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海人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正持续升级,越来越受市民欢迎。市卫健委介绍,近两年社区医院在技术专科、设施环境、诊疗服务、药品配备、人才队伍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年门诊量已超7千万人次,占到全市门诊量38.1%。今年,上海还计划大力推进三级医院专家号源下沉社区,将更多优质便捷的医疗资源送到居民身边。

申城社区医院有何新面貌?还有哪些“宝藏”服务?东方网即日起推出《社区医院成长记》系列专题报道,近距离带您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蔡黄浩摄)

“老李又来啦,少跟老婆吵相骂,心情舒畅身体才好。”“徐阿姨好呀,今天还是给先生续两个礼拜药?”“小姑娘上次回去腰痛好点伐,先到第三张理疗床躺下稍后给你针灸……”4月一个工作日下午1点半,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的中医科照例开始了下午的诊疗。几乎每一间诊室门口都排着几位早早前来等候的患者,医生们一边与熟悉的“居民老朋友”打招呼,一边进进出出,在把脉、开药、针灸、拔火罐、贴膏药等各种方式之间熟练切换。

不同于沪上二三级医院里人头攒动的紧张,社区医院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节奏慢些。从进门挂号、问诊到配药,全程不用抢也无需久等。看病的时候笃笃定定跟医生细聊后对症下药,窗口工作人员也总是亲切又耐心,这是很多周边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愿意首选社区医院的原因。

另一点与大医院的不同之处是,社区医院对患者个人不收取挂号费,也没有专家号与普通号之分。如挂上中医科后就可在该科多个诊室之间择空排队。几个经常来的居民已对这里各位医生的风格“如数家珍”,而每个医生经过多年积累也都有自己的忠实粉丝。

没想到困扰多年的老慢支能在这治愈

78岁的祝阿姨就是侯小琦医生的一位“老粉”。几年前她曾罹患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经过局部切除手术和化疗后身心俱疲,日常抵抗力很低。抱着就近随便看看的心态,祝阿姨在家门口的居委会认识了前来社区坐诊的侯医生,后来一路跟随她来到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祝阿姨以前只看过三甲医院,原不指望社区医院能为自己解决什么难题,只考虑配常用药近些。没想到在这里经过中医调理,她明显感觉身体逐步好转,术后康复效果稳定。“侯医生每次都细致与我沟通,几次下来可以说是对我知根知底,我也把她当成朋友了,时不时会请教她。”对祝阿姨这样大病愈后的老年人来说,熟悉信任感和心理慰藉尤为珍贵。

侯小琦为居民看诊

祝阿姨此前还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剧咳整夜睡不好颇感痛苦,过去求医也总是无法治愈。在坚持了三个夏天使用侯医生所开的伏贴后,她惊喜发现自己的症状几乎全消失了而且没再反复。

在侯小琦医生看来,像祝阿姨这样的治愈病例其实不在少数,很多支气管炎、结节等常见慢性病在中医视角下并非疑难杂症。重要的是患者自身重视、对医生信任并坚持以有效方式治疗。

十八般“武艺”样样通

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年刚刚进行了综合修缮,从空间布局到服务流程全都焕然升级。中医区域新增了体质辨识仪、电子艾灸仪等智能设备,治疗床增加到12张。用周边居民的话说,更新以后更专业了,环境宽敞明亮,看病时心情也好。

社区医院的中医都是全科医生,望闻问切针推开方样样在行,看诊时往往交叉运用多种方式。因此每间诊室都有“前后门”,患者从前门进入问诊号脉,后门直通治疗床位。治疗室的朝阳区域窗边设有数把供膝骨关节针灸专用的高脚椅和理疗灯等设施。不少居民告诉记者,这是该科颇有名气的项目。

家住普陀的章小姐已是“第n次”找王炎医生做膝盖针灸。酷爱登山和徒步运动的她膝盖积劳成疾受损肿起大包,一度疼得走不了楼梯。她从“驴友”处听说徐家汇社区医院的膝骨关节炎治疗是市级特色品牌,便找到这里。

“几个疗程以后明显好多了,日常恢复到正常行走了,医生让我还要注意别太剧烈运动。”章小姐指指自己消了肿正扎着针的膝盖,“就这样坐着治疗挺舒服的,我一般工作之余插空过来,每次基本到了就能做,全程半小时左右也比较方便。”

章小姐本也是中医爱好者,她坦言沪上知名的中医科多数都去过,积累了不少“经验值”。在她看来,社区医院的中医科这几年越来越见特色,服务体验不错,就是在市郊相对少。她希望这样专业靠谱的“宝藏站点”覆盖面能更广些。

微信群成了“不打烊”的健康课堂

记者最早听闻朱远熔医生缘于一位网友的推荐:“这医生有个群蛮好的,时常会发一些健康实用提示,遇到头疼脑热不知应该吃什么药也可以在群里请教他。”

朱医生的微信群里有200多位成员,绝大多数是他的患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群内交流几乎每天都很活跃。有咨询看诊用药的——“请问图上这几个药今天来能开到吗?”“我孩子这样情况需要去医院吗?”有反馈看病效果的——“头晕完全好了,谢谢您为我动了许多脑筋!”“感谢朱医生治好了我的暴汗症状,真帮我解除了尴尬……”更多的群友则是互相分享时令健康心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医生的微信群里交流活跃

对于群内的各种提问,朱远熔不论上班还是休息时间总是和气耐心地回应解答。他从研究生毕业不久就到这家社区医院的中医科工作,至今已有15年,与许多患者早已是老朋友了。

相比同行,社区医生的收入待遇不算高,但一直扎根这一岗位的朱远熔对工作感到平和而知足。“现代人往往压力大,我见过一些原本条件优秀却得了抑郁症的年轻患者,很替他们难受。没有什么事比身心健康平衡更重要。”在朱远熔看来,能以自己的中医专业帮助人们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就是一种幸福。

“上医治未病,提升健康不仅靠医生治,更在于日常习惯的调整,要靠每个人平时生活中自己去完成。”朱远熔说这也是他建群的初衷,希望时时提醒居民在生活中践行健康理念,防病于未然。

需求增长推动服务提质增能

记者了解到,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下设六个分站,其中塘子泾服务站是上海首批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党支书盛颂颂透露,为了更好满足白领上班族们的需求,他们正考虑在部分服务站延长中午时段的看诊时间。

像徐家汇街道这样的社区医院,全市还有很多。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目前上海有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中药开方以及针灸、推拿、拔罐、理疗等都就近可及。这两年,这些“家门口”的中医药服务日趋专业,越来越多上海居民乃至来自上海周边地区的患者对其从不了解到知晓、信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级,满足居民家门口中医优质服务需求”是2024年市中医药工作会议部署的年度目标任务之一。在不远的将来,申城社区医院可望真正成为中医服务的主阵地、百姓健康的暖心守门者。

海报设计:陈奇涵

(本文患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