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经是亚洲首个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的经济体,也一度雄踞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宝座。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这个位置已被如今的中国取而代之。事实上,日本目前正深陷"低欲望社会"的泥沼,未来不仅难以重返昔日辉煌,与中国的差距恐怕还会进一步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低欲望社会"这个概念最早由日本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提出。他敏锐地洞察到,在一个奋斗不再能改变命运的社会里,作为奋斗主力的年轻人群体开始对周遭的一切失去兴趣,这就是"低欲望社会"的写照。这种现象与我们常说的"寒门难出贵子"如出一辙。

年轻人是社会进步的生力军,他们的欲望和动力是推动整个社会前行的重要引擎。然而,当下的日本年轻一代却明显缺乏这种欲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宅文化盛行。许多日本年轻人崇尚宅在家中,靠喝酒打游戏打发时光。他们不愿工作,即便工作也只选择临时工,赚到勉强糊口的钱就罢手。为了降低生活成本,有些年轻人甚至选择住在桥洞下。

逃避婚姻。统计显示,日本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处于单身状态。不少单身青年对婚姻持消极态度,终身不婚者比比皆是。他们宁可娶游戏里的虚拟女友,也不愿面对现实生活的种种挫折。在工作压力和孤独感的双重夹击下,选择自杀的中年人也不在少数。

人口老龄化加剧。2020年疫情初期,日本官方数据显示该国人口已连续11年下降。年轻人是消费主力,出生人口低于死亡人口的老龄化社会必然导致消费氛围进一步萎缩,低消费更加无力拉动经济增长,从而陷入"低欲望社会"的恶性循环。而老年人的境遇也不容乐观,许多老人同样找不到生活的意义,终日在养老院或家中借酒浇愁,等待死神降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日本经济在连续两年萎缩后出现缓慢复苏,实际GDP同比增长1.7%。但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日本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滞后,增长动力不足。这与几十年前的日本形成了鲜明对比。

彼时的日本被誉为"战后经济奇迹",作为二战战败国,却在1954年后的20年间保持了年均9.4%的惊人增速。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升至全球第二,直到40多年后才被中国超越。这一奇迹曾是东亚儒家文化圈争相效仿的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人口稠密、土地有限的岛国。它之所以能与其他国家一较高下,全凭东亚社会勤劳刻苦的传统美德。其中,人口红利是日本创造经济奇迹的关键因素。

二战战败后,日本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如将女性法定结婚年龄下调至16岁,通过贷款、就业、税收等优惠措施鼓励多子女家庭,引发了一股结婚热潮和婴儿潮。人口红利期不仅意味着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也意味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年轻人是消费的中坚力量,他们手中有钱才会带来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4至1973年间,日本工人平均月薪从21660日元飙升至144629日元,涨幅令人瞠目。与此同时,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上涨幅度远低于工资增长水平,人们的购买力因此大幅提升。

然而,好景不长,日本的繁荣并未持续太久便开始衰退。1985年成为一个转折点。这一年,美国通过各种施压手段逼迫日本让步。加之前20多年经济奇迹带来的民族自信心膨胀,日本社会逐渐陷入疯狂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日本流行着两句话:“土地不会贬值”、“日本人多地少”。人们坚信土地永远稀缺,东京房价永远看涨。在东京,就等于站在了世界的中心。

于是,不仅普通民众,就连实体企业也纷纷转向投机贷款炒房。房价被推高到令人难以企及的地步。日本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日益庞大,最终政府不得不出手刺破泡沫。自此,日本股市开启了长达20年的熊市。

此后,日本社会变得异常保守,消费和负债成了洪水猛兽。昔日的挥金如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如今的一地鸡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证明,日本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的支持。一旦美国想要制衡,日本的经济奇迹就如同一个不堪一击的肥皂泡,轻易就能戳破。

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不管如何拼命工作,最终都难以获得应有的回报。纵使燃烧生命,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把身体搞垮了。

此时,日本迫切需要放缓生活节奏。但上层精英们仍在催逼底层民众,这种状况又怎能长久?当人们发现付出得不到相应回报时,有人选择自杀,有人选择躺平,还有人选择咬牙坚持,但无论如何,选择继续努力的人终究是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此,日本社会开始进入低欲望模式。在经济领域,日本逐渐被"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制造"取代,昔日的经济奇迹就此终结。

细细品味,我们不难在身边发现诸多相似之处:人口红利、经济腾飞、消费市场低迷、房地产泡沫、国际资本涌入……过去几十年,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大致沿着这样一条路径:从欧美发达国家到日本,再到"亚洲四小龙",最后来到中国大陆。

作为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国家,新中国的发展道路虽不似日本那般大起大落,但同样能从日本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诸多启示。那么,我们该如何扬长避短,避免重蹈"低欲望社会"的覆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吸取日本教训,我们不应急于刺破房地产泡沫,而应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减缓房价上涨带来的消费压力。最新公布的房价数据显示,多地已成功遏制了房价的疯狂增长势头。

其次,在生育政策方面,我国不断出台"三孩"政策、税收减免等利好措施,以刺激年轻人多生育,避免落入人口陷阱。

最后,我们还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延迟退休年龄,鼓励老年人老有所用,以防劳动力规模骤减。

任何国家的建设都离不开年轻人的参与。我国的"80后"、"90后"乃至"00后"青年一代,必须振奋精神,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抗低欲望的负面影响,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社会的磨砺下,每个人都难免经历困顿。但面对困境,我们究竟是怀揣希望静待黎明,还是甘愿沦为温水中的青蛙坐以待毙,全在于个人的意志力量。你认为,为了避免躺平,民众最需要的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让我们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