看看那里的风景,而是要看看你在那里是怎么生活的?怎么适应的那里的环境?怎么克服的语言上的不通。

他说:这,你不用犯愁。日本街头上的很多文字,跟中国字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你猜都能猜出来它的意思。语言,不会成为障碍。我来了两个多月,跟当地人就能做简单地对话了。现在出门在外没有人指点,看路标就能到要去的地方了。

我说:要真是这样,我今年年内一定要过去看看。

他说:我可就等着你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梦野艳齐之所以在这里提到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刚刚在网上看到了一位退休的老先生到日本旅居的文章。

这位旅居日本的老先生,也向我展示了他眼中的日本,那在无形中证实了我的这位朋友的许多说法。

这位老先生的网名叫6364的退休旅居生活

他在网上有1.1万名粉丝。

他在网上发布的文章获得过2.6万人次点赞。

他的晚年追求是——

纪录旅居生活,分享世界美好。

他是上海人。

他今年60岁。

他自称是旅行爱好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请看他对日本的感受——

昨天晚上,到达日本大阪。

从济州岛直飞大阪,票价带行李是每人六百元。

我们没有兑换日元,就这么到日本了。

关西机场出来后,第一时间找到ATM机,不管汇率和手续费多少了,先提取了五万日元。

上午在济州岛时于网上签了个入境申请表,形成了一个二维码,体验优势不大,日本入境可二维码、可填单子,单子在飞机上就发放,感觉更方便。

从出口出来后,一排卖电话卡的摊位都招呼你,而且都能说中文,我挑选了一家偏贵的、无限流量的,31天8500日元,支付宝支付。

坐电车很方便,感觉关西是我目前到过的机场中乘坐列车(地铁)最方便的机场。

到达目的地鹤桥,随着人流准备从一闸口出去,一旁的工作人员用翻译软件问我,你从哪里来?我作飞机状,意思是机场,又问要到哪里去?我指了指地下,意思是就到这里,他笑了,指了指相反的方向,原来这是一处另一条线路的进出口。

飞机上,机场里,电车里,到处都是熟悉的国语。

民宿很好找,离鹤桥车站三分钟的步行距离,属于老城区,感觉是一个烟火气十足的地方。住房卫生间是三分区的,分走廊、小餐厅兼厨房和卧室。

对了,先说说昨天机场入境的事,关西机场不愧是日本第二大机场,办理入境的外国人特别多,整个入境过程耗费了一个小时,但是,整个行走线路非常清晰,首先是关西机场内部结构非常紧凑,跟着大部队走没有任何问题;其次是所有指示牌和国内几乎没有区别;再是机场很多工作人员会说中文,我感觉就是国人。即便是第一次出国的朋友肯定也没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位老先生的上述介绍,我的心里算是有底了。

按他的这种说法,到日本去旅行,跟在国内旅行,没有太大的区别,接待你的人大多会华语,会跟你直接交流。

这无疑会使我们原以为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了。

而我的这位朋友已经定居日本,那么,我要到日本去看看,这事情显然又会变得更简单了。

而且,我的这位朋友在电话中还告诉我,日本的社会治安非常的好,出门不锁门,他也从来没有丢过东西。

这也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莫言的那篇写北海道的散文。

根据他所说的情况,我想莫言的那份感受,显然也不是虚构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言在他的北海道走笔中是这样写的——

窃以为世间旅游观光圣地,吸引游客的,除了美景美食之外,还有美人。这里的美人,并不仅指美丽的女人,也并不仅指人的美好外貌,能够久远地慰藉旅人之心的,还是当地人民表现出来的淳朴、善良、敬业等诸多美德。

因为他的俳句“秋天的夜晚,街上洋溢着烤玉米的香气”,我感到他与我心心相印。

那宁静幽暗的秋夜,那街角的烤玉米的炉子,那明亮的灯光,那缭绕的烟雾,那清香的气味,那孤独的夜行人和寂寞的烤玉米的人,都凝固在简单的诗句里,在想象中,马上就可以还原,就像那神奇的绿球藻,哪怕干燥一百年,泡到水中,即可复活。

因为诗歌,他事实上获得了永生。

接着出现的,是笑容可掬的绿球藻茶屋的老板娘高田郁子,一个羸弱的中年女子。

她的茶屋,场面狭窄,一圈桌子,包围着工作台。房顶因多年的烟熏火燎,像涂了釉彩一样漆黑发亮。这样小的地方竟然挤下了我们十八个食客。

围着她,看着她操作,等着她把美食分给我们吃。她既是老板娘,又是主厨,又是招待。

当时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一个母亲和他的围桌而坐的孩子,也想起了一个鸟巢,巢中有抻着脖子的小鸟,等待着母鸟前来喂食。

这联想与我们的身份和年龄都不相符,似乎有些矫情,但这联想,直至今日,依然让我感动。日本女人的勤劳和谦恭,日本买卖人对客人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和感激,都让我难以忘怀。

纷至沓来的人物,还有用潇洒吓退严寒的札幌市观光文化局课长荒井功先生、系长浅村晋彦先生,还有为我们开车的两个师傅,还有美沙小姐,还有神情很像狸猫、能歌善舞的东海林早穗理小姐,还有当年救助过刘连仁的木屋路喜一郎先生,还有为刘连仁生还纪念碑题写碑文的泉亭俊彦町长和当别町的乡亲们,还有许许多多为我们服务过的北海道的人们,他们的笑脸,他们的热情,与北海道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存入我们的脑海。

我们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萍水相逢,今生多半难得再见,但他们留给我们的印象和我们对他们的感激,将会伴随我们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了,这个话题,就说到这里。

感谢您的收看。梦野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