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所有人物、情节以及事件均为作者的想象创作。如有任何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或地点相似之处,纯属巧合,各位看官请勿对号入座。

文丨趣多多

编辑丨趣多多

前言

我叫王柱国,如今已经年过七旬,我一手把孙子和外孙带大,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都印在我的脑海中。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亲情不分内外,爱无亲疏之别,可直到今天,我才明白,尽管我始终对他们一视同仁,孙子和外孙终究是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我的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孙子和外孙真的就不一样吗?

那年头,我在县里的棉纺厂里头讨生活,经人撮合,我认识了现在的老伴儿素芬,她在我们县城医院当护士,人长得水灵不说,性子还特别温柔体贴。

我们俩见面没几回,就觉得对上了眼,没多久就喜结连理,成了家。

婚后第一年,素芬给我生了个闺女,我乐得不行。

可那时候,我娘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照顾素芬坐月子的重任就落到了我这个大老爷们肩上。

说实话,我一个糙汉子,哪懂得那些月子里的门道,所以总觉得没能让素芬坐好月子。

素芬生完闺女后,身子骨一直不太好,看着我自责的样子,她总是柔声安慰我,说她这病秧秧的和月子无关,说我这个当丈夫的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虽然她这么说,但我心里始终有个疙瘩。

因为那时候,家里没个儿子,难免会被街坊邻里戳脊梁骨。

我琢磨着,等过几年素芬身体条件好点,再给家里添个娃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素芬倒是很通情达理,她说她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一切随缘。

等到女儿妞妞三岁那年,素芬又怀上了。

看着她整日里被孕吐折磨,我那叫一个心疼。

我握住她的手,跟她说:“这次生完,不管是男是女,咱再也不生了,就给妞妞留下一个伴儿就行。”

素芬微微一笑,轻轻地点了点头。

后来孩子出生了,是个小子。

我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要知道,万一再生个闺女,别人肯定会说我挡着不让生儿子,素芬估计也抵挡不住世俗的压力,还会继续生育。

那会儿,别人家都是四五个小孩,我们家就只有两个,但在我看来,儿女双全,已经很知足了。

后来我们家的妞妞和儿子都顺顺当当地长大成人了。

妞妞这丫头虽然读书不如她弟弟机灵,初中毕业后就跟她妈一样上了卫校,学了护理专业。

毕了业就在她妈妈工作的医院当了护士。

而儿子呢,从小学到高中一路学霸,门门功课都是第一名,后来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就被市里一家大公司给抢走了。

看着儿子闺女都有了稳定的工作,我和素芬这心里总算踏实了。

早年间,那些街坊邻居总说我们家就生了这两个孩子,要是将来都没出息,我们老了怎么办。

现在呢,我们老两口也能挺直腰板了,孩子们都混得不错,也算扬眉吐气了一把。

孩子们到了适婚年龄,上门介绍对象的人络绎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闺女嫁给了我们县城一个做生意的,家里条件还可以,就是孩子从小就没妈,家里就剩个老父亲。

我和素芬合计着,等闺女有了孩子,我们反正就他们俩孩子,得多帮忙照顾。

儿子呢,在市里找了对象,也是个白领,俩孩子前后脚结了婚。

闺女结婚一年就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大孙子,女婿生意忙得不可开交,亲家公一个大老爷们儿哪会照顾月子和孩子,于是我和素芬就天天往闺女家跑,帮忙伺候闺女坐月子,看护孙子。

我头一回当姥爷,那心情别提多激动了。

闺女出了月子回去上班后,我们就负责起了大外孙的日常照料。

没过多久,儿媳妇也怀上了,这下我们老两口又得两边忙活,带着大外孙去市里照顾儿媳妇。

后来儿媳妇也生了个大胖小子,儿媳妇事业心重,出了月子就奔向职场。

于是,我们家的俩孙子就都落在了我和素芬的手上。

大外孙那时候正是淘气的时候,考虑到儿媳市里的房子家具贵重,害怕孩子不小心弄坏,我和儿媳商量后,决定把俩孙子带回我们县城老家抚养。

老家离市里也不远,开车半小时就能到,孩子们想看孙子也方便。

这么一来,儿媳欣然同意,于是我们就带着一双孙子在老家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要说这外孙孙子,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心头肉,从来不在乎他们谁跟谁姓。

邻居们有时看见我和素芬一手抱一个,轮流接送,总会调侃两句:“傻姥姥看外孙,长大了就不认你们了。”

每次听到这话,我都是笑而不语,心里琢磨着,这都是我们的亲骨肉,哪能说长大就不认了呢。

等到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纪,儿子提出让孙子去市里接受更好的教育。

我看女儿和女婿都在县城上班,就想干脆让外孙也跟着一起去市里念书,毕竟市里的教学质量确实要高出一截。

女儿和女婿想了想,也同意了我的想法,女婿还在市里有套房子,非要让我们老两口搬过去一块住,说是这样才安心。

就这样,我们老两口每天的任务就是接送这两个小家伙上下学,给他们做好饭菜,好让年轻人们能安心上班赚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个孙子性格可大不一样,外孙从小就活泼好动,坐不住,作业经常完成不了,搞得老师三天两头打电话到家里告状。

这时候,素芬有时会气得想教训他,但每次都被我拦了下来。

我怕这孩子从小听了太多闲言碎语,误会我们对他偏心,所以我一直坚持对两个孙子一碗水端平,买东西都是两份,绝不偏袒。

而孙子呢,就乖巧多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让我们省了不少心。

尽管有时候外孙让我们头疼,但看着他和孙子手牵手嬉笑玩耍的样子,我和素芬心里都明白,不论是外孙还是孙子,都是我们割舍不下的牵挂和寄托。

后来外孙到了初中毕业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受了啥影响,突然就不想继续上学了。

我和素芬软磨硬泡,连哄带劝,总算说服他去读了个技校,学个一技之长。

技校毕业以后,他在市里的一个工厂找到了工作,也算是有了稳定的营生。

孙子呢,那小子学习成绩一直是顶呱呱的,高考后不负众望,还真考上了大学。

如今孩子们都长大了,有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我和素芬也觉得自己完成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加上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渐渐跟不上城市的节奏了。

于是我们俩商量了一下,决定回到老家,安享晚年。

每天晒晒太阳,侍弄侍弄花草,偶尔还能去看看老邻居们,聊聊家常,这样的日子对我们来说,既舒心又自在。

虽然孩子们都不在身边,但他们都过得好,我们也就能安心养老了。

想着孙子和外孙有空回来看我们,家里就又热闹起来,那种三代同堂的欢乐,是我们晚年最大的幸福。

这日子本以为能平静地过下去,可谁知没过多长时间,素芬的身体状况就每况愈下。

那天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她需要动手术,可问题是,她身体弱,不一定能经受得住手术的折腾。

就算手术成功了,恐怕素芬也只能躺在床上,啥也做不了。

我和闺女、儿子反复商量,最后决定还是采取保守疗法,尽量让素芬在剩下的日子里过得舒服些。

回到家里,素芬每天嘴里念叨最多的,就是孙子和外孙的名字,我知道她是真的想孩子们。

孙子这孩子孝顺,只要有空,不上课的时候就会回来看奶奶,陪着她说说话,解解闷儿。

可外孙呢,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来一次,就算来了也是急急忙忙,像是赶场子似的。

闺女心疼她妈,多次打电话让外孙多回来看看奶奶,可他总说工作忙,脱不开身。

唉,时间不等人啊,没几个月,素芬就撒手人寰了。

临走之前,她还在低声念叨着两个孩子的名字,那情景真叫人心酸。

可惜的是,外孙赶来的时候,素芬已经走了,连最后一眼都没能看到。

结语

现在家里就剩我这个老头子孤零零的,每当想起素芬走的那一天,心里头就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尤其是想到当初邻居们的那些闲言碎语,说什么“外孙不如孙子亲”,“外孙长大了就忘了姥姥姥爷”。

如今细细回想,难道真的是外孙和孙子有那么大的差别吗?我摇摇头,心里也没个答案。

【作者声明】:在本故事结束之际,我想特别强调,这个故事是完全虚构的。所有描述的人物、情节和事件都是作者想象的产物,与任何真实的人物、事件或地点无关。任何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或地点相似之处,纯属偶然,配图均来自网络与本故事无关。希望各位看官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但请不要将其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物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