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董指导

数字人直播,已经不算话题了,但有了大佬刘强东的加持,尤其是近几年罕见的露面,还是引起了不少讨论。

4月16日,刘强东的替身“采销东哥”AI数字人,开启直播首秀。虽然AI数字人有了手的动作、表情更丰富,也完成了中规中矩5000万元的销售额。但AI数字人直播带货,是个好战略吗?

目前看至少有三个问题,值得探讨:数字人的对象、数字人的气场、和数字人的焦虑。

数字人的对象

数字人有两个模式,一个是完全虚构的人物,例如前几年的柳夜熙、京东的数字人客服芊言等;另一类是以真人为基础的,克隆数字人。

前者难点在于创造IP,而后者亮点在于复制IP、难点在于赢得信任。

遥想当年微博刚设立时,邀请名人开博、发帖,大大缩短了名人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获得用户的喜爱。而利用真人的数字人,无非也是利用普通人追星的心理。

但是,就像在《西部世界》里,人们发现机器人像人而大为吃惊;那么,在直播间里,消费者会发现仰慕的大佬、明星,并不是真人,而感到欺骗。不亚于花了正品的钱,买到了假冒的包。

雷军亲自为用户开车门,就是深知真实在用户心目中的重要性。而基于真人的数字人做来直播带货,很有可能造成短时的讨巧,变成永久的伤害。

倘若,或者说,非常有可能,在以后的直播间里必须加注“是否为AI”,那么,猜测一下,一个AI人,哪怕是明星的AI,又能对用户带来多大的吸引力呢?

数字人的气场

纵使用户不在意是数字人,但数字人要发挥效果,也颇为不易。

现在的短视频,吸引用户的是剧本化的表演;在直播间里,促使消费者下单的,一个是价格,另一个则是主播通过言语、动作,激发用户产生的冲动。

李佳琦的一句Oh My God,就够数字人学好几年的。更别说小杨哥挤眉弄眼的夸张表情。

即使设置较多的规则,来改善数字人的一板一眼,但在现场气氛的烘托、临场的发挥方面,和真人相比,依然是原始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比拼。

开直播,当然也为商家多了接触用户的渠道,尤其当用户已经转向短视频、直播的娱乐方式时,搞个数字人直播,就像拿了一张入场券,这是有益的一面。

但考虑到上述的限制,数字人直播带货,不制造气氛、不激发冲动,那就变成了“聊胜于无”的工具而已。

一些商家觉得真人主播不好招、好用的也用不起,而且真人主播体力有限、时间有限,那不如用数字人来撑一撑场子。

也许心里还想着,万一火了呢。

然而,直播带货,说到底还是一场注意力抢夺、流量转化。在直播带货已经非常成熟的阶段,真人主播已经卷不过来的时候,还有一万个大同小异、缺乏气场的数字人,火谁呢?

所以,无论短视频、还是直播带货,除非创造新IP,否则依靠大同小异的真人版AI,效果并不会很惊艳。刘强东AI卖掉的5000万,全靠东哥的个人品牌和尝鲜。换个素人试试?

数字人直播,现阶段对于商家而言,颇为鸡肋。就像,霓虹灯刚开始火的时候,有霓虹灯的店铺就会更吸引人,但每家都装了霓虹灯之后,效果就大幅减弱了。

再比如,当年淘宝电商成熟后,消费者习惯了在淘宝购物,中小企业也不得不去开个淘宝店,收入也会有些,但改命的并不多。

直播的流量窗口至少高峰已过,更何况,主播是不会搞事儿高流量的AI数字人。

数字人的焦虑

数字人不是新事物,只是AI技术有了提升。直播带货,也不是新事物,甚至有些审美疲劳。短视频,充斥着互联网,已经令人无处可躲。

为什么巨头们还是会采取跟风打法?好比京东的数字人、美团的短视频等等。出发点可以分类两类。

一类是主动进攻型。即从战略上判断,市场发展远没有结束、空间离天花板还早得很,因此尽管入局晚了点,但依旧强发力。就像当年美团做外卖业务时,就做出了远大于当时市场现状的日均千万单的判断,因此持续发力有了后续的市场地位。

主动进攻型,相信自己的战略判断,同时,也相信自己的战术执行力会很强。

第二类是消极防守型。即从战略上判断,如果没有该业务很可能会被淘汰,但进攻该业务,也很难有里程碑式的起色。这一波短视频浪潮里,不少巨头就是这种反应。仿佛获得流量的方法,除了大长腿的短视频、烧补贴的直播,就没有别的方式了。

然而,互联网很多业务,讲究先发优势、讲究网络效应、享受马太效应,烧钱也只是一时之宜。就像当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的PK一样。

互联网巨头们的流量焦虑很严重,所以打法也就是复制+补贴,但现在被复制的字节,当年并不是靠复制龙liui头才冒尖,而是靠探索新玩法。

复制短视频、直播,是防守,也许有用,也许没用;而更为有效的,还是寻找新的机遇。比如XR领域,虽然苹果开发者版还在适配中,但如果真的产品普及,那时的购物方式和体验,一定和现在的直播带货不同。

巨头容易产生焦虑,复制跟风不掉队是一个打法,但如果可以探索新机遇,蛰伏几年又有什么关系呢?AI“当红炸子鸡”英伟达,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嘛。

当下,其实可以再回味齐白石当年对他的学生说过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全文完

和董指导聊聊天

点个在看和赞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