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西藏兵

朱锡荣

退伍回乡多年,与朋友们经常交谈时知道我是当过兵的,往往会被问起你是在哪里当兵的,我则骄傲地回答道:我曾经是一名西藏兵!问及者多半会投来敬佩的眼神,赞叹道,西藏兵不容易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的,我要感谢父母亲的支持和部队的培养,回到地方上也让我养成部队优良的作风、坚定的信念、坚韧不服输性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鼓励下,不断学习进步,从一名手拿铁锹的工人一步步成长为手握笔杆子的央企正科级干部。有同事说能从一名普通退伍士兵能成为干部的人可谓寥寥无几!

当年,我在贵州惠水县断杉中学初中刚毕业,没有考上师范正在学校补习,一天来了部队接兵干部和武装部领导到我们教室里边动员参军,我与几名男同学就报了名,经过体检我们这个班有5名同学接到了“入伍通知书”进藏当兵。

虽然年纪有点小,我妈在乡政府工作,我父亲也是有见识的人,他们很开明说去部队锻炼,我是城镇户口回来还可以安排工作!就这样我们全县经过体检合格150多名新兵在武装部集合,再到兵站驻扎了两天告别家人乘坐大客车和火车到了四川大邑县安仁镇集训一个月后,乘坐图154客机直飞西藏贡嘎机场。在安仁镇时来自各地的兵都被打散分到各个不同的连队,有去亚东的、有去岗巴的,我和几名惠水籍的分到江孜独立营。

营长带着几名军官亲自接的兵,这名营长是一名“老西藏”,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昂首挺胸走路铿锵有力,很有军人气质和作风。到了白朗县新兵营集训了2个月,然后分配到江孜营区的炮连,每天操作八二五无后坐力炮。

2个月后,整个连队调到拉萨与其它部队一起组建摩步团,我们是直属100炮连。那时候团的营房还在建设,我们分散驻扎,我们连队驻扎过白定、北郊和西郊。最后在一所农牧学校后边营房退的伍。退伍时我们的徐排长依依不舍地为我们披上了哈达,对我们说,我要多看看你们,记住你们的容貌。自从退伍后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了。前几年通过网络公众号等,网上联系到我们连队的牛连长,他目前在山西,他还问我是否有连队其他人的联系方式,我抱歉地说我也没有呐!当年营房那里隔一道围墙就是谭冠山将军的墓地,我们还去瞻仰过。

在部队时我们发扬老西藏精神,学习、出操、训练、执勤、演习,参加完成多起集体任务,我在指挥班搞测绘,参加多次实弹射击,由于表现优秀得到多次嘉奖。将近3年的军营磨砺,我也成熟了不少,身体素质过硬,作风顽强。

1992年底快到退伍时,我们连队指导员还征求过我的意见是否留队?我想了想还是退伍吧,早晚要回去的,回去好早点分配工作。我们廖副连长还在我的相册上题写对我鼓励的话,我至今保存着,鼓舞着我。退伍回来后到1993年5月份,分配到单位上班。

卸下的是肩章领花,卸不下的是坚强的信念和执着。当初我分配在铁道部都匀桥梁工厂运输车间的火车组,工厂主要生产铁路桥梁和轨枕,要运输生产材料和产品出厂,厂里有5条铁路专用线,牵引线与铁路正线清泰坡车站相连。火车组有两台“上游型”蒸汽机车,我就被分配在火车上当了一名司炉工,当一名司炉工平时工作很多,在火车上边作业时温度很高,机车开动时还要有章法地一铲铲往炉膛里边投煤,要投出簸箕形状利于燃烧,工作量很大,有时当班一天要投煤好几吨。

一来上班就要给机车给油、加水、加煤、整理锅炉炉床,机车行驶时还要根据调车计划紧盯气压表不要掉汽了,不时大汗淋漓地挥舞铁锹往火红的炉膛里边投煤、拉水,还要配合瞭望,不时发出口令提醒司机道岔和铁轨上各种情况。往往工作一天下来,衣服是满身的油烟和油味,脸上也是黢黑,疲惫地躺在单身宿舍床上,有时在想这辈子就甘认这工人的命?不行!在部队锻炼出来的不服输的脾气起来了。

我订购了一些报刊杂志学习,给人借来高中语文课本。期间还取得了大货汽车驾驶证,与人跑过货车。火车组的老师傅们很是关心和照顾我,还把一些专业技术书籍给我学习,手把手地教我专业知识。我考取了火车的副司机和司机,操纵机车安全圆满完成了多起重载运输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赞扬。

到2002年初的时候,参加了青藏铁路建设,在格尔木市的南山口轨枕厂工作,干过行车司机、混凝土工、职工食堂厨师等工作。尽管高原气候恶劣,咬牙坚持了3年,又回到火车组工作一段时间,国家开始高铁建设,生产的多是大型铁路箱梁,我们单位工厂化生产改为现场制梁,我先后被分配到京沪高铁、广深港高铁等地参加铁路建设,当过锅炉工、混凝土工和装载机司机等。

在广深港高铁建设期间,我在综合办廖主任的鼓励下,自购一台笔记本电脑将项目一些动态形成文字消息投稿到集团网站发表。写文章是一个辛苦活和脑力活,要坐得了冷板凳,别人下班后在喝酒吃饭侃大山打牌休闲娱乐享受时,你往往得熬夜伏案写作,这样能吃苦的可谓是人凤毛麟角。于是我这样的“老黄牛”随后被调到公司机关党委工作部助勤负责文秘工作,负责公司网站稿件编辑和投稿。平时走南闯北到公司所属项目采访采风,采写各类新闻报道,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铁道建筑报》《人民铁道报》《中国作家》和集团网等媒体发表了数千篇各类稿件,其中一篇写老党员事迹的报道一经在新华社客户端发表后,点击量超过百万。

虽然来到机关助勤,自身文凭限制要提干是一道难以难以逾越的墙。于是我下足功夫加倍刻苦努力,取得了贵阳学院大专和郑州大学的函授文凭。有一段时间,无论刮风下雨,我连续3个月天没有亮就跑步到一条小河边上背书学习,然后回去洗漱吃早餐才上班,下班回来晚上要学到凌晨,不太懂的地方请教身边的同事大学生,一次性考取了中级经济师和高级企业文化师。我参加各类征文比赛,多次在系统内和地方上获奖。平时大量阅读中外名著,提高自身写作能力,出版了29万字散文作品《我们的风花雪月》,加入了中国散文学会、南京市作家协会、都匀市作家协会等,参与地方采风活动,与名家老师们交流提升,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和格局。

在党委工作部工作期间,参与策划党代会、年初工作会、项目大型观摩会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活动,多次执笔撰写了行政和党委工作报告。为先进单位、全国劳动模范等撰写了申报材料。创办过公司的期刊杂志,编撰过公司多期《年鉴》。

目前已年过五旬,梦里还经常回到那魂牵梦萦的雪域高原,我与妻子女儿说,等有时间了一定要到拉萨去一趟,到当年当兵的地方看看,圆圆梦。当年转业回乡的一个县城的战友们每到八一时都要举办聚会活动,叙叙战友情。每年八一前他们都要邀请我参加,由于我常年在外地工作没有一次成行。但每到八一建军节这天,我在项目分公司当书记时都要把在项目工作当过兵的员工组织起来座谈聚餐,给大家发放T恤和纪念品,让老兵给大家讲述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

目前我尽管离退休还有几年,我在岗位上还是热情不减,积极履职发挥作用,关心职工,管理教育好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参加地方防疫工作、志愿活动。我还到系统内部和地方党校参加过学习,与时俱进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我所在支部每年都获得公司先进党支部、纪检监督先进单位等称号。我还笔耕不辍,近年来多篇文章发表于《夜郎文学》《东方散文》《三线往事》《剑江潮》《川黔散文选》等刊物和书籍。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但曾经穿过军装的那股干劲冲劲还在,曾经脚踏冰峰雪岭的步履愈加铿锵坚定有力。我相信天道酬勤,无论在何时,无论处在何处环境,都不要气馁,不要甘于平庸,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要脚踏实地靠自身不断努力来提升自己能力素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

因为,我曾经是一名西藏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本文插图均不自网络)

作者简介:

朱锡荣:1973年11月生于贵州惠水,大学本科学历。曾在西藏军区某部服役,退役后进入央企,参加过青藏铁路、京沪高铁、广深港客专、汉十铁路、中老铁路等多条铁路建设,供职于中铁十五局集团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政工师。散文、小说、诗歌和纪实作品散见于人民网、新华网、中国诗歌网、凤凰网、中国作家、《人民铁道报》《铁道建筑报》等各类报刊和网站媒体。公开出版有29万字散文集《我们的风花雪月》。

作者:朱锡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