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家里的书架,总结了这10年来看到的问题,写了几篇能解决问题的书评。希望能帮到20~35岁的你!

从2013年大二创业开始,一晃十一年了。

白手起家,让我切身体会到,20-30岁没背景没资源的普通人,想要进阶有多难。

在直接管理过至少100人之后,再对比那些接触过的35-50岁前辈的履历,我总结了普通人“进阶难”的四个问题,分别是缺乏常识、不善表达、不会积累本钱,以及缺乏对周期的认知,不知道如何进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因为这些困难,这些年来,我通过“依靠阅读创业、依靠阅读管理、依靠阅读晋升”,我相信你也可以。

今天说“如何积累本钱”,以及读什么书,能解决问题。

一、问题:不会积累本钱

年轻时没本钱很正常。大多数人在20-30岁,收入虽然快速增长,但很难有足够的积蓄成为进阶的本钱。

我接触过的那些高收入、富二代、拆二代,虽然积蓄不少,却大概率在30-35岁要面临财产缩水或者破灭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以为本钱就是存款,其实这个年龄段,经验、能力、眼界、性格、口碑反而更加重要。

二、如何积累本钱?

1、《创业者手册:教你如何构建伟大的企业》
作者:[美] 史蒂夫·布兰克,鲍勃·多夫

一句话评价:纤悉无遗,经营者的枕边书。

“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自己”,这句话如今虽然被用烂了,但很少人能够做到。一方面是认知的问题,但更多是因为缺乏系统有效的方法论。我在创业前就了解过作者的成就,创业后这本书成了我最常用到的工具书,不管是内部管理,还是外部融资,都非常适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身经百战的创业者,史蒂夫1987年进入硅谷创业,先后创办了8家初创企业,其中一家在互联网泡沫时期大获全胜,其余大多持平还有两家惨败。鲍勃在22岁时就成功创建了一家企业,随后又接连创建了6家,其中2家非常成功,2家持平,3家损失惨重。后来,鲍勃开始投资初创企业,还在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风险投资基础”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场上的创投热情早已进入冰点,但我觉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对于20-30岁的普通人,仍然有着指导意义。就我的观察,很多人不是没有工作热情,而是没有方向感,不懂评价成果好坏的要素是什么。不是不知道要“滚雪球”式发展,而是不懂怎样积累本钱,怎样才能让雪球滚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书的内容始终围绕客户展开,分为客户探索和客户验证两大环节,假设只用很少的本钱,运用一系列商业模型和工具,像“滚雪球”一样构建高效且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很多人在网络上碎片化学习到的概念,比如“商业画布”“漏斗模型”,只是书中内容的很小一部分。如果你能熟练掌握书中讲解的开发流程及其分析工具,肯定会有所进阶。

相关推荐:《创业成功范式:硅谷创业教父的忠告》[美] 史蒂夫·布兰克

2、《增长黑客实战》
作者:范冰、张溪梦

一句话评价:通俗易懂,增长黑客理论的工具书。

很多人把领导力误解为PUA他人的能力,其实“增长是最好的领导力”。正所谓一力降十会,只要有增长,再困难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多数人在20-30岁,收入地位的相对涨幅虽然很大,但很少人会审视自己的增速。举个最简单的数学题,如果起点是1,每年的增速是10%,十年后你的数值就应该到2.4了,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曾经的增量市场也会慢慢变成存量市场,曾经行之有效的渠道、工具、方法,慢慢也会变得低效。大多数人在接近30岁的时候,才会突然意识到自己进入了一片红海,每天思考的都是如何另辟蹊径,如何突破瓶颈。可事实上,绝大多数问题的根源并没有那么复杂,核心就是能不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20年,增速最快的是互联网行业,而互联网行业中关于增速最经典的理论就是“增长黑客理论”。本书作者范冰,是“增长黑客理论”在国内早期的布道与推动者,张溪梦是前领英美国商业分析部高级总监,被评为“世界前十位前沿数据科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本《增长黑客实战》不仅有详实的理论阐述,更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其中公式算法部分是一大亮点,作者以“文科生”都能看懂的方式,一步步解析,拆解数据分析过程和公式使用方法,让本来枯燥的内容也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相关推荐:《增长黑客》范冰

希望本期内容,对你有帮助!
我是牧凡记,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