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多巴胺穿搭”一词火了之后,又一热词闯入我们的视野——“Citywalk”

“Citywalk”,被译为“城市漫游”。

不得不说,互联网人造词的能力真的很强。

在学生时代那会,情侣间有个词汇叫“压马路”。

这过了几年,00后登上消费舞台,互联网着实变得更加精彩了。

压马路直接变成“Citywalk”,太洋气了,瞬间就让人觉得高大上。

然而,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Citywalk”又升级了,最近升级成了“citywork”,还冲上了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看起来和citywalk很像,但是citywork完全没有前者那种松弛感。

它指的打工人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躲不开工作。

无论是垃圾桶、地铁站、飞机上甚至消防栓旁,一个工作消息过来,随时随地发现新工位。

这简直是打工人的真实写照好吧,有被干破防到。

有在灭火器上面工作的。。。

有在高铁上上班的,当然这还真挺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在咖啡厅的。

也有在地铁上的。

也有在汽车副驾上赶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这是打工人无疑了,只有一个表情包能形容心情:

“Citywalk”延伸成“citywork”,实际上也是一种打工人的自嘲。

特别是对于广告人这种物种来说,很经常是要24小时待命的。

这就会导致很多时候都得随身带着笔记本。

吃饭时、地铁时、ktv时、逛街时......都可能受到客户的无情摧残。

就很容易形成一幅人间真实画作:在很多人玩乐的场合下,只有你在笔记本电脑前忙碌。

关于社畜、打工人的话题,其实很多品牌就有入局相对应的营销创意。

早在2019年,谷粒多就曾推出了一款新品谷物奶昔,通过洞察「职场社畜」心理祭出《朋克养生指南》,并在线上发布了一支扎心的“官方硬广”。

短片以轻松调侃的语气,通过三则职场中常见的消费者心理状态,完全真实地展现出当代社畜的悲惨生活实录,传达出「活下去的希望」这一产品诉求。

首先是永远还不完的花呗和信用卡;在短片开头所塑造的场景,就如教科书般的“男默女泪”,在雷声制造悲情氛围后,结尾却是散落满地的信用卡账单。

而当职场社畜能够喘口气愉快的度假时,本以为是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的美好景象,结果却是老板的视频“交作业”,形象地应证了“旅游不过是换个地方上班”。有点过于人间真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则可以说是最为贴合当代的职场青年,每当以为可以准点下班并应约聚会时,却因老板的一句“挽留”,成了“每逢有局八成不会准点下班的职场墨菲定律”。

短片所围绕的“社畜”一词,其本意是指那些被工作压迫到失去自己的人。把当时很流行的“社畜”一词很形象地演绎出来,某种程度上也是谷粒多与年轻人进行强捆绑的过程。

营销热词下

是激发广泛共鸣的当代社畜图鉴

营销热词每年都会有很多,其实就是一年中的关键词,形成一种出圈效应在年轻圈层中广为流传。

“Citywalk”之所以能够出圈,更多是靠了一种概念的转变,你要说逛街、逛该、街溜子、压马路,那十有八九不会有什么反响。但是用“Citywalk”这样的词一修饰,感觉不就来了?

借由“Citywalk”的大众印象留底,“citywork”也自然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当然,这更多可能是折叠屏手机的广告,去宣传折叠屏手机具有的便携办公能力。

随着90、00后逐渐登上社会消费舞台,他们的性格是多样且个性化的,这一群体感性且务实,平常说的“打工人”、“社畜”更多是一种自嘲,或者说是对于现实的无奈。

谁都想过轻松的生活,像小时候一般,无忧无虑,不用为经济问题、生存问题担忧,就比如每年五一假期调休都能上热搜,大众抨击舍不得多放点假。甚至也有声音说:先落实双休再说。

营销热词背后是一种大众生活的细致洞察,随时随地拿出笔记本加班,可以说是打工人的标配,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工种,时常就是随时待命。

“citywork”一词上热搜,有品牌营销方面的推动,同时也是大众内心广泛共鸣的映射,别人在“Citywalk”,而我在“citywork”是大众的真实写照。

通常来说,营销热词自带流量属性,一个新词的出圈意味着大众关注度更高,对于品牌而言,往往可以借势这波流量东风,以营销热词为引借力打力,输出相对应的创意,某种程度上也是抢夺用户注意力的绝佳方式。

作者 | 张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