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申先生

今日,在威尼斯第三届元宇宙艺术年度展@威尼斯《WeavingTrough Time&Space》展览上,著名策展人、傅申先生夫人陆蓉之女士公布,中国艺术史泰斗、著名书画鉴定家及书画家傅申先生已于2024年4月16日凌晨在杭州富阳逝世,享年88岁。

傅申先生生前和陆蓉之女士共同赞助并助力此次文化交流活动,为了完成傅申先生的遗愿,陆蓉之女士昨日专程飞赴威尼斯,启动这个展览,用以纪念马可波罗去世700周年,并告慰傅申先生的在天之灵,明日兼程赶回,举办仪式后遵照傅申先生生前遗嘱,亲自护送遗体归葬在中国河南平顶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申先生生平

傅申,字君约,1936年生于上海南汇。7岁时开始习字。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就读于屏东明正初中时,美术老师张光寅(著名书画家、艺术史家张光宾胞弟)在课余时开始辅导傅申学习书画。

1959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在师大求学期间,受教于黄君璧、溥心畬学习国画;大二又追随傅狷夫学画;同时又拜书法大家王壮为为师,学习书法与篆刻。1963年考入台湾私立中国文化学院艺术研究所,师从书法名家张隆延研读中国艺术史,并获硕士学位。1965年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专事中国古代书画的鉴定与研究。

1968年获洛克菲勒奖学金赴美入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系攻读中国历史专业,获博士学位。傅申先生先后执教于美国耶鲁大学美术研究所及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曾任美国华盛顿佛利尔暨沙可乐美术馆东方(中国)美术部主任。1994年任教于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任博士生导师等职,兼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及历史博物馆藏品审查委员。负责整理历代名迹。

1964年,傅申(左)与丁翼(右)在台北拜会张大千(中)

傅申先生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代美术史,在中国书法、绘画史以及书画鉴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著名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发现者,对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米芾《研山铭》的考证堪称经典,对颜真卿的研究方向也是傅申现在最早确立的,对张大千的研究鉴定更是至今无人超越,被誉为当代张大千鉴定第一人。重要出版有《鉴别研究》(与第一任夫人王妙莲合著)、《书史与书迹-傅申书法论文集》《书法鉴定:兼怀素自叙帖临床诊断》、《张大千的世界》《欧美收藏法书名迹》等众多书籍。在书画鉴定、艺术史论的学术界、包括书法、绘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崇高的地位。

傅申先生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坡道人受贬期间,流放各处,至今各地建祠立碑,即日本也亦每年纪念其生日,至今不衰。虽生于四川,然三苏祠在河南之郏县,余亦因朝显之介往访之,余亦拟终老该地,不知能如愿否。”八十五翁傅申记。

“古有八大山人,今有平顶山山人,平顶山人为谁,南汇傅申是也。”傅申书于宝丰、朝显侍侧。

主要著作:

《万壑过眼:中国古代书画鉴藏研究》

《傅申书画鉴定与艺术史十二讲》

《海外书迹研究》

《张大千的世界》

《书史与书迹-傅申书法论文集(一)》

傅申先生介绍中国书画文物

在美国流传情况

担当美国最大的东方艺术馆——华盛顿国立佛利尔美术馆和沙可乐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12年多的傅申先生,将流传海外的中华文物称为中国文化的大使。他说,这些文物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中国文化的历史。

傅申先生介绍,自20世纪以来,尤其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了中国文物的最大市场,藏品之质量激增,远远超过欧洲。傅先生将这些藏品分为地方博物馆收藏和大学美术馆收藏两部分,谈起来如数家珍。傅先生称之为重要收藏地的波士顿美术馆,收藏中国美术品甚富,其中有很重要的中国唐、宋绘画。他说,唐朝画家阎立本流传下来的画非常少,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没有,这里却藏有他的一件《历代帝王图卷》。这里的另一件名画是《宋徽宗揭练图》描绘着宫廷妇女的生活。此外还收藏着一幅宋徽宗的《五色鹦鹉》。

《历代帝王图卷》阎立本

美国另一个重要收藏地一一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许多中国的瓷器及其它文物,像唐代的雕塑。费城博物馆除藏有唐、宋的陶瓷外,还有明朝初年一位高官的住宅,是将原来大厅的木柱、屋梁、室内陈设整体拆下来运到这里重新组装的,在国外是很少有的。傅先生所在的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是美国国立史密桑宁博物学术院下属最早的美术馆。佛利尔先生在1907年至1911年间,多次到中国考察,向上海及其它地方的收藏家购买了相当数量的字画。其中有晋朝画家顾恺之的宋代《洛神图卷》,这是现存顾恺之少数几件作品之一。

《洛神图卷》顾恺之

中国文物在美国受到重视,与大学研究机构对中国文史研究日趋精深有关。傅先生形容收藏与研究的关系就像鸡与蛋一样,互为因果。他说,美国现已成为国外研究中国美术史人数最多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申先生的去世,是中国艺术史学界、书画鉴定界的一大损失,也意味着中国书画鉴定界一个时代的结束。

来自《美术馆头条》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