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远在南京的蒋介石急得团团转,原来是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一路南下直扑军事要地徐州。

国民党军队都集结在津浦线附近待命,谁知粟裕真正的目标从来不是徐州而是黄百韬的第七兵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与黄百韬

为了解救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蒋介石果断下令让杜聿明亲自去前线督战,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为此动用了飞机、坦克以及各种美式大炮,但效果依旧不理想。

为了进一步激发黄百韬的战斗意志,蒋介石写一份亲笔信,让人派飞机给黄百韬空投过去,信中更是庄重地写道:

“此徐淮之战乃国家存亡之关键,亦是我革命成败之关键,我希望你们第七兵团能够完成这项重大使命。”

那么这场以黄百韬开局的淮海战役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这个黄百韬又是何人,竟然能够引起蒋介石和粟裕两个人的重视?

淮海战役

高明的棋手

粟裕将军擅长打出神入化的“神仙仗”而被推上神坛,何谓“神仙仗”?

用林彪的话说就是:“干净干脆地吃掉敌人!”

这样的经典战役粟裕不仅打得好打得妙,而且次数还很多。

换句话说粟裕如同一个棋盘的执棋手,下一步看三步,将对手的后路堵得死死的,比如淮海战役,粟裕将军不仅是最初的制定者也是最后的落实者。

济南战役时粟裕就有此设想,那时候粟裕还在指挥十八万打援兵团配合许世友主力部队攻克济南市,由于战事进展太快粟裕的一系列围点打援的计划都没有得到开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济南战役

郁闷之下的粟裕拿出中国地图一寸寸地寻找新的大仗,一圈下来粟裕把目标定在华东、徐州、苏北一带。

粟裕为何如此确定这里必有一战?全是因为解放军一路势如破竹,早就在中原大地上站稳脚跟,尤其是陈粟、刘邓、陈谢三支大军。

与此同时国民党的精锐部队也汇聚于此,这些精锐都是强大的机动兵团,共产党军队对于这些机动兵团恨得牙痒痒却奈何不了,既“吃不掉”战略要点也“嚼不烂”那些增援兵团。

当济南战役快接近尾声时,粟裕在办公室再次对自己的设想进行反复复盘,最后下定决心将自己关于之后的作战部署以电报的形式发给党中央。

电报共有三大方案,其中第一个方案也是粟裕最看好的就是“淮海战役”。

粟裕

发完电报后粟裕紧紧攥着自己手里的地图内心既紧张又释然,他虽然相信自己的判断,但这个决定毕竟关系到整个华中局势,马虎不得。

他的“淮海战役”方案中的淮海指的是两淮和海州地区,也是粟裕最初选定的最佳战场,兵力也集中在华东野战军范围内,是一场可控的小规模的战斗。

谁料想战场局势千变万化,每一瞬都在发生一些不可控的事情。

徐州守军惧怕华东野战军守城不出,黄百韬兵团也得到补给休养生息,并逐渐恢复战斗力。

这样看来粟裕计划中的第一步目标,迷惑敌人歼灭黄百韬就大打折扣,但淮海战役为什么后来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