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打响时,我军面对国民党的部队,是处于绝对劣势的,国民党军有430万人,解放军则只有127万,双方兵力相差了接近4倍。

可等到战争结束,我军不仅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兵力也暴增到了500万之多,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与我们一贯以来对待战俘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这么多俘虏派上战场,就不怕他们临阵倒戈么?这一切都归功于 毛主席的高明决策!

优待俘虏,由来已久

早在1928年的红军时期,我军优待战俘的政策已经初具雏形。

毛主席在攻克宁冈新城的军民大会上宣布:不打骂俘虏,给俘虏疗伤,愿意的留下,想走的给路费,这个做法后来就渐渐地成为了我军对待俘虏的原则被确定了下来。

所有的政策都不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与当时的实际情况高度结合的。

井冈山时期我军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缺少兵源的补充,且战争中战士伤亡太大,国民党可以通过抓壮丁的方式来征兵,红军当然不可能这样做,所以“感化”战俘就成了主要的兵源。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首先自然是补充了有生力量,而且是一入队就立刻能参加战斗。

二是这些投靠过来的士兵,往往也能提供一些宝贵的情报,比如在第三次反“围剿”战争中就是因为采集了俘虏的情报,才转危为安。

虽然有些战俘没有归顺,也没有回到老家,而是继续又回到了国民党军中,但这些人回去也会宣称红军的好处,瓦解了国民党士兵的斗志,很多人在与红军战士相遇时会选择“枪口朝天”,直接放弃抵抗。

之后我军对待俘虏的政策继续优化升级,变得更加人性化,不仅照顾到俘虏的身体,还照顾到他们的心理和情绪。

比如集中安置俘虏的地方叫做“俘虏招待所”,但中央觉得,名称中的“俘虏”两字还是会让战士在心理上感到不平等和压力,之后改成了“民主建国训练团”。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对俘虏个人财产的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国民党在动员士兵时,宣称的一个手段就是将“共产”妖魔化,他们声称共产党会抢走农民的财产、牲畜甚至是媳妇,然后“共产”掉。

所以很多国民党士兵被俘后,最担心的就是随身携带的财物被红军搜刮走。

关于这一点,毛主席也是有明确规定和指示的,贺龙就曾在一次讲话中强调:“不能翻俘虏的包,这只会给我们争取他们增加难度。”

国民党将军杜聿明对于这一点也记忆犹新,在淮海战役失败后,杜聿明和他的副官乔装打扮想要逃出解放军的包围,但还是很快被解放军抓住了。

被俘后,虽然解放军并没有为难他们,还给他们送水送饭,但他觉得随身带的财物大概是要“充公”了。

可是解放军只是将他所有的随身物品做了检查,确定没有什么需要留意的东西后,就如数奉还了。

就因为这件小事,杜聿明觉得自己输得不冤枉,共产党治军纪律严明,是贪污成习的国民党军所不能比的。

俘虏的思想改造

在收编战俘的过程中,不可能不遇到阻力,尤其是其中牵扯到利益关系时。

1949年我军开始了解放大西南的作战,作战持续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最终西藏得以解放,收编国民党军90万余人。

而后展开的俘虏改造工作,比战斗本身还要困难。

因为这些俘虏中很多人是口服心不服的,在解放军来之前,他是“军阀”,现在他是“阶下囚”,这种心理落差让人无法接受,所以在接受改造时表现出消极抗拒。

对此,我军的做法先是将俘虏进行分类,因为他们参军的理由,战斗的理由不同,想要改造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第一类是本地军阀,这些军阀和干部多有着亲友、师生等复杂关系,传统的阶级思想浓重,也多有抽大烟、赌博等不良习气。

对待这种类型的,政治上予以一定照顾,经济上则依政策办事,部队可以保留,但要调离国防边境。

第二类则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因为受反动教育最深,对蒋介石有着很深的感情,对我军也有很深的敌意,所以要彻底地混编,分散到其他的部队中,方便改造。

第三类是特务分子,投机分子,想趁着起义浑水摸鱼,谋求个人利益,对待这一类,则严禁其进一步扩大队伍,并将队伍中的农民遣散回家继续从事生产,留下来的人分编后集中改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也是最多的普通士兵,大约有70%以上的士兵都是通过抓壮丁等非自愿形式入伍的,也是我军需要争取的最广大群体。

对待这些俘虏,毛主席的办法是“诉苦”。

诉苦的意义在于启发俘虏自己的觉悟,因为这些国民党军战士跟我军战士一样,受尽了旧社会和国民党的压迫。每一个人的过往,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

诉苦的流程一般是干部带头,典型示范,军民结合,最后媒体辅助。

王克勤就是国民党军的俘虏之一,在第一次诉苦运动中,教导员请他上台诉苦,但他拒绝了,表示自己没兴趣。

但在听了其他人的故事,尤其是副连长的经历后,第二天王克勤就主动要求上台诉苦,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一把鼻涕一把泪。

王克勤不仅是一吐心中块垒,之后也是积极地融入了集体,还被晋鲁豫野战军树为了典型,《解放日报》号召全体官兵向其学习。

在诉苦完之后,还会有一个环节“挖苦根”,既然大家都过得这么苦,根源是什么呢?是谁害得大家生活艰难呢?

通过挖苦根的环节,俘虏们明白了自己痛苦的根源,明白了阶级矛盾和自己真正的敌人是谁,明白了“解放”的真正含义,从谁的手中解放,由谁来解放。

完成从一个国民党俘虏到解放军战士的转变。

诉苦对于广大的普通战士很有效,而对于有一定军衔的,则还需要“三查三整”,三查即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三整则是、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

查是为了查清队伍中混进来的坏分子,如果允许这些投机取巧的人存在队伍中,长此以往,队伍就会被腐化。

整则是为了塑造军内的民主氛围,克服原本国民党军的官僚做派。只有官兵一心,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