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3384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本文章节:

01、孩子爱看心理学书籍?很可能想自救或救别人

02、如果孩子坚持要看,父母可以这样引导

03、孩子想学心理学来救别人,这存在很多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为了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4月23日被设立为“世界读书日”。

如今的青少年是“数字星球的原住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喜欢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刷短视频,即使是阅读,多半也是看网上碎片化的文字。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还保持着深度阅读的习惯,喜欢看书,那真的非常难得。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青少年阅读。我们之前分析过,有部分类别的书籍有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哲学类的书籍。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喜欢阅读心理学书籍,父母也要高度重视:这很有可能意味着孩子存在精神心理隐患,甚至有可能出现了“微笑型抑郁症”!

以下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提供一些分析和建议,希望对为人父母者有帮助。

01、孩子爱看心理学书籍?很可能想自救或救别人!

孩子非常喜欢看心理学书籍,这意味着孩子很有可能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痛苦、压抑,出现了精神心理问题。他们想通过学习心理学了解自己为什么会出现问题,甚至想实现自救。

这些孩子里面有的可能已经被诊断为抑郁症、双相障碍等。他们接受过主流的精神科治疗,还找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但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孩子觉得求人不如求己,还不如自学自救。

有的孩子没被诊断过,甚至没去看过精神科大夫,平时表现得很正常,甚至显得阳光开朗。他们的家长往往觉得,孩子看心理学书籍纯粹就是感兴趣,哪有什么问题?

确实,不排除有部分青少年主要是出于兴趣。但是,有部分孩子很可能出现了“微笑型抑郁症”,内心长期压抑,但刻意伪装掩盖,连父母都没察觉出来。

希望父母要学会识别“微笑型抑郁症”的方法,比如观察孩子身上是否有自残的痕迹,是否晚上会独自流泪。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学习心理学是为了自救,那首先要意识到孩子已经出现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了。孩子的“自救”效果往往是很有限的,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

父母要赶紧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学会“自我家庭治疗”,有意识地改善家庭氛围与亲子关系,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病情康复的环境。

父母还要深刻反省过去是否采取了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造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如果有的话,父母可以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这有利于亲子关系的破冰。

父母还要懂得利用良性沟通三步曲——共情、倾听以及积极引导,争取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引导孩子理性积极地面对,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他们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总而言之,父母要掌握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从内隐记忆层面去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了解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源,并尽量少走弯路,尽快找到适合孩子的康复路线图。

02、如果孩子坚持要看,父母可以这样引导

在亲子关系改善后,父母还要引导孩子对“心理学书籍”有理性的认知。

一方面,如果孩子坚持看这类书籍,即使父母对书籍的内容不认可,也不宜强硬阻止。

但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国内外的心理学流派有400多种,绝大部分都只能从人的外显记忆层面(也就是人们能想起来的记忆)理解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它们很难深入到人的内隐记忆层面(想不起来的记忆),也就难以触及精神心理问题的真正根源。

而市面上的心理学书籍,基本上都是基于主流心理学流派来写的,尤其是精神分析。即使孩子看了很多,对精神心理问题有了一些看法,但也未必能找到真正的病因并予以解决。

即使书上讲的内容他们很认可,但在主要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还没得到修复之前,他们也很难做到知行合一。

如果孩子对此缺乏意识,他们一开始可能会满怀希望,找来一大堆心理学书籍,但最后发现这无法解决问题。他们心里会非常失望,甚至会绝望。

而且,青少年最好不要看精神分析流派的书籍。精神分析流派容易过分强调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孩子6岁之前的人生经历。如果孩子对此缺乏理性认识,他们在看书时被“清醒催眠”,把自己的问题都归咎于父母的过错,会令亲子关系更加恶化,情绪症状更加严重。

另外,心理学书籍中的内容可能会激活孩子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令他们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导致情绪波动更大。

所以,父母要想办法让孩子降低对心理学书籍的期待。如果孩子一定要看,最好是病情进入了稳定期,亲子关系有明显改善之后再看。父母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跟自己一起学习精准精神心理学知识,增加理性和自我觉察能力。

03、孩子想学心理学来救别人,这存在很多隐患

还有另一种情况,孩子看心理学书籍并非为了“自救”,而是为了“救别人”,他们想帮助身边有精神心理问题的朋友。

有些父母对此无法理解,并担心会影响孩子学习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会马上否定孩子的做法,“你先管好你自己”、“你管别人那么多干嘛?”、“你帮不了他的,别瞎想了”。甚至有一小部分父母可能会说,“他们有精神病,你离他们远一点!”

这些话语会让孩子对父母感到非常失望,甚至可能从内心深处鄙视自己的父母,令亲子关系更加疏远。这会增大孩子后续也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风险。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父母要先肯定孩子的出发点。他们很看重友情,觉得如果朋友有困难但自己不去帮助,心里会愧疚,甚至会自我否定,有负罪感。孩子善良、热心,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这是良好的品德和美德。

父母要先看到孩子的这些情感需求和闪光点,并理解他们,肯定他们。接着,父母再找机会跟孩子理性分析这件事: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帮助小伙伴?会不会对我们自己造成负面影响?如果真的很想帮,该怎么帮?

首先,如果孩子自己没有掌握精准精神心理学的知识,自我觉察能力也比较弱的话,孩子帮助别人的同时,很可能会遭受心理伤害。

比如,有精神心理问题的小伙伴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积压了大量的负性情绪,形成了很多不良认知,他们会一股脑向孩子倾诉,甚至像祥林嫂一样反复唠叨。

如果倾听者是青少年的话,由于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自身可能也遭受过一些叠加性心理创伤,他们就很可能会受到朋友的影响,出现一些不理性的认知,甚至也会出现情绪波动。

比如,孩子在听小伙伴指责父母时,孩子很可能会非常认同,甚至想到自己的一些经历。要是孩子还看过精神分析流派的书籍,甚至会认同精神分析师武志红“父母皆祸害”的观点,2个人一起吐槽、抱怨,甚至是抱头痛哭。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更加认同精神分析的理论,认为自己所有的不幸也都是父母导致的。孩子会因为认同朋友,进而认同他们的扭曲观点,类似于“爱屋及乌”,很容易变得更加偏执。

这样的帮助其实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甚至会令小伙伴的病情更加严重,孩子自己也受到负面影响。

久而久之,孩子发现自己其实帮助不了小伙伴,他们很有可能会产生挫败感,不理性地自我否定,甚至有可能会诱发抑郁发作。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孩子本身也遭遇了不少叠加性心理创伤,只不过之前还没有从量变到质变,未出现精神心理症状。

而且,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别人同理心很强,看到别人难过,他们也会很难过的话,这也说明孩子很有可能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别人难过、悲伤、孤独的样子,其实是激活了他们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一方面要引导孩子明白,做人是要善良,但善良要建立在有智慧的基础之上,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科学的方式去帮助朋友。

以孩子的能力来说,想直接扭转朋友的病情是非常难的。尤其对于自身也有轻微精神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更不要盲目地帮助朋友,否则很可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另一方面,父母要注意,自己的孩子同理心那么强,是否意味着遭受过一定的叠加性心理创伤,是否与父母的不当家庭教育方式有关。

当然,如果父母引导了之后,孩子还是很想帮助朋友,父母要给予一定的支持。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找朋友的父母沟通,尝试令对方的父母及时重视。父母还可以跟孩子一起搜集社会上提供心理服务、心理援助的公益组织,提供给小伙伴及其父母,或许能到一定的帮助。

不过,在做这些事的同事,父母要引导孩子意识到,我们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向小伙伴提供帮助,但最后他们能不能走向康复,甚至他们及其父母会不会接受我们的帮助,这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我们抱着“积极努力,顺其自然”的心态即可,即使帮不成,也不要自责。

虽然说现在的青少年涉猎很广,比我们这一代人更加“早熟”,眼界也更开阔,但如果他们过早地对心理学书籍产生兴趣,尤其是精神分析,这并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很有可能是个危险的信号。

希望父母们能关注孩子所读的书籍,及时发现一些隐患和危险信号,及时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心身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