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说他相信某个人或某件事时,实际上他并不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而我们往往对于明确知道的部分,会直接说知道,而不是相信。

我们相信某个人描述的场景,相信他们认定的东西,是因为我们基于以往对这个人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基于所知道的部分,来确认是否选择相信“这个人表达的、我们所不知道的部分”

不过,我们自认为能够信任一个人的依据是不是真的都足够可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书实在是太奇妙了,它会让我读着读着就陷入思考,根本停不下来。

人们心中坚信不移的东西叫做信念,但有些人的信念是有知识作为支撑的,他们内心也非常明确自己的信念是正确的;也有些人的信念,是没有足够理由地盲从了某些东西。这俩之间在客观上值得信任的程度是不同的。

但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是,一个错误的信念在很多时候却可以被证明,只是这个信念背后的蕴含的东西未必是能够被证明的。

我们们需要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去辨别他人表达的内容是否合理、是否可信。当然,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人是总是少数的。

换句话说,判断外在观点是否属实、可信的依据,来自于我们的内在认识。而内在认识的责任却未必是人们能够意识得到的。

仅仅基于相信得出的判断可能是可靠的,但也可能不是,但我们的内在不能没有这套系统,也就是内在的信念。

我们相信的东西是有部分事实作为信念来源的,在信念为真的情况下,也许有些我们认为是事实的部分的确是事实,还有些看似是事实、实则是巧合或偶然事件,被我们一并认为是事实了。

那些尚未得出结论,需要我们动用信念的事情,我相信人们一定列举出其他信念来证明当下希望它确实会成真的信念。

也就是说,这个证据链条其实也是由主观信念构成的。

一些哲学家认为,有些信念其实是可以自证的。如果你可以用这类信念来佐证其他信念。那这类不证自明的信念就是知识吗?

知识是先天存在的吗?只是等着我们在某些时刻发现、领略、思考?

还是说,知识也是在我们具备理性思维的前提下才能被合理运用?那么理性思维又是如何练就的呢?

传统的经验主义,也就是凭借直觉和经验得来的信念,在多大程度上是值得信任的呢?

或者说,当人们没有足够的知识作为信念支撑时,不得不去相信这些不够清晰明确的、由感官所引导的信念?

先天的真理不存在可以推翻它的反证,还有一种所谓的真理是客观事实中偶然的那部分。后者通过反复观察是可以推翻的。

但其实两者之间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对于那些先天存在的真理,也是需要我们去感知的,只是感知到的部分不能作为唯一的信念来源独立存在。

我们都清楚经验很多时候都是会限制思维,又或者说因为我们认知水平和思维模式衍生出来的经验就只能是当前的状况,所以哪怕经验会出错,我们也感觉不到错觉的存在,犯错的当时,感受到的也是正常感知而已。

真正的现实和内在感觉之间还是存在一些距离的,但是人们为什么会坚信自己感觉到的就是现实呢?

事实是,经验主义很难去用经验之下的信念证明当下的经验是正确的。直觉和经验伴随的信念与客观事实之间未必能够产生因果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人都知道世界很大,自己接触到的实在是不值一提的,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会乐此不疲地证明由自身经历总结出来的生存法则和信念就是最可信的,而多数情况下,他们说不出以知识(真理)为基础的信念。

人们都在根据自己的内在经验来确认信念,这个信念甚至可以被他们拿来解释外部世界。

没接触过的,不代表它就不存在,当固有认知和经验遇上从未接触过的外部世界,需要做的是观察,而不是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试图把它解释清楚,因为这根本就说不通。

然而判断一个人的信念能够信任,其经验可否采纳,从来不是按照什么客观标准来认定的,实际上绝对客观的真理是不是真的存在,还是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经历,以及在特定经历下留下的记忆、思维、认知、经验,也正是这些构成了他们心中的信念。

理性主义也无法抛开只属于自己的内部信念,在思考外部世界上,谁又能完全不采纳这些经验呢?

况且人们的生活半径本身也是有限的,也是在属于自己的那个群体中生存,在这一点上来看,就算是一个人的信念不那么值得被信任,似乎也没什么要紧的。

或者说在研究认识论的过程中,原本就应当把这些复杂的因素都考虑进去,而不是只有那些不可推翻的真理。毕竟没有人能只做研究,而不参与日常生活。

换句话说,研究人员在做研究时,是否会调用自己那些独特的记忆、经验、信念呢?

当初买这本书时,我是真的一眼就被书名吸引了,几年前有段时间我也读了大量哲学相关的书,要说对我影响有多深,倒也谈不上。

只是每每遇见哲学类的书,还是会多看一眼。

我确实对这类书是有兴趣的,但除此之外,关于本书讨论的认识论是不是真的人人都该懂,我并不觉得是这样。

对一个从未读过同类书籍的读者来说,大概率会觉得枯燥的。

它讨论了认识论在不同派别的眼中的认知过程,实际上我们读书也是一个认知过程,书中没有一个最终的结论。

这其实也是正常现象,只是在多数读者眼中没有结论的书似乎总是不够完整,就像没有完美结局的影片让人困惑。

但这本书不同,阅读它本身我们就很清楚,它是在引导我们一步一步深入地展开思考,而不是只为一个无比确定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