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那个曾在战国时期熠熠生辉的学派,为何在历史的长河中神秘消失,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谜。

回溯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战国时期,东周列国中,儒学、墨学和道学三足鼎立,各自独领风骚。然而,当秦始皇一统六国,墨家似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其学说无人传承,这个曾在战国二百年间风靡一时的学派,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甚至连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都感叹墨家的资料太少,甚至难以确定墨子的生卒年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这一现象,确实让人匪夷所思。在一个社会中如此轰轰烈烈存在过的一群人物和一段历史,居然被消灭得如此彻底,几乎不留痕迹。这不禁让人怀疑,除了历史可能被人为地篡改,似乎很难找出其他合理的解释。

翻阅《史记》,我们可以发现,关于墨子的记载仅有短短的24个字,仅仅在“孟子荀卿列传”的末尾简单提及了墨子:“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与其他诸子百家的长篇大论相比,这样的记述显然显得微不足道。这是否意味着司马迁有意冷落墨子?或是他手头确实缺乏关于墨子的详细资料?我想,这两方面的原因可能都存在。

从司马迁的立场来看,他更倾向于儒家思想,可能因此对墨家思想持有反感态度。在撰写《史记》时,他或许有意将墨家忽略。又或者,他受到了当时政治氛围的影响,不敢记录那些封建专制统治者不喜欢的学说。从《史记》的撰写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独尊儒术所造成的社会思想“白色恐怖”。汉武帝的专制统治,与秦始皇相比,恐怕也不遑多让。

墨子一生著作丰富,战国时期墨学兴盛时,据说其著作堆积如山。在《墨子》的“天志”篇中,有这样的描述:“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言语不可尽计,上说诸侯,下说列士,其于仁义则大相远也。”从梁启超对私人藏书起源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墨家著作当年的盛况。然而,如此多的墨家著作到了今天,仅残留下《墨子》的53篇。这样的局面,无疑是封建专制文化绞杀的结果。

墨家,这个在战国时期举足轻重的学派,其创始者墨子。他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藏书家。墨子名翟,鲁国人,也有说法认为他是宋国人。他最初学习儒学,尊崇尧舜大禹,研读《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然而,由于对儒家繁琐的“礼”感到不满,他另立新说,聚集弟子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他主张“非命”、“兼爱”,与儒家的“天命”、“爱有等差”观念形成鲜明对比。他强调“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并倡导“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的社会理想。

墨子出身平民,是一名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甚至可以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提并论。他自称“鄙人”,被时人称为“布衣之士”。汉朝的王充甚至认为,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出身低微的人。尽管墨子曾担任过宋国大夫,但他始终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表现出对“农与工肆之人”的深深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