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30年,刘义隆派到彦之统率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进行北伐,意图收复黄河以南的区域。

而当时北魏刚刚北伐柔然,这时又面临着西面的胡夏和吐谷浑的威胁。最终拓跋焘决定先伐大夏,而面对南朝宋只做防御,部队撤回黄河以北。由此南朝宋兵不血刃就拿到了黄河以南的区域。

但在北魏面临两面作战的局面下,仍然在反击的过程中击败了到彦之的部队,到彦之决定全军撤退,导致黄河以南除了滑台仍然坚守外,其它区域再次沦陷。

为什么刘义隆的北伐在北魏两面作战的局势下仍然会失败?其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就来读一读《资治通鉴》中的相关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资治通鉴》原文

(原文和译文的文字版本可以参看本公号同步发布的文章,文字版本可以按自己设置放大观看)

02

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收获与反思

刘义隆为什么会突然决定对北魏发动进攻,收复黄河以南的土地呢?

一是刘义隆是公元426年杀掉辅政大臣谢晦等人,才夺回权力的,南朝宋内部的政治并不稳定。刘义隆需要时间去把内部的关系处理好。而当内部关键岗位的人员都逐渐落实之后,刘义隆一方面需要锻炼自己的嫡系势力,逐步清除掉不忠实于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军队体系的力量。所以为什么这次派到彦之这些在扶持自己上台中立了大功的人挂帅,就有借军功来提升他们在军队中的地位的想法。而檀道济等实力派反而被压制。

而刘义隆在接手政权之后也需要一场胜利来加强自己的威望,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他是需要一场战争来支撑自己的。

而这个时候的西北局势对南朝宋而言是有利的。北魏面对柔然的威胁,决定清除柔然,发动大军北伐柔然。这个时候南部力量是薄弱的,是一个好的时机。

而当时西部的这些国家比如大夏,吐谷浑等国家也感觉到了北魏的威胁,所以都派使臣来南朝宋,希望跟南朝宋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北魏。当时刘义隆先后跟柔然,后仇池包括之前的敌人大夏都签订了协议,共同对付北魏。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如果这些国家联合在一起,确实北魏的形势是不妙的。

所以当时北魏进攻柔然,柔然必定是向刘义隆求援的,所以刘义隆当时才给拓跋焘去信,声称要拿回黄河之南的土地。其实这就是外交辞令,主要在于威慑北魏,你敢北伐,我就北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拓跋焘哪里管这些,还是毅然出兵北伐。这时刘义隆和大夏的赫连定应该也做了勾兑,认为这个时候趁北魏北伐,大家共同出兵攻打北魏,能获取更多的利益,所以才有了刘义隆北伐的想法的落地。

但刘义隆北伐的想法其实并不坚决。如果能趁北魏兵力虚弱之际拿到一些利益是最好的。所以从刘义隆派遣到彦之到排兵布阵,其实兵力并不足。而且他确实是叮嘱到彦之如果北魏没动作,就驻守彭城,寻找时机。而这一点又被狡猾的崔浩所察觉到了。所以崔浩才力排众议,在打完柔然之后认为先打大夏,因为南朝宋对自己的威胁并不大。这才有了拓跋焘下决心同时开两场战争的原因。

所以拓跋焘实际上把主力带去打大夏了。而在南部的兵力也并不多,对于到彦之的北上,拓跋焘命令黄河以南的区域的部队收缩回黄河以北,所以才有了到彦之兵不血刃拿下了黄河以南的区域。

但拓跋焘的收缩反而是一步好棋,因为北魏在南方的兵力是薄弱的,所以就要把摊开的手掌缩回去成为拳头,然后再打出来才有威慑力。而对于南朝宋的到彦之而言,拿到了黄河以南的土地,但这次北伐的兵力本就不多,然后这些城市每个地方都要留兵力驻守,最终就是这点兵力都像撒胡椒面一样撒在各个城市,而北魏集合了兵力之后,任一点的突破都能形成绝对优势,从而在战场上形成主动。

所以接下来态势的发展就对于南朝宋而言是一场噩梦了。

当时到彦之的军队才三万人,北魏撤离黄河以南后,到彦之派朱修之守滑台,派尹冲守虎牢,派杜骥守洛阳,每个地方守军也就是几千人的规模。

而当南朝宋的军队在黄河南岸以撒胡椒面的形态分布时候,每一个点的兵力实际上都非常薄弱。这时北魏的战略就比较得体,我集中优势兵力去打你的单点。

首先就是北魏的冠军将军安颉统御各路人马,袭击到彦之的军队。而到彦之当时派遣姚耸夫渡黄河北上,进攻冶坂,结果,姚耸夫战败退回黄河以南。

而接下来北魏的安颉渡过黄河攻打洛阳金墉城。当时杜骥防守洛阳,但洛阳城墙残破不堪,根本没办法守住。于是杜骥诓骗当时来打捞巨钟的姚耸夫来协助防守金墉城。当时姚耸夫手里只有一千五百工兵。结果姚耸夫进了金墉城才发现这城根本没法守,于是就带兵撤离了金墉城,杜骥也趁机放弃城池向南逃走。之后安颉攻克洛阳,杀掉了南朝宋的守军五千人。当然这段历史是有矛盾的,如果姚耸夫和杜骥都逃离了洛阳,洛阳不会有这么多守军的。当时杜骥的守洛阳的军队能有五六千就不错了。

之后杜骥回到南方给刘义隆打小报告说因为姚耸夫临敌退缩,所以才导致洛阳失守。刘义隆斩杀了姚耸夫。

从刚才守军的数字的矛盾可以看出,刘义隆斩杀姚耸夫也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姚耸夫退出洛阳城,但从后来的局面来看,洛阳失守是导致整个防御链条崩溃的原因,在洛阳防线上,确实需要有人承担责任。

而接下来的南朝宋的失败就更不可思议。当时北魏在黄河北岸七女津集结,集结了很多战船。这时到彦之派副将王蟠龙逆流而上,劫夺敌人的战船。按道理南朝宋的优势是在水军,但是在这一战中,北魏镇守邺城的杜超却击败了王蟠龙,杀掉了王蟠龙。北魏安颉的军队趁机从洛阳东下进攻虎牢。虎牢很快被攻克,尹冲和崔模投降。

这时刘义隆才意识到局面的严重性,紧急启用檀道济统率大队人马北上增援。

而当时驻防在须昌的到彦之已经慌了手脚,七女津的失败,让到彦之的大军直接面对了北魏的大军。所以到彦之打算放弃所有辎重向南徒步撤退,垣护之给到彦之分析当时滑台还在朱修之手上,如果支援滑台,还可以跟北魏做一番较量,如果现在撤退实际上就是放弃了驻守滑台的兄弟们,形势就非常不妙了。

但到彦之坚决主张立即撤离,徒步南下。老将王仲德规劝到彦之北魏离自己还很远,如果现在把所有辎重都舍弃,步行逃离,一定就会形成溃散,局面就不可收拾了。如果想要撤离,也应该率领舰队进入济水到历城摆脱北魏的大军,才能从容的撤退。这次到彦之倒是听从了王仲德的建议,率领舰队到达历城(现在山东济南)然后焚毁了舰船和辎重,徒步撤退到彭城。而驻守须昌的竺灵秀向南逃到了湖陆。当时刘义隆派刘义欣统帅三万人驻守彭城。当时北方的局势已经不可收拾,将领们都劝刘义欣也放弃彭城回京师。但刘义欣拒绝了撤退。刘义欣没有撤退才让檀道济后来的北上有了支撑。

而在这场战役中还出现了真实版的空城计。到彦之从历城撤离后,北魏也抵达了历城,南下追击到彦之。当时历城是南朝宋的萧承之率几百人驻守,面对北魏大军根本没有胜算。所以萧承之干脆让部众把济南城大门打开,部队隐藏起来。而北魏的官兵到了济南城下,发现城门打开看不到守军,反而疑心有埋伏,所以没有进城。

当时的北魏一直向南打到了湖陆,从须昌撤离到湖陆的竺灵秀再次大败,死亡士卒超过五千多人。

至此南朝宋不仅将之前收回的国土又都被北魏夺走,北魏还深入了华北平原的腹地,南朝宋反而又失去了很多土地,这让刘义隆非常气愤,下令逮捕了到彦之和王仲德,投进了监狱,而逃跑的竺灵秀直接被斩首。

这时在黄河南岸,只剩下滑台还在坚守。所以受命北上的檀道济,把目标定为增援滑台,只要滑台守住了,黄河防线就不会全面坍塌,就能跟北魏形成相持。

而檀道济的北上,遭遇到了北魏叔孙建等人的阻截。而檀道济的大军一边作战一边前进,大军很快就抵达了历城,就是之前到彦之撤退的地方,也是萧承之搞空城计的地方。为什么这次檀道济的大军是胜多败少呢?其实反应出来北魏当时在黄河以南的兵力并不多,所以檀道济的大军是能形成优势兵力来打败北魏的阻截的军队的。

之后北魏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改变了战术,开始搞起了游击战,不断的袭扰檀道济的后勤补给线。对于兵力比自己强的南朝宋的大军而言,其短板就暴露出来了,因为兵力多,所以其对于粮草的供应要求就更多,一旦后勤不能稳定的供给,军心就受到了影响。而如果士兵开始饿肚子,一个军队离崩溃就不远了。所以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年中国抗日战争,主席为什么能得出持久战中国必胜的结论,其实就是来源于无数历史的教训。如果我们在正面战场无法跟日本正规军抗衡,那么就化整为零,袭扰其后勤补给,让他的前线的部队后勤短缺,最终缺少粮食,缺少弹药,前线这些士兵的枪械也就变成烧火棍,离失败就不远了。而敌人占据的地方越多,他的后勤补给线就越长,他受到攻击的点就越多。为了保障补给,日本人就必须要在沿路保留大量的部队用于防守,其实就跟南朝宋沿着黄河防守一样,如果总兵力一定,防守的地方越多,每个地方的兵力就越少,而游击战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攻克敌人的据点。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在战争状态下,一个国家拥有战略纵深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当时中国只有东南沿海那一片地方,日本人几天就打下来,中国就没有了。但中国有这么大的领土,日本不可能一天吃下来,他一点一点去进攻,战线就越拉越长,战线就很容易崩溃。所以战略纵深对于一个国家太重要了,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虽然地方很大,但是对于北约东扩到乌克兰非常愤怒的原因,因为最为严重的是如果遇到战争就失去了战略纵深,这才是可怕的。当年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应甚至不惜要用核武器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其实是一个道理。所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讲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很大程度是敌后战场决定的道理就在于此。只要敌后战场一直坚持,只要对敌人的后勤补给的威胁一直在,敌人就会留下军队防守,而前线就会强弩之末,这就是后来日本正面战场也打不动而放弃的原因。

所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相比较南朝宋的军队,北魏的军队在战术战法上确实要远胜南朝宋的军队,他们采用了正面战场和对后勤袭扰相结合的方式,反而将自己的兵力不足的缺陷弥补了。从而在局部战场上形成了优势兵力,又能攻城拔寨。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滑台最终也失守了。但拓跋焘依然非常赏识坚守滑台三个多月的朱修之,没有把朱修之当俘虏看待,反而把北魏皇族的子女嫁给他。对于有骨气的人,不管是自己人还是敌人,都会赢得对方的尊重。

而在北魏军队的骑兵的袭扰下,檀道济的大军的后勤补给遇到了严重的问题,而这时滑台也失守了,增援已经没有意义,檀道济只能撤军。但当时南朝宋有逃亡投降北魏的叛徒将檀道济大军没有粮食的消息提供给了北魏,于是北魏集中兵力追击檀道济,想要彻底歼灭檀道济的大军。面对这种局面,才有了后来历史上著名的“唱筹量沙”。他命令士兵把沙子当谷米来统计数量,必须要高声吆喝斤数,就是要让城外的北魏军队听见。并把所剩不多的谷米覆盖在沙子上面,就这样整整干了一夜。而听到檀道济这边粮食并不短缺的北魏官兵觉得一定是被那个投降的人给忽悠了,于是把那个降兵给杀了。所以出卖自己组织的人下场一般都不妙,毕竟敌人也担心你卖了自己的组织,是为了下一次出卖有更好的价钱。本来信任就很难建立,你拿信任当筹码,实际上自己就已经沦落到用完即弃的角色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檀道济也清楚虽然骗得了一时,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他又用了疑兵之计,自己穿了白衣服,带领部众缓缓出城,北魏的士兵害怕是疑兵有埋伏,根本没有敢追击。

而这次南朝宋的大军的败退,导致整个青州,兖州的很多南朝宋的守军也放弃了城池南逃,导致南朝宋的整个淮河以北的体系都崩塌了,这是刘义隆之前没有想到的结果。

所以我们总体上来看,刘义隆选择北伐,其实这个时机也还算很好的,充分利用了北魏多面作战兵力短缺之际,想要解决自己黄河以南故土的收复的问题。同时刘义隆做的决策也有出于响应柔然和大夏的请求的考虑。制约北魏的进一步扩张,几方形成联盟是最有利的局面。而且如果不趁机北伐,一旦北魏解决了柔然和大夏,其必然会兵峰向难,那个时候其实会更困难。

但具体到战争的用人和安排上,刘义隆却暴露出了巨大的问题。首先是用人不当,他是想让到彦之去磨练一下积累军功的,以让自己的权力更巩固。但到彦之虽然忠实,但军事能力上来看还是比檀道济等老将要差得太远,僵化的去守黄河防线,在洛阳和虎牢丢失后就大惊失色,全线撤军引起了崩溃,这才是这次战役失败的根本原因。

其次刘义隆当时的战争准备也是不足的,决定出兵还是比较仓促,而出动的军队的数量和质量还是不足的,这才导致前线决策瞻前顾后,攻也攻不下来,守也没守住,造成非常被动的局面,这跟刘义隆个人控盘能力不足也是相关的。

而当时北魏已经解决了北方的柔然和大夏的威胁,南北之间的更激烈的较量已经箭在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