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有句古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林彪给老家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买过十辆大卡车。而且,这十辆卡车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彪

第一次去国防部碰壁

要把林彪为老家买汽车一事说清楚,先得从原黄冈县副县长刘积群先生说起。

刘积群系辽宁省大连市人,生于1928年。日本侵占东北期间,他在日本剌刀逼迫下学会了日语。日本投降后,他积极参加学校的爱国民主活动,并参加了革命。

1949年,他随第四野战军南下,不久,他被中共党组织分配到黄冈县人民政府工作,先后任科长、财贸部副部长、部长、副县长、政协副主席、黄州市人民政府顾问等职。

刘积群除精通日语外,诗词、书法在黄州也有相当名气,至今还担任黄州东坡诗词书画会会长职务。

1958年夏,中央有关部门在首都北京举行全国手工业产品展览,并通知各省、市、自治区组织有关人员赴京参观。

黄冈县人民政府根据上级的通知,决定由副县长刘积群组织县手工业联社、供销合作社、商业局及部分县办工厂负责人赴京。

刘积群在北京参观期间,遇到黄冈地区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李建安。

他问刘积群:“你们县在中央及各部委有重要负责人吗?”

刘积群说有。

“哪个?”

“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

李建安说:“那好。他是黄冈地区目前级别最高的官员,建议你抓住来京的机会,找他支持一下家乡的经济建设。如果找着了,凭他的声誉和地位,搞点机械、物资肯定不成问题。”

这种事情,刘积群以前未做过。他对李建安说:“我怎么能见得到呢?”

“想些办法嘛,”李建安接着说,“中央领导人都有家乡观念。麻城、红安县在京的重要负责人多,他们的县长都去找了一下,并为家乡搞了一些机械和物资。你一定要去找一下,这个机会太难得了。”

刘积群当即答应想办法去见林彪。

林彪、周恩来

他回到黄冈县商业局驻京物资采购组,碰到了物资采购员何光南。他将地区计委副主任李建安的意见对何光南讲了一遍,然后说:“我们来一趟北京不容易,你帮忙想一想办法,看怎么能见到林副主席。”

何光南虽是采购员,却很聪明,对北京的情况也很熟悉。他想了一下,对刘积群说:“我这里还有一张县政府的空白介绍信,写张介绍信到国防部去试试。”

刘积群觉得这个办法可以,同意第二天去国防部。

当天晚上,刘积群吩咐随身工作人员、县政府办公室干部陈扶生,提笔在空白介绍信上写下了:

林副主席:
兹介绍副县长刘积群、干部何光南二人前来向您汇报家乡的形势和工作,请予接待。
此致敬礼!
黄冈县人民政府
一九五八年七月X日

陈扶生要写信封时,何光南马上按住他的手说:“信封上怎么写法,要商量一下。”

“就写国防部转林副主席。”

“那不行。”

“那怎么写法呢?”

“要写‘林副主席亲收’。不然,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会作一般的群众来信随便处理了。”

坐在一旁的刘积群认为何光南说得很有道理,打算让陈扶生就这样写。接着,何光南又向陈扶生建议,信封上不要写地址,如落款县人民政府,国防部的人员不会转给林彪。

大家一致同意何光南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国防部大楼旧照

第二天吃完早饭,刘积群、何光南来到国防部门口。何光南将介绍信递给站岗的哨兵,并向哨兵介绍刘积群说:“这是我们县的刘县长。”

哨兵看过介绍信,对刘积群、何光南说:“到里面的接待室去,那里面有专门人接谈。”

接待刘积群一行的是一名校级军官。他看了介绍信后,态度很严肃地说:“林副主席不在国防部,我们无法满足你们的要求。”

“在哪里呢?”刘积群问。

“我不知道。”

“那我们能不能进里面去与有关领导谈谈呢?”

“那不行。”

“为什么?”

“林副主席不在国防部,完全没有必要进去嘛。”

刘积群想到来一次北京不容易,又向接待的军官提出,能否将信转给林彪,接待的这名军官不同意转,他说他无法见到林彪。

接待军官的态度,使刘积群、何光南很失望。同时,他们也理解这位接待军官的行为,因为,国防部系重要军事机关,严格控制非工作人员出入,减轻领导的负担,保证领导人的安全,是他们的职责和义务。

国防部进不去,意见和介绍信也转不到林彪手里,他们决定回到住地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动。

他们往回走了一段,总感到不甘心。何光南考虑了一阵,又向刘积群建议说:“林副主席不是国务院的副总理吗?我们再到国务院去一趟,也许到那里有点希望。”

刘积群一想,觉得这个建议好。他对何光南说:“到新华门去看看吧。”

于是他们掉头向国务院方向走去。

新华门

和林彪秘书通话

到了新华门,站岗的哨兵对何光南说:“这是正门,一般人不能从这里进。”

何光南问清楚应该从哪进后,他们又来到了中南海的侧门。

何光南先向哨兵自我介绍说:“我们来自林副主席家乡——湖北黄冈县,想向林副主席汇报一下他老家的情况。”

哨兵听说是来自林彪家乡的,而且有一名副县长来了,先看了介绍信,然后一想:这两个从湖北来到北京找林副主席,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

他拿起话筒,向国务院办公厅一位姓张的副主任报告了刘积群一行的要求和想法。张副主任在电话中告诉哨兵:叫黄冈县来的两名同志在门口等一会,他马上到门口来接谈。

不大一会,张副主任出来了。他看了介绍信,将刘积群、何光南带进办公厅接待室,并叫人泡了茶。

张副主任问刘积群:“林副主席长期住在上海养病,刚回北京,你们怎么知道他回来了?”

刘积群顺口答道:“我们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只知道他在北京。”

张副主任问:“你们现在就想见林副主席吗?”

“如果林副主席现在有时间,我们想见他。”

张副主任说:“林副主席正在开会,我先跟他的秘书打个电话,看他有什么意见。”

林彪(左一)

不久后,这个张副主任回话了,说林彪在开会抽不开身,秘书让刘积群接电话。

刘积群拿起话筒,秘书的声音就传过来了:“你是刘副县长吗?”

刘马上答道:“我叫刘积群。”

秘书说:“林副主席这段时间很忙,暂时没有时间见你们。你在这里等十天行不行?”

刘积群说:“我已在北京来了好几天,家里很忙,恐怕不能等那么长的时间。”

其实,秘书心里很明白,刘积群要见林彪,极有可能是要物资。于是他便让刘积群把想说的话告诉自己,由自己代为转达。

大约过了一小时,张副主任出来了。他对刘积群说:“刚才秘书来电话转告了林副主席意见,你们有什么事情,直接到国防部去谈。秘书已给国防部去了电话,将林副主席的意见转告了他们。”

刘积群一听说到国防部去谈,想起昨天在国防部门口发生的一幕,怕再去碰钉子,连忙询问自己再去不会还被撵出来吧?在得到准确的答复后,他才终于放下心。事情办到了这一步,刘积群心里就很满足了。他觉得直接与林彪的秘书通了电话,等于找到了林彪,搞物资的愿望有可能实现。

刘积群、何光南要走,张副主任边起身边说:“你们去吧,我马上给国防部办公厅打个电话,请他们支持你们。”

刘积群握住张副主任的手说:“谢谢张副主任,我马上就去。”

两人边说边笑,不大一会就到了国防部大门口。

刘积群只顾说话,未注意看路,不小心撞到了门口的铁丝网上。他的右裤脚被挂破一个大口子,脚上也被划成一条血线。

因一时找不到针线,刘积群只有穿着破裤子在行走。虽然很不雅观,但又没有办法。好在,北京街上没有认识他们的人,也没有谁知道他是林彪老家的副县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彪

解决了汽车的问题

很快他们又来到了国防部。

上次站岗的哨兵换了。他们先向哨兵说明了来意。哨兵此时已接到了国防部办公厅的指示:林彪家乡的两名客人来了,请准予他们进入。

刘积群、何光南顺利地进入了接待室,接待他们的是办公厅的一名副主任。

这位副主任的态度很和蔼,他看了刘积群、何光南的介绍信后,问刘积群:“你们有些什么要求?”

刘积群说:“我们县地处鄂东,平原、丘陵、山区都有,目前,我们县特别缺汽车、柴油机、拖拉机之类的机械,如果国防部有这些东西,请看在林副主席的面子上,支援我们一些。”

这位副主任听后,马上叫人送来一支笔和几张纸,对刘积群说:“你们需要些什么物资,请写在这上面。”

刘积群马上写了需要的物资。副主任过目后,又到另外一个地方与国防部的有关负责人商量。

过了一会,副主任笑容满面地进来了。他对刘积群、何光南说:“其它物资不好办,给你们县里十五辆搞运输的卡车,我们给你们写个公函到总后勤部去批。”

那时,汽车是相当紧张的物资。

刘积群、何光南听说一次解决那么多汽车,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马上答应说:“可以,可以。”

这位副主任亲自拿起笔,给解放军总后勤部写了一份公函。大意是:黄冈县因缺汽车,请予帮助解决十五辆。

副主任写好函后,又用信封装好,然后递给刘积群:“你们拿着这份函件到总后勤部去一趟。给什么车、价格多少,在什么地方提车,都由总后勤部决定。”

刘积群接过公函,十分感激地说:“谢谢领导对黄冈的关心和支持。”

他们出门时,这位副主任还十分热情地送了一程。刘积群、何光南心里明白,国防部接待干部的态度大转变,是林彪起了作用。

林彪

回到住地休息了一会,刘积群与何光南饭也顾不上吃,又乘车到总后勤部办汽车审批手续。

总后勤部办公厅的一位负责人看了国防部办公厅的公函后,问道:“你是林彪的老乡?”然后又自语道:“过去还没有这样的事。一个县里怎么到总后勤部来要汽车呢?”

何光南见这位副主任对他们有怀疑,便一五一十地将这件事的全过程向他讲了一遍。

这位副主任怕何光南说的不可靠,又把电话打到了国防部办公厅。对方说黄冈县的确系林彪的家乡,当前特别需要汽车,国务院办公厅根据林副主席的意见,要部队支持一下。这件事已请示了国防部的领导,希望总后勤部将汽车如数发给林副主席家乡。

事情搞清楚了,但这位副主任也作不了主,他又拿着公函去请示总后勤部的领导。

当时,部队的汽车也不是很充足,一次调十五辆汽车出来,无论对哪支部队来说,都是相当困难的事。由于是林彪家乡要车,总后勤部又不得不给。

总后勤部有关部门的几名领导经过研究,考虑部队汽车太紧张,决定将指标减五辆,只买十辆给黄冈县,每辆价格四千元。

总后办公厅副主任对刘积群说:“黄冈是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一个县,对中国革命贡献很大,出了陈潭秋、林副主席、张浩(即林育英)、林育南著名革命者,还有李四光这样著名的科学家。作为部队,应该支持黄冈县的建设。但你们也要知道,目前部队的汽车也很紧张,确实发不岀十五辆,请你们谅解。”

这位副主任话说得很好,刘积群、何光南不断点头表示理解。

前苏联吉斯汽车

刘积群、何光南拿到了总后勤部的批件,心里想:指标虽被扣减了三分之一,问题还是落实了,更何况每辆车的价格四千元,实际上小卖大送。这个消息如果告诉家里,一定会震动鄂东。

他们向总后勤部办公厅的领导表示了谢意后,高高兴兴地回到了住地。

后来,当何光南再到总后勤部办理到广东提车的手续时,总后机关的一位负责人听说他来自林彪的家乡,就非让他给机关干部做一场介绍家乡发展的报告。也许是何光南的“报告”感动了总后勤部的将军们。他讲完后,总后勤部的一位领导告诉他:为了支援林副主席家乡的建设,总后决定赠送一台大功力的柴油发动机给黄冈县。

何光南从总后勤部出来后,马上回到住地前门旅馆。

刘积群问他为什么去这么长的时间,他绘声绘色地将在总后勤部机关作报告的事情向刘积群说了一遍。刘积群听后,哈哈大笑道:“这次虽说是赶鸭子上架,但一场报告换得了一台柴油发动机,还是划得来!”

这时,全国手工业品展览还未结束,各地到京的人也未离京,林彪一次给老家搞了十辆汽车的消息迅速在京城传开。

林彪(左一)

十两汽车轰动全省

一月之后,黄冈县人民政府在广东提到了汽车。

汽车开到武汉时,引起不小的轰动,许多人来围观林彪给家乡搞的汽车。湖北省不少单位羡慕这十辆汽车,还要求黄冈县卖一至二辆给他们。

黄冈县有关部门考虑买车时借了四万元钱,经请示县人民政府同意,以二万元一辆的价格卖了两辆给武汉市。

那时,国产汽车还很少。从广东提回的这八辆汽车,有两台是美国卡车、六辆是苏制货。美国车是解放战争期间从国民党部队手中缴获的战利品,苏联车是苏军撤离东北时,留给中央军队的。这八辆车的年代虽然有些长,因用得不多,保养较好,成色还比较新。

五十年代,黄冈的交通运输不发达,汽车也很少。县里一下子增加了八辆汽车,干部、群众不用说有多高兴。

林彪一下子给老家搞了八辆汽车,不仅轰动湖北全省,鄂东其它县也羡慕至极。

汽车开进黄州城时,县交通部门在胜利街举行了较大的欢迎仪式,还放了许多鞭炮。县人民政府在家的大小官员均参加了欢迎仪式。

仪式一结束,八辆汽车又开往林彪家乡回龙山。

那时,林家大湾还没有公路,汽车只能开到离林家大湾一点五公里地的汤铺岭。林彪在林家大湾的一些近亲及湾里的男女老少赶到汤铺岭公路上去看。

第二天,黄冈县人民政府还给在北京的林彪发了“感谢信”。但这封“感谢信”林彪是否收到,就不得而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冈回龙镇林家大湾旧照

有了八辆汽车,黄冈县便成立了一支汽车队。这是湖北成立的第一支县级汽车队。

自此,黄冈的公路汽车客运、货运事业逐渐开展起来。

1960年,全国的交通部门开展体制改革,湖北省交通厅乘此机会成立了汽车运输公司。省汽车公司因车不多,林彪给老家买的八辆车就被省里调走了。

林彪为老家买的这批汽车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对黄冈的经济建设还是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黄冈原来有四个区没有公路,有了这八辆车后,区区有了公路,山区老百姓生产的农副产品也能通过汽车快速转运到码头,然后运往武汉、上海。

可惜好景不长,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黄冈的交通运输业才逐步发展起来。

以上就是林彪给老家买汽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