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图22M3坠毁事件,俄乌双方之间爆发了极为激烈的舆论战。乌克兰表示,这架图22M3是被它们伏击击伤后坠毁的,为了打下这架轰炸机,乌克兰防空部队“埋伏”了一周。鉴于俄罗斯军队从未取得过制空权,所以乌克兰政府的说法,也是有依据的。制空权的取得并不是指对方的航空兵无法起飞就算获得,还包括了对地面防空系统的压制,己方战机可以肆无忌惮的发起空袭,这才算严格意义上的制空权。很显然,在这一点,俄军是从未取得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方面的说法则是,图22M3是因为发动机机械故障导致起火而坠毁。但从现场拍摄的视频画面来看,俄罗斯政府显然是说了谎。首先,发动机空中起火并不会直接导致飞机“螺旋”坠毁。以2024年2月28日美国空军一架B52H战略轰炸机同样是发动机起火的故障来看,当时机组成员果断关闭了故障发动机,依靠其它发动机的动力,成功在地面降落,图22M3的成员机组不可能会犯如此低级的毛病,在慌乱中忘记了安全操作守则。采用4台发动机的图22M3,是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其它动力返航的。所以,对于这起坠毁事件,很显然是图22M3遭受到了打击,防空导弹恰好击中了发动机并破坏了机上的控制系统,导致战机失控。

实际上,这并不是俄罗斯政府第一次瞒报情况了。3月底一架苏27塞瓦斯托波尔上空坠毁,当时也是发动机在空中燃起了熊熊大火。但俄罗斯空天军第一时间给出的答案是该战机发生了故障,飞行员尝试挽救战机,但最终无法控制才跳伞逃生的。但最后,随着视频的公布以及舆论压力,俄罗斯空天军才承认这是因为敌我识别和问答机制的失误,该战机在途径该空域时,被己方“铠甲”防空系统击落。需要指出的是,当时该战机坠毁地点,也是距离前线两三百公里,和这次的图22M3的情况类似。而俄罗斯地面防空部队之所以如此紧张,多次发生误击事故,原因还是因为俄军并未取得制空权,任何大型飞行器,在识别问答时未给予回复的,它们都会默认为“敌机”并开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俄罗斯为何不痛定思痛改变这一现状,原因非常多。首先,敌我识别本身就是世界性难题,是难以避免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进问答体制,统一通信链路,但要想做到这些,就需要花费庞大的资金和代价去升级这些老式装备。时至今日,俄军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高速数据链可以和美军对标。像苏35这样的新式装备,自然会有更新更好的通信系统,但在俄乌战场承担主力的,恰恰是那些前苏联遗留下来的库存。加上俄军技术差,许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设备,在俄军当中其实普及程度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