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成科

垃圾收费“先行先试”计划在全港14个地点实施至今3个多星期,效果未如理想,更出现大量执行上的问题。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日前亦承认,各试点的市民参与度参差,观感亦有落差,大部分人认为措施扰民。对于应否迎难而他强调政府会迎难而上推动减废回收,而不是逆民意去推行措施;8月1日是否如期实施垃圾收费,不急于下定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局长对如期实施垃圾收费持开放态度,是负责任的做法。政府要推动的是减废、是环保,垃圾收费不是“23条”,不存在非做不可的问题。既然在“先行先试”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既然香港的配套及宣传教育做得不足,根本未做好垃圾收费的准备,审时度势、务实处理是稳妥的做法。对于垃圾收费政策何去何从?其实不出3个选项。

一是如期在今年8月1日推出。就像管制即弃胶餐具计划在社会上同样面对不少非议,但最终如期在4月22日实施,一些环保人士就指示,只要政策出台,市民慢慢就会适应,不应畏难而退。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废塑”最多就是麻烦一点,市民要自备餐具或使用餐厅提供的木制餐具,对生活影响不大。垃圾收费影响的却是千家万户的生活,全港不同界别、不同阶层都会受到影响。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最新民调就显示,近七成人表示对如期实施垃圾收费缺乏信心,当中居住于单栋式私人楼宇的受访者,更有高达八成人表示缺乏信心;过半数受访者表示,应暂时搁置垃圾收费。这个结果主要反映小部分推行“先行先试”地区的民意,真正受影响的市民并不多。如果是全港实施,民意将更加明显。

垃圾收费受到民意非议,原因在于政策出发点虽然好,但没有顾及市民的生活压力、没有顾及当前的时势。在政策之下,商户经营成本大增,市民要花精力、金钱处理垃圾,清洁工友们的工作量大增,市民甚至随时跌入法网,这是一个影响全香港的政策。但讽刺的是,在政策推出之时,几乎没有任何完善的配套——回收设施不足、宣传不足、教育不足、支援不足,仿佛政策一推出就可万事大吉。

一些人经常提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以实施垃圾收费,为什么香港不可以?这是将问题简单化。就如“环保模范生”日本推行垃圾收费成功,是因为政府将政策当作大事,由小孩教育做起,从而形成全民共识,而且在实行上因地制宜、完善配套,不同地区有不同处理,甚至到今日亦没有在全国统一地实施政策。比较而言,香港做了什么?为什么认为政策一出台,全港市民就会自动适应、全面配合?恰恰相反,如果特区政府在8月1日硬推政策,结果只会引发全港大混乱,甚至出现“垃圾围城”,激发民怨,加重商户压力,造成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环保没有人会反对,也要顾及社会的承受能力。现时管制即弃胶餐具计划刚推行,接着又来垃圾收费,仿佛舍环保之外,香港就没有其他重要事项要处理,这明显是不适当,也不合理。以现时“先行先试”计划所取得的反馈,在全港推行垃圾收费,必定出事;届时再撤回,才是真正打击政府施政声望。因此,在8月1日硬推政策,是下下之策。

第二个选项是取消政策。但正如特首所讲,《2021年废物处置(都市固体废物收费)(修订)条例》早已获通过成为法律。这是立法会通过的法律,在过程中符合法定程序,也得到大多数立法会议员支持。固然,政策确实存在问题,也引发民意反弹,不过要贸然撤销政策,令垃圾收费“胎死腹中”,也不是合适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将垃圾收费说得一文不值,也不是事实。不少国家及地区亦实施了有关政策,并取得成效。现在香港最大问题不在于垃圾收费,而在于政策的执行问题及各项配套严重不足。如果在现时情况和条件下推行,只会造成更大的负面效果,不但无助于环保,更会影响香港聚焦经济民生的总目标。

第三个选项,是先行搁置、做好配套。既然垃圾收费、减废回收的大方向无问题,主要是执行及宣传教育问题,这样政府可以将政策先行搁置,然后由环境及生态局挂帅推出一连串准备工作,做好社区上的减废配套、加强宣传教育,在社会上推进“移风易俗”。当各项工作准备妥当,社会又有共识后,垃圾收费自然可水到渠成。这样胜过在条件未成熟之下硬推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领导人在2022年“七一讲话”中对香港提出“四点希望”,当中包括“着力提高治理水平”。新一届特区政府就任以来,从制度架构入手、从管治作风抓起、从能力建设切入,推出了多项提升治理水准的举措,成效有目共睹。“提高治理水平”这一个要求,就是要掌握民情、顺应民心、因时度势。现在发现政策问题,政府先行搁置并且优化,这是管治能力的表现,不存在所谓“跪低”,反而是因势利导,将一场可能出现的管治危机消弭于无形,不让别有用心者趁机大做文章、挑动民情,让社会集中精力做大事。这无疑是特区政府当前最佳选项。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