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人物娱记

“抗美援朝”战争至今过去了已经70多年了,在这场伟大的“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如黄继光、董存瑞、杨根思以及孙占元等等英雄烈士,当然,还包括无数将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的中华儿女,可以说,抗美援朝既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卫国战争”,也是一部英雄烈士的史诗级赞歌。

当然,我军历史上从来都不乏英雄,但也免不了要出些“叛徒”,而今天我们说的这位就是朝鲜战争中最大的叛徒,正是在他的出卖下,导致了我军在白马山之战中损兵折将,却没有取得战略目的。

这个人就是谷中蛟,一个被彭德怀大骂为败类,同时也让毛主席气愤到亲自督战的“无耻叛徒”。

«——【·部队中的“小文书”·】——»

谷中蛟,湖南人,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虽然家庭条件比较穷苦,但谷中蛟却很幸运,因为他曾经在私塾中读过几年书,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

别看这些知识不多,但放在那个文盲率几乎能占到七八成的建国之前,谷中蛟这种就算的上是一个文化人了,更何况是后来在文盲率近乎文化沙漠般的部队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谷中蛟最开始并不是直接加入我党军队,而是被迫参加了国民党部队,在那个年代,国民党为了补充兵源,经常到各地抓一些壮丁,谷中蛟也很不幸,被强征加入了部队。

但谷中蛟因为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所以在部队中混得还算不错,成为一名国民党基层军官。如果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谷中蛟搞不好还可以慢慢当上个中层军官。

但可惜的是,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很快就被我党军队赶出了大陆,而谷中蛟也成了我军的俘虏。但谷中蛟同样因为有些文化,在我军中并没有受到歧视,还受到了我军指战员的青睐。

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领导人决定发起“抗美援朝”战役,随后数十万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而谷中蛟也随军前往了朝鲜战场。

而谷中蛟所在的军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万岁军”—38军。因为有些文化水平,所以谷中蛟在部队中只是负责一些文书的工作,替连队指挥员写写动员令,顺便处理往来的公文书信,包括顺便替战士们写写家书什么的。

所以,谷中蛟相比于其他战士无疑要安全得多,基本上是不需要上前线冲锋的。

但在当时的氛围中,一旦遭遇重大战事任务,志愿军战士都会积极报名参战,而谷中蛟虽然胆小自私,但为了面子也只能假装出一副积极的样子。

但谷中蛟心里也很清楚,连队指战员舍不得他这个能写会道的“宝贝”,一般也不会同意他到前线充当“敢死队”,正是摸准了这个命脉,谷中蛟才能有恃无恐。

随着战争的推进,38军在军长梁兴初的带领下,在第二次战役期间,一举歼敌数万余人,其中还包括5000名美军,取得了出国作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为此,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在战后的嘉奖状上还亲自写下了“38军万岁”的评价,这也让38军一战成名,成为了天下皆知的“万岁军”。

如果一切顺利,谷中蛟这个军中贪生怕死之人不仅可以从战场上活下来,还会因为这段履历爬到更好的位置。

只不过接下来的事情断送了谷中蛟的念头,因为出人意料的是,他被选上了攻坚的“敢死队”一员。

«——【·筹备敢死队·】——»

随着战争的推进,志愿军总部决定对南朝鲜的398.4高地(白马山)进行进攻,进而可以占领战略主动位置,为接下来的反攻战打下基础。

于是,白马山之战随即进入了准备阶段,当时守卫白马山的是韩国第9军两个营的兵力,不仅人数少,更重要的是韩军战斗力低下,因此这一战对于我军来说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因为敌军占据高点,而且修筑有大量坚固工事,因此我军决定派出一支“敢死队”,对394.8高地进行突袭。

任务下来后,38军战士踊跃报名,而谷中蛟也在其中,这一次本以为会像之前一样被上级驳回,但没想到的是上级同意了谷中蛟的参战请求。

这下谷中蛟慌了手脚,但碍于情面,他也不得不准备参战,毕竟,事已至此,除了做好攻坚准备外已经没有退路了。

但谷中蛟显然不甘心就这么做等到上前线的那天,在他眼里,敢死队就是送死队,一旦上了战场,几乎就别想回来了。

恰好这时候,国内运来的物资到达了前线,寒冬时节,战士们大都身穿薄衣,盼星星盼月亮可算等到了棉袄的到来。

出于某些原因,上级决定推迟给谷中蛟所在营的棉服发放,决定等白马山战斗结束之后再发。

这一下让谷中蛟感到十分不爽,在他眼里,上级领导这是没把他们当人,其实,这多少有些冤枉上级领导了,志愿军战士都是我军一员,没什么偏不偏向一说,之所以这么做,也确实是“事出无奈”。

国内刚刚结束多年战争,百废待兴,物资确实十分匮乏,就眼下这些都是国内省吃俭用,一点点挤出来的,考虑到白马山之战必然要付出的伤亡,也就不得不出此下策。

对于这点,大多数战士都能理解,但谷中蛟却不行,本就贪生怕死,自私成性他更加对此产生了不满。

于是,一个可怕的念头出现在了谷中蛟的脑海中,他决定要投奔到敌人一方,只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后者能够让他过上衣食不愁的幸福生活。

但谷中蛟也知道,如果就这么逃到敌方,是不会受到重视的,更不用说过上“吃喝不愁”的生活了。

而想要受到对方的重视,谷中蛟就必须能够拿到相应的“筹码”。而眼下,这不就是大好机会?

«——【·白马山之战·】——»

于是,谷中蛟马上着手将我军面的突袭时间,兵力数量,甚至部队作战方式。等一切全部搞清楚之后,就趁着没人注意,一溜烟跑到了对方阵营。

很快,谷中蛟投敌的消息就被我军方面获悉,这让我军指战员大为愤怒之余又感到无可奈何。

眼下,谷中蛟必定会将我军的计划全盘告诉了对方守军,白马山之战还要不要发动成为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

最后还是集团司令员王近山拍板决定白马山之战必须打响。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白马山之战发起的时间如何解决?

因为我军之间的突袭计划已经被敌方知晓,如果想要错开这个时间,那么是需要提前还是延后?但问题是不论是提前还是延后,这场战争都非常棘手。

如果计划提前,当时我军的准备严重不足,这势必会造成大量的牺牲;但反过来推迟进攻,这会导致整体全盘计划都受到影响,打不打白马山已经“无关紧要”了。

因此,在这种局势下,我军决定计划不变,按期发动总攻。但这个决定的下达,也就意味着我军将不得不面临一场恶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谷中蛟的投敌,导致了韩国军队对我军的计划了如指掌,因此为了防范我军的进攻,韩国军队开始抓紧加固阵地,而且从后方源源不断开始调兵上山,白马山早就成为了“铁桶”一般。

果不其然,在战斗打响后,我志愿军战士前赴后继,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398.4高地不断易手,敌人从后方源源不断调兵到前线,最终双方都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战斗一连打了十天,硬是将一场本该突袭的战争打成了一场“硬仗”“恶仗”,但398.4高地却始终都没有被我军牢牢掌控在手里。

在得知了前线部队的战况后,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也是气愤异常,大骂谷中蛟是我志愿军的“败类”,而后方的毛主席知道详情后,也是同样气愤难当,甚至还亲自监督关心白马山的战斗状况。

但可惜的是,由于敌人准备充足,且后备力量足足有四个韩国军团源源不断派往前沿阵地,最终导致这场战争在我军几次攻下白马山高地后,都无一例外被抢了过去。

碍于战场形势的变化,我军在上甘岭一带发起了战争,因此上级只好决定放弃398.4高地,战斗人员才陆陆续续撤出了前沿阵地。

在这次战争中,我军虽然消灭了敌军一万余人,但自身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总计牺牲人数达到了6700余人,可以说是让人极为痛心的伤亡战斗了。

而这一切都是由于谷中蛟这个叛徒的出卖,才导致原本可以以极小代价拿下的白马山,最后在付出重大牺牲后,依旧没有取得胜利。

而白马山也成就了韩军在朝战中为数不多的胜利,甚至还打出来一个后来野心勃勃的独裁者—朴正熙,时任韩国9军参谋长,因为此战声名大噪,开始在韩国崛起发迹。

这对我军来说,不可不说是一个重大的教训,而谷中蛟也成为了志愿军中少有的“大叛徒”“败类”“投敌分子”。

那么,谷中蛟投靠敌人之后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呢?是否是他想象中的“衣食无忧”且地位高贵?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对谷中蛟这种叛徒来说,不仅我军极为痛恨,甚至连敌军也对这种“卖国求荣”的败类看不起。

因此,谷中蛟投敌后,非但没有受到重用,过上吃香喝辣的生活,反而在榨干价值后被送往了台湾。

但即使在台湾,蒋介石政权也没有对这种人表示好感,于是,谷中蛟的生活可谓是“凄凄惶惶如若丧家之犬”,虽然最终保住了一条命,但生活困顿、狼狈,最终在贫寒交加中死在了台湾。

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报应。我们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显然,谷中蛟显然没有牢记古人的教导,亏他从小还读过几年书,到头来觉悟却没有其他不识字的战士高。

这种人也只有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遗臭万年。谷中蛟一个叛徒败类,下场再惨,也是死不足惜。

只是可惜了我军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但最终我们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不枉先辈烈士们的英勇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