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曼波”“丁达尔风”,当你见到这样的词汇,是不是有种“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却不知道什么意思”的感觉?今天我们就从这些穿搭黑话聊起。

“曼波”是一种热情奔放的舞蹈,再加上“薄荷”,指向朝气蓬勃、轻松愉快的浅绿色系搭配;丁达尔效应是一个物理词汇,树林里透过的太阳光柱、大雾天车灯前的光路,都是这一效应的具体表现,而丁达尔风的穿搭,说的则是渐变色系穿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交平台上的薄荷曼波风。图片来源:扬子晚报

一段时间以来,各大电商平台、社交网站充满着这样让人似懂非懂的潮流新词:美拉德穿搭、格雷系穿搭、多巴胺穿搭。一脸懵圈的网友,接受了时尚博主的悉心科普:美拉德是食物受热发生的一种变色反应,又名焦化反应;格雷系源自于“All Grey”的中文谐音;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为人们传输着兴奋和开心的信号。这些新鲜词汇及其代表的穿搭风格,迅速聚拢了大批追随者,相关话题也成为流量密码。

近来,潮流趋势已经不再是按年,而是按季、按月甚至随时在变化,不变的是每种流行的新风格,大多有个“花里胡哨”的名字。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的套路:陌生化表达。物理化学感拉满的名称,实则可以简单理解为大地色或者说棕色系穿搭、灰色系穿搭和明亮彩色系穿搭。只不过,搭载上各种陌生的名词,将跨界感拉满、把陌生感给足,方能彰显格调和个性。

老话说“人靠衣装”,色彩与情绪有所关联,穿搭风格某种意义上也是个性的表达。有行为心理学家认为,衣着是人类感知的基础,反过来也会影响人们的自我价值感。时尚是个圈,多巴胺穿搭致敬Y2K风格,格雷系与性冷淡风有共通之处,美拉德色系以前往往是“老钱风”的最爱,薄荷曼波在十年前就叫“森女系”……只不过,新鲜词汇席卷而来,潮流风尚不断刷新,刚好可以填补“衣柜里永远缺少一件衣服”的空缺,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买买买的新理由。一两件衣服花费不多,但能够获得即时满足,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正是基于这样的商机,有些时候,流行不仅被“发现”,而且被“创造”。曾打造出蒂芙尼蓝、可口可乐红的色彩研究机构潘通,每年底都会发布下一年度的流行色。这些流行风格不仅主导时尚圈,也悄无声息延伸到配饰、美妆甚至电子、家装领域。告别多巴胺,脱下美拉德,拥抱薄荷曼波和丁达尔风,每一轮流行风尚横空出世时,都有KOL、时尚媒体和各色品牌纷纷下场,借势营销,以流量换来交易量的“泼天富贵”。据某电商平台数据,“美拉德”话题形成一周多时间内,相关产品售卖近百万单,商品交易总额过亿。一个新词就可拉动数以亿计的交易,从其带货能力来看,流行色彩和风格你方唱罢我登场也就不稀奇了。

也要看到,消费者的选择也在不断形塑新的消费模式。户外运动的红火,让冲锋衣、运动服等成为潮流;新中式的风吹到大江南北,背后实则是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共鸣与认同。从更广泛的消费领域看,“色彩经济”“盲盒经济”“场景经济”等的走红,其实都折射出社会情感以及消费者心理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不再满足于基本的功能性需求,更多向取悦自己和品位表达转变。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积极拥抱变化、愿意体验新鲜事物,而且对情绪的体察十分敏锐。在我国,Z世代人群数量超过2.6亿,据研究报告,通过消费来表达情绪是其重要特征。能不能突破传统消费模式的品牌、价格、品质三件套,赋予产品以情绪价值,考验着更多产业的智慧。

说回穿搭,盲目追随流行色,可能并不适合自己;一味照抄网红穿搭,也有风险变成“精致土”。不过好在,流行的轮回中,总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项。实在不行,也可以强势创造趋势、引领风潮。毕竟,哪怕是纯黑色羽绒服,只要爱穿的人足够多,也能从平平无奇的基础款一跃成为时尚真顶流的“海淀风”,鼓舞着更多人实践自己的“穿搭自由”。

这正是:

格雷曼波美拉德,时时变换流行色。

人为主来衣为客,从心方为好选择。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周珊珊)

本期编辑:梁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