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篇文章,文中所描述的世界几乎是每个人向往的地方。但是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在武陵并没有所谓的桃花源,那么他是如何缔造出这样一个神奇居所的呢?

陶渊明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一生五次出仕五次退隐,四十一岁时出任彭泽县令,当了83天的官后,就发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宣言,随后就辞职不干了,回家做起了农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热爱大自然,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浓厚的历史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家世并不低,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掌管八州军事,被封为长沙郡公,官至大司马。其祖父和父亲虽然名气虽不及陶侃,但也都做过太守。

不过到了陶渊明这一代时,家族便没落了。曾祖陶侃有十几个儿子,子孙不孝,家族内斗不止。到了陶渊明父亲陶逸这一代时,家境已远不能与之前相比。

陶逸虽有官职,但能力一般,而且体弱多病,在陶渊明八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此后无以为靠的陶氏母子,只好去投靠了在寻阳的外祖父孟嘉。

孟嘉有好多藏书,陶渊明博览群书,受益匪浅,在当时奉行老庄的年代,陶渊明学习了众多儒家知识,由此树立了“大济苍生”的理想。

他在寻阳时,以务农为生,本身就过着一种田园生活。作为一个没落的士族,工作并不好找,在待业期间,他与酒、诗和大自然为伴,还给自己写了一个小传《五柳先生传》。

27岁时,首次出仕,做了江州祭酒,干了没多久,因与书法名家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不睦,第一次辞职归家。

在家耕种了六年后,又投到了桓温之子桓玄的门下,结果发现桓玄居心不良,是个逆臣,递了辞职信,桓玄不仅没批,还将他“软禁”了三年,后来陶渊明母亲过世,才以此借口逃离虎口,这也是他的第二次辞职。

再后来刘裕崛起,他又投靠了刘裕,做了参军,此时的陶渊明38岁。刘裕频频发动战争,在陶渊明眼中也是一个窃国大盗,他第三次又选择了辞职。

第四次时,他投奔了江州刺史刘敬宣,出任参军。陶渊明的理想是匡扶晋室,但时局频繁变换,他的理想抱负已经不可能实现,所以,在失望之余,他又选择了辞职。

第五次出仕则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在叔叔的引荐下,担任了彭泽县的县令。如开篇所言,只做了83天就又辞职了,由此发出不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宣言。

五次出仕五次隐退,年逾不惑的陶渊明终不得志,《桃花源记》就是在他第三次出仕时写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陶渊明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其主要特点就是以描绘自然景色和农村生活的情景为主,所以,这种自然的田园生活本身就是他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

当见证了官场的黑暗与时局的纷争后,陶渊明更加向往一个理想的世界,而桃花源就是他心中构想的世界。

众所周知,陶渊明的“桃花源”有特别的寓意,但其文章也有纪实的成分,那么桃花源的原型究竟在何处呢?

陶渊明曾写过一本《搜神后记》的书,其中就有两段故事与《桃花源记》雷同,里面都写到迷路,然后就发现了新的乾坤之所在。

所以,后世认为桃花源实际是一片神仙境地,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而在武陵恰好就有一处带有道教文化的神仙之地。于是,人们认为,桃花源的原型就在武陵,但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陈寅恪推翻了。

1936年,陈寅恪发表了一篇《桃花源记旁证》,他认为真的桃花源不在南方,而是在北方的弘农、洛水上游一带。

最早载入史册的桃花源称为古桃林,其地理位置就在北方的弘农或洛水上游一带,相传周武王在此地养牛。

在《山海经·中山经》中就记载有“桃林”,郭璞在作注时也提到,说它就在“今弘农湖县阌乡南谷中”。

而在灵宝县以西到潼关一带,皇天原附近就有一处地方叫“桃源”,面积很大,在这一带修建有坞堡。

坞堡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灾荒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一般富庶豪门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修建坞堡一般要满足两个条件:

其一,最好是山顶平原;

其二,最好是溪谷水源之地;

其三,地理位置险要,人迹罕至,能阻挡胡马的突击侵扰,也能防盗贼的偷袭,还要保障最基本的日常生活。

陈寅恪的逻辑是这样的:人们为避难而修建了坞堡,而坞堡建于溪谷水源之地的皇天原附近,而这一带又叫“桃源”,因此,他认为这一处所在与《山海经》中的记载相一致,所以,也就证明,陶渊明的桃花源原型在北方的弘农一带,而非南方的武陵。

那么,陶渊明的“桃花源”现实原型在武陵还是北方的弘农?我们或许从陶渊明的诗中找到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他的诗中,有一组诗与饮酒诗一样显眼,那就是《读山海经》十三首诗,这说明陶渊明对《山海经》非常熟悉,并因为熟悉而产生了诸多感想,遂写成了诗。

在《读山海经》其九中,陶渊明有写到夸父追日的故事,他对夸父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夸父的理想十分伟大,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崇高理想。

《山海经》记载夸父“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其中的”邓林“就是指桃林,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化为桃林,在中国文化中,“桃”具有特殊意义,象征着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的精神。

陶渊明认为,夸父将他的遗愿和精神寄托在桃林中,以此惠泽后人,这是一种伟大的献身精神。

从陶渊明的组诗《读山海经》其九中,也可看出,他认可夸父的精神,也对桃林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所以,陈寅恪所言桃花源的原始出处为《山海经》,并由此推及桃花源的现实原型在弘农洛水一带,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