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曾写道:“岁月不待人,往来如飞马。”

弹指间时光飞逝,人生已过半,从前我们追逐事业和财富,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而如今才感悟到生命的意义,生活不只是无目的的忙碌,还有内心的提升和灵魂的净化。

上半场已经散场,下半场要做好自己,必须守住这三样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守住健康

俗话说:“到老方知身为贵,千金难买健康来。”

人们总是在生活的旅途中一味地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却忘记照顾好自己。

老人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管是怎样严重的情况,健康一定是放在首位的。

身体健康了,才有精力去做你想做的事,只有好好爱惜才能过更好的生活。

春秋时期,有两位老人是邻居,两人都已经年过半百,但是身体状况却各不相同。

其中一个叫王伯的老人,因为年轻时靠捕鱼为生,受了伤也总是不以为意,现在双腿没有办法长时间站立,只能每天靠在椅子上看着窗外。

另一个叫刘清的老人和王伯是朋友,二人年轻时经常结伴一起去捕鱼,但是现在的刘清行动自如,每天都很精神。

王伯见了很奇怪,于是就问:“为什么你总是很精神,你都不会累吗?”

刘清笑了笑,说:“我每天会做一件事,就是晨起后在庭院中练习太极拳。”

王伯听完顿时恍然大悟,为自己不负责的行为感到后悔,然后每天开始跟着刘清练习,渐渐地他能站立的时间也久了,每天可以做简单的运动了。

弗朗索瓦·拉伯雷说:“没有健康,人生就不称其为人生了,这只是一种倦怠和受苦的情状——一种死的象征。”

所以人生下半场健康很重要,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更别谈去接受新的事物,提升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纳新事物

人们常说:“人总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是人的本能,因为我们都需要成就感不断地反馈与激励。但一个人能耐着性子做不擅长的事情,才是本事。”

人都有维护固有思维的本能,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更多的是排斥,但真正让一个人衰老的是丧失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在老年时仍然勤奋学习新知识。

他的弟子感到不解,于是问他:“老师,你已经这么有学问了,为什么还要努力地学习呢?”

孔子回答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弟子们听了更加钦佩老子了。

孔子虽有众多弟子,是贤人的典范,但他的好奇心并未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对于一切新鲜的事物,他都抱着学习的态度,这也是为什么他能成为一代圣贤。

有的人固执地认为,自己接受能力变差是因为年纪大了,其实不然,盲目的偏见和抗拒,只会堵塞你的眼界。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的一生接触到的只不过是其中的凤毛麟角,有太多的事物等着发现,只要勇敢地迈出步伐,你将会有更好机遇。

学会接纳新的事物,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内心,人生才能到达新的高度。

放平心态,丰盈内心

《论语·述而》中孔子提到过:“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时间流转,聚散离合、成败得失不过浮云,想得太多只会难为了自己,凡事看淡,丰盈自己,我们都能从容而过。

孔子曰:“无欲则刚。”

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有一颗知足的心,学会欣赏自己,这样人生才会阳光明媚。

东晋著名的诗人陶渊明,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美言流传至今。

当时,在朋友的再三劝说下,陶渊明只好再次出任地方县令。

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

有人告诉陶渊明说:“来的人可是上头派下来的,你应该恭敬一些,穿戴整齐去迎接。”

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为了一个五斗薪俸,就低三下四献殷勤,这事我做不来!”

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后任职不过八十多天,陶渊明便彻底弃官,隐居山林。

在田园中,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快乐美满的过完了这一生。

然而如今有多少人沉浸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越陷越深。

不可否认,大多数的人都在追求物质上的富足,而忽略了自己内心上的丰盈,但供养生命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精神上的饱满。

心态是一条河流,无论何时都需要流动,过急则会溃堤,慢下来才能源远流长,时间自会沉淀一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生其实很平凡,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已过半,生命的意义不过是找到自我,遵循本心。

很多时候,生活与物质无关,更多的是心态。

从前为了生活劳累奔波,那如今便要为自己真正的活一次。

年龄不是限制,身体健康,心态简单,内心富足,福报自然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