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到大,身边的父母、长辈总跟我们说:外出打拼,多个朋友多条路。

年轻的时候,对于这番话是认同的,所以我们拼了命去合群,去交不同的朋友,想要扩展人脉,拥有自己的关系圈子。

在这个合群的过程中,我们会见识到人性的险恶,会吃到生活的苦头,会被某些人无情算计。到头来,合群只换来了“多苦而少福”的生活。

随着对于人性的理解愈发深入,我们变得不再合群,而是选择一个人过日子,不再讨好别人,也不会刻意取悦别人,越活越清醒,越活越淡漠。

人呐,混到了五十岁,身边没有什么朋友,这看似是失败,实际上有这几个远见。

01

避免卷入到“人情纠纷”当中。

在人情社会,唯一不可避免的,就是讲人情世故。这一讲人情世故,就会牵扯到诸多的人情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跟同事相处得越亲近,同事越会跟我们闹矛盾;跟亲戚相处得越亲密,亲戚越会产生“远香近臭”的心态。反正,人与人之间靠得太近,惹的人情太多,就是一场劫难。

谈到“人情太多”,相信我们都听到过这么一个词,人情债。别人跟你好,借给你10万元。最后,你还给了对方12万元。

虽然你多给了别人2万元作为利息,但别人依旧不满意,认为你没有还清人情债。未来,如果别人找你借30万,那你是借呢,还是不借呢?这个时候,你将左右为难。

人情关系复杂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牵扯到利益,从而滋生了“人情债”。

人情债,不好还,也还不清。所以说,少合群,少往来,避免牵扯到人情关系,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寻求身心的平静和安宁。

这是一个充满喧闹和繁杂的世界,我们都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份子,免不了会被这繁杂的洪流推着走,缺乏了宁静的内心和灵魂,只剩下烦躁。

人越是烦躁,越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比如说在乎别人的看法,为了不成为异类而委屈自己,活成了行尸走肉的模样。

这样的情况,是当下的常态。生活的节奏越快,人们的内心就越焦虑,导致每个人都被戾气缠身,没有了该有的开朗和温柔。

所以,如今有一种观念被广泛传播,断舍离。断舍离的关键,就在于摒弃毫无意义的事物,让人们在做减法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回自己的灵魂。

人到五十,不再需要虚伪的朋友,这并不是失败,而是重新活回自我,追求身心的平静和安宁。

安静的生活,也许会少了热闹,少了所谓的关心和感情,但多了美好和鸟语花香,以及内心深处的诗和远方。

03

逐渐摆脱虚伪,返璞归真。

这是一个虚假的世界,里面的人也都是性情虚伪的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虚伪和逢场作戏。

在职场中,跟同事或者上司相处,需要跟他们逢场作戏,毫无真情实意。在家族当中,跟亲戚相处,双方都只能逢场作戏,而没有任何的感情。

对此,有人会说,保持诚恳真实的态度,坦坦荡荡交往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非要逢场作戏呢,这不累吗?

人在江湖,还真的做不到诚恳真实,因为别人会把你当成软绵羊来拿捏。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就是这个道理。

要想保持真实的自我,就只能远离圈子,远离所谓的社交场合,尽量过简单且独处的小日子,既不跟陌生人往来,也不跟虚伪的朋友说太多。

做一个远离虚伪,逐渐返璞归真的人,这并不是混不下去,而是历经半生之后,发现真实的生活,才符合自然的本性。

04

少关注别人,多关注自己。

人生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花太多的精力和心思去关注别人的人生,本质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毫无价值和意义。

别人做了什么,那是别人的事,我们又何必管那么多呢?另外,别人对我们有什么态度,那是别人自己的选择,我们又何必过分在乎呢?

什么时候做到了“不在乎”,才算是真正活透了。我们要在乎的,是自己需要什么,生命中有什么追求,而不是别人有什么看法。

盲目合群,或者觉得自己是异类,就跟这种“在乎别人”的观念有关。这般纠结地活下去,别说生活的质量不高,也许我们连生命的趣味都感受不到。

人到五十,转移自己的重心,将在乎别人,转为在乎自己。与其取悦别人,不如取悦自己。

别人如何,那是别人的问题,自己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