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时候,为人父母的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怎样怎样,或想尽办法“让孩子变成怎样”甚至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标杆,却忘了自己也并没有做得很好。

孩子眼中最为崇拜和依赖的,其实就是我们这些平凡而又充满爱的父母。

这本书深刻指出:不管我们有多忙碌或是心烦,对于孩子的耐心和爱心总需要再多一些。

书中不仅覆盖了如何在孩子面对挑战、失败、恐惧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更提供了丰富的实际案例,增强了父母的代入感和实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的未来靠的是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感觉现在谈起梦想,很多人都要说“理想主义不切实际”,可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古语有云: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容山距海不能限也。

一个孩子心之所向的理想,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将会成为孩子未来人生的灯塔和源动力,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管面对怎样的坎坷,都坚定且勇敢,因为心有所向,所以不惧困难。

现在的社会不再是死读书就可以的社会,发展孩子的兴趣特长,促进孩子均衡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找准了孩子的天赋领域之后,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让孩子在不丢失童年快乐的前提下,收获成就感。

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是现在想未来的事,是人生的目标。

孩子都有梦想,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实现梦想。因为梦想只是动力,行动才是实现梦想的保证。

如果没有实际行动,再好的梦想也是空谈。孩子有梦想家长应该鼓励,但更应该引导孩子从现在开始就为实现梦想采取行动。

第一,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梦想。

让孩子通过自我立志建构梦想。让孩子思考,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工作。家长也要给孩子传达:即使有些梦想不切实际,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来实现。

第二,鼓励孩子积极探索。

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孩子的选择。帮助孩子发掘自身的闪光点,同时给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特长和发挥自己的潜力,助力梦想实现!

第三,帮助孩子制定规划蓝本。

孩子需要一个实现梦想的规划,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制定长、中、短期目标,给孩子指导和支持。同时这个规划也需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水平,一步步实现目标。

第四,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虽然天赋重要,但后天努力才是成败的关键因素。父母需要告诫孩子: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也不要因为一时失败就心灰意冷。

只有在挫折中成长、在坎坷中进步,不断强化这种思维模式才会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母要敏感地发现自己的情绪

“孩子就像海绵,吸收并模仿父母,所做的每一件事,谁的每一句话。”

四岁的孩子弗兰克前面他已经有了情绪的累积,他在学校因为有一点事情不顺心,觉得过得很难。

之后爸爸过来接他,爸爸今天其实工作也挺不容易的,但爸爸想在孩子面前体现偏积极的情绪。

所以,爸爸故意情绪保持得高昂一点,表示对他生活的关心,但其实爸爸的底层情绪不那么对。
弗兰克听到以后,可能自己的感觉也是不太好,爸爸问他的时候,他也不爱答。回到家里后,放东西的时候,他砰的一下把午餐盒打翻了。

当他打翻午餐盒的时候,他砰一下先发火了,孩子说:“我讨厌这个午餐盒,我讨厌幼儿园。”

妈妈递给弗兰克一个小簸箕和扫帚,跟他说:“没关系,宝贝。这个给你,你去清理吧。”然后,妈妈把鸡肉放进烤箱,又回到弗兰克身边鼓励他说:“你扫得很干净,我帮你处理剩下来的面包屑。”

她从弗兰克手里接过簸箕,把剩的碎屑扫到簸箕里。孩子终于放松下来,露出了感激的微笑。

妈妈的温柔和抱持让他在打翻那个盒子之后,一边扫地,一边慢慢地把那个坏情绪抚平掉了。

当孩子犯了一个错的时候,我们真的要去琢磨,我们给到孩子的是孩子犯的错误引起的反应,还是孩子的错误点爆了我们的反应?

有的时候,我们确实把我们本身对生活的不满和敌意加到了孩子身上。
父母要先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去改变。我们改变的基础不是在于怎么改,而是在于我们父母要敏感地发现自己的情绪。

在前期,当我们发现自己有一点情绪的时候,我们就要看到它、解决它。

我们自己爱自己了,自己的内在舒服、强大的时候,我们对孩子会更温柔。

不应该佛系的“放养”

一直以为孩子应该佛系“放养”,让他自己选择,直到这本《一流的教养》改变了看法。

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的说“你自己决定”,孩子会做出很多错误的选题,希望父母可以多给予孩子一点儿建议。

让孩子自己决定目标和出路,尊重孩子的想法固然是对的,不过“放任”与“放牛吃草”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没有提供任何建议,就突然让尚未成熟的孩子自己决定所有事情,成功的例子极少。

另一方面,父母单方面做出自认为是对孩子好的决定,使劲儿拉孩子向前,也无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有个调研显示,不少学生不满的是“父母完全没有提供任何建议,我一路走来都很辛苦”“很希望父母当时能多给我一点建议”,这算是父母的“罪责”,放弃了养育的责任。

如果父母依据自身经验和见识给孩子提供建议,长期而言,孩子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

这里所说的“意见”,不是让你替孩子做主,而是告诉孩子怎么才是正确的。

例如告诉孩子“人生的志向要做的远,要出人头地,兵器诶对其他人有多帮助”,孩子今后面对工作选择时,就会记住做“有梦想的工作,对他人有帮助的工作”,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了解某些概念,不必考虑年龄,就直接告诉他。孩子慢慢就会理解父母的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到最后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模板。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孩子。

所以,要谨言慎行呐!随口而出的批评、指责、抱怨、嘲讽、羞辱都极可能会成为孩子一生的伤。

“你怎么笨手笨脚的”“快点,以免迟到了”“你比我童年幸福多了”“房间像狗窝
一样,真丢人”.....像这样伤人的话,我们不要再说了,好吗?

常正如书中所言:积极的教养方式才是真的“富养孩子”,我们要鼓励、宽容和支持孩子。

你还记得那个火遍全网的才女武亦姝吗?我更记得她的父亲,那个自律到极致、定时放下手机陪孩子广泛阅读的中年男人。

你相信吗?生活在鼓励、宽容、赞美、认可、包容家庭教养模式中的孩子,才真的是“别人家的孩子”。

这本书结合94个真实生活案例,通俗易懂,讲述了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并揭示父母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行为来培养和塑造孩子的心理、性格、情绪和行为。

想要改善亲子关系,提升亲子沟通技巧的父母求求你多看几遍这本书!

点个「在看」,与家长们共勉。

和千万妈妈互动分享,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