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十三年(1534年)十二月初九,北京紫禁城,在山呼万岁声中,身着衮冕的嘉靖皇帝驾临奉天殿,举行盛大的册封传制典礼。一对对承制官(册封的正副使)在雅乐声中,遵循礼官的引导,入殿叩拜皇帝,领受册书册宝,由奉天殿中门出,立于殿前高声赞唱“有制”,唱读制书内容,在礼官的“传制毕”吆喝声中退场。此次共有十余人或受封宗王,或册为王妃,蜀王朱让栩之子朱承爚也在其中,他被册封为蜀世子。

辛丑,命成安伯郭瓒等为正使持节,尚宝司司丞桂舆等为副使捧册,封蜀王让栩嫡第三子承爚为蜀世子……”(《明世宗实录》)

不过说实话,朱承爚的蜀王嫡子身份多少有些瑕疵在,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且听阿越细细道来。

太和殿内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蜀王朱承爚其人

朱承爚(音yuè),生于嘉靖四年(1525年),为蜀成王朱让栩第三子,生母杜氏。蜀成王的元妃为西城兵马指挥何世昂长女何氏,受封于正德十一年(1516)十月。而杜氏最初只是蜀成王的宫人,朱承爚出生时地位依然。也就是说,他的第一身份为蜀王庶三子

受限于嫡长子继承制,在古代嫡庶界限非常明晰,明太祖在《皇明祖训·职制》中,更是将这一界限严格区分:

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朝廷授以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如或以庶夺嫡,轻则降为庶人,重则流窜远方。如王年三十,正妃未有嫡子,其庶子止为郡王;待王与正妃年五十无嫡,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亲王次嫡子及庶子,年及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

同样是亲王之子,在年满10的前提下,只有嫡子且嫡长子才能被立为世子,嫡次子与庶子只能先受封郡王。至于庶子,除非亲王和王妃都年过五十依然没有嫡子,庶长子才能晋封世子。

朱承爚明明是庶子,还不是长子,为何能越过这道天堑,以嫡子的身份在10岁时被封为世子呢?

这还要从朱让栩的婚姻状况说起。蜀成王元妃何氏没能与丈夫携手共进几年不说,甚至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倒是杜氏,虽然只是一介妾侍,可入宫数年接连诞下子嗣,将蜀王的三个儿子尽数揽入自己名下。可见杜氏在府中的受宠程度。

为避免因庶长子与继妃所生的嫡子爆发夺嫡之争,明英宗于天顺四年(1460年)定下规矩:“诸宗室王府,凡无子者方许请继室”。有杜氏的几个儿子挡着,朱让栩的续娶之路就此断绝。

成都望江楼

有鉴于此,朱让栩干脆于嘉靖八年(1529年)五月上疏朝廷,请求册封杜氏为蜀王继妃。朝廷对宗王后宫封号卡得很严,连能纳几个妾都有定数,像杜氏这种情况,一般会封为亲王夫人,给予“内助”名分,负责管理后宫,大事不了也就给个次妃名号,晋封继妃的几乎没有。

可历代蜀王皆以贤闻名,朱让栩更是贤名卓著,且很会讨皇帝欢心。是以明世宗为他开了特例,准许杜氏晋封蜀王继妃。

丁巳……蜀王让栩奏:‘妃何氏病故,礼娶杜氏,继生三子,已奉旨准令管理家事,请封为妃。’许之。”(《明世宗实录》)

子凭母贵,杜氏成为蜀王继妃后,朱承爚哥仨自动成为朱让栩的嫡子。而后两位兄长主动下线,以退位让贤,如此朱承爚便成为事实嫡长子,获得受封世子的权力。不过他的嫡子身份到底是有水分在,故有时并不被认可,比如王世贞在其《弇山堂别集》中就称他为蜀成王“庶长子”。

嘉靖十九年(1540年)十二月,常氏被册封为蜀世子妃。次年,17岁的蜀世子朱承爚成婚。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二月初十,在位38年的蜀成王朱让栩薨逝,他于蜀献王朱椿、蜀惠王朱申凿并称蜀藩三大贤王。

明中期以后,宗王继承制度日趋成熟,先王去世后,继任者需以管理府事的身份为其服阕(服丧完毕)才能袭封。可朱承爚实在等不及了,以王府财政困难为由,援引伊王朱典楧之例,于嘉靖二十七年七月上疏朝廷请求提前袭爵。鉴于蜀王一向良好的名声,又有先例在,明世宗也没为难他,次年便得以袭爵。

都江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承爚延续了蜀藩优良的家声,在位期间源清流洁,做了不少实事。

岷江是成都平原的母亲河,天府之富系于江上一堰。秦昭王后期蜀郡太守李冰建成都江堰,驯服岷江为成都平原百姓所用之后,天府之国的美名名声鹊起。历朝历代都对都江堰进行过整修与维护,甚至设置官员专门管理。

明中期以后,朝廷多次对岷江水利设施进行维护。可钱花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百姓对此怨声载道。

朱承爚闻讯,捐助铁上万斤,金银数百两,支助朝廷维护水利设施。完工后,由派蜀藩长史携带布帛、美酒、牛羊去犒劳施工人员。为这次岷江水利整修做出了不小贡献。

得益于蜀成王的言传身教,朱承爚也很注重维护与皇帝的关系。比如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四月,派人赴京进献川扇,明世宗很是高兴,赐予他银二百两,红罗衣一袭。

没有长寿基因的蜀王家族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三月初七,蜀王朱承爚薨逝,在位10年,享年37岁,朝廷赐谥曰康。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朱承爚的寿数即便放在古代,也属于英年早逝。放眼明代宗王群体更是如此,跨越古稀的为数众多,年介耄耋也不算稀奇。可若换个参照系,比如蜀藩本身,就会发现他并不算短寿,毕竟蜀藩宗王一二十岁就故去的比比皆是。下面我们来简单梳理下蜀藩诸王的生平

蜀献王朱椿,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生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封蜀王,二十三年(1390年)之国成都,被父皇称为蜀秀才,为大明第一贤王,薨逝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在位46年,享年54岁。

蜀献王共有六子:

嫡长子蜀悼庄世子朱悦燫,生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师从方孝孺,永乐元年(1403年)受封蜀世子,薨逝于永乐七年(1409年),年仅22岁。

邛崃市天台山

次子华阳悼隐王朱悦燿,生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永乐二年(1404年)受封华阳王,洪熙元年(1425年)因图谋夺嫡,被明仁宗以“鸾枭不可同处矣”为由,发配湖广澧州(今湖南澧县),剥夺蜀王继承权,薨逝于宣德八年(1433年),享年42岁。

三子崇宁王朱悦燇,生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永乐二年(1404年)受封崇宁王,永乐十四年(1416年)因“获罪于父”,投奔亲叔叔谷王朱橞,却被对方用来冒充建文帝,借此谋反,薨逝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享年26岁,绝嗣。

四子崇庆王朱悦炘,生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永乐二年(1404年)受封崇庆王,薨逝于永乐九年(1411年),年仅17岁,绝嗣。

五子蜀和王朱悦(劭火),第四代蜀王,生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永乐二年(1404年)受封保宁王,后因长房绝嗣,于宣德十年(1435年)晋封蜀王,薨逝于天顺五年(1461年),在位27年,享年66岁。

六子永川庄简王朱悦烯,生于永乐五年(1407年),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受封永川王,薨逝于天顺四年(1460年),享年54岁,绝嗣。

蜀靖王朱友堉,第二代蜀王,生于永乐四年(1406年),为蜀献王嫡长孙,因父亲悼庄世子朱悦燫早逝,受封蜀世孙,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袭封蜀王,薨逝于宣德六年(1431年),终年26岁,无嗣。

黔江悼怀王朱友坿,生于永乐五年(1407年),为朱悦燫嫡次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受封黔江王,薨逝于宣德元年(1425年),年仅20岁,无嗣。

蜀僖王朱友壎,第三代蜀王,为朱悦燫嫡三子,生于永乐七年(1409年),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受封罗江王,宣德七年(1432年)晋封蜀王,薨逝于宣德九年(1434年),年仅26岁,绝嗣。

蜀藩世袭传承

蜀定王朱友垓,第五代蜀王,蜀和王嫡长子,生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统十一年(1446年)受封蜀世子,天顺七年(1463年)袭爵,当年薨逝,享年44岁。

蜀怀王朱申鈘,第六代蜀王,蜀定王嫡长子,生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因父王在位日短,没有获封蜀世子,天顺八年(1464年)袭爵,薨逝于成化七年(1471年),终年24岁。

蜀惠王朱申凿,第七代蜀王,蜀定王庶三子,成化七年(1471年)受封通江王,次年晋封蜀王,薨逝于弘治六年(1493年),享年35岁。

蜀昭王朱宾瀚,第八代蜀王,为蜀惠王嫡长子,弘治四年(1491年)受封蜀世子,弘治七年(1494年)袭爵,薨逝于正德三年(1508年),享寿29岁。

蜀成王朱让栩,第九代蜀王,为蜀昭王嫡长子,父王去世时年仅8岁,没有受封世子,正德五年(1510年)袭爵,薨逝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享年47岁。

加上朱承爚本人总计十六位宗王,八人去世时不到而立,六人年过不惑,达到知天命的唯有蜀献王、蜀和王及永川庄简王三人,终年37岁的朱承爚在其中名列第七。十位蜀王的平均年龄只有38.8岁,比公认短寿的太祖系宗藩韩藩好不了多少。只能说蜀王家族没有长寿基因。

阿越说

谥法“渊源流通曰康”、“温柔好乐曰康”、“安乐抚民曰康”、“合民安乐曰康”。蜀康王朱承爚在位10年,实录中几乎没有他活动的记录,也没有蜀藩所属闹幺蛾子的记载。对当地百姓而言,拥有特权的藩府没做出值得史籍记载的大事,才是好事情,说明在任藩王很是自律,本身没有戕害百姓的想法,对属官约束也很是严格。所以能以康作为盖棺定论,朱承爚也非浪得虚名之辈。

蜀王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蜀王普遍早夭,多代蜀王冲龄袭爵的背景下,蜀藩能维持十代蜀王代代都是贤王,持续时间更是长达近两百年,只能说蜀献王这位始封君定下的家法极其有用,后代子孙真正做到了他在《门帖》中所提到的“亲藩礼重宾师位,朝野名高孝义家。子孙同膳三千指,诗礼传家四百年”

相关文章

蜀成王朱让栩:一首诗写尽成都十景的文豪,文教化一方的集大成者

鲁宪王朱寿鋐:继承兄长遗志,在兖州修桥铺路造福百姓的贤王

周懿王朱子埅:黄河水淹开封城的亲历者,坐船逃命的大明亲王

晋宪王朱美圭:晋藩的中兴之主,从世子到囚徒,到郡王,再到亲王

崇宁王朱悦燇:长相酷似建文帝,亲叔想借此造反,亲爹大义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