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是20世纪美国文化中可爱元素的主要传播者。据说,他在每位动画师的桌上都贴了一张纸条,提醒他们:「记得可爱!」但要比可爱,日本大师的程度远超过迪士尼电影。这位大师是被尊称为「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1928-1989)。

葛饰北斋也画漫画

在《可爱无法挡! 》一书中我已提过,有些人把漫画的起源追溯到12世纪的《鸟兽人物戏画》。在江户时代,「漫画」一词指的是画家速写本中不相关的草图集。著名版画艺术家葛饰北斋(约1760-1849)出版了15卷这类的素描,主题包括脸部表情、动物和植物、半人怪物和神话生物,其中许多都充满讽刺幽默。

葛饰北斋的漫画大大影响了莫内、窦加、高更(Gauguin)和罗特列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等艺术家。这些漫画于1856年出现在巴黎,实属偶然,也许是被当作盛装瓷器之箱子的填充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代漫画的灵感来自于1919年,一位日本报社记者从美国带回了连环漫画。到了1930年代,大量美国和日本的漫画与卡通人物,都有年少可爱的外表。

在这样的环境下,手冢治虫从小学开始画自己的漫画。男孩间常常藉由画漫画来取笑他们的同学和老师。被抓到的话,通常这些漫画会马上被没收,但手冢治虫是个罕见的例外。 11岁的时候,他的作品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热切期待。

我在东京一家博物馆里看过他学生时期的作品,他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能在画作中注入活力和个性,实在让人惊叹。

「日本卡哇伊」显得稚嫩,都是因为手冢治虫

战后,手冢治虫放弃从医,成为全职漫画家。与华特.迪士尼不同,他创作了自己的故事。他不回避暴力主题,但一定会让自己的漫画看起来很可爱。手冢治虫是日本卡哇伊往往比美式可爱更显稚嫩的原因。他逐渐加大了额头和眼睛,让脸颊凸出,身体变得更圆,直到他的角色比启发他的迪士尼角色还要可爱。

手冢治虫的原子小金刚,可说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角色,地位相当于米老鼠。他是个机器人男孩,心脏是核反应炉,大脑是电脑。他的个性温和无私,长得稚嫩。

在手冢治虫的故事中,小金刚是科学家为了取代逝去的儿子所创造出来的。科学家意识到他的机器人儿子永远不会长大,于是把他卖给了马戏团,但小金刚从未动摇,一直保卫着人类和机器人世界。他领导了一场机器人抗争,为机械生物赢得了自己的权利法案。他也建立了一个由机器人和人类共同工作的社群,来继续对抗不公不义。

小金刚这位高科技超级英雄,虽然有力量,但也有天真可爱、永远不会长大的外表。他总是乐于帮助有需要的人,至今仍是一位全国偶像。与手冢治虫笔下的其他角色一样,他代表一种孩子般的纯洁,给日本一个机会,能把帝国思想和战争留在过去。

手冢治虫把主角变得可爱,提供了另一种男性气质,来取代日本法西斯帝国主义之下的阳刚和功利主义。

「可爱」背后的真正含义

手冢治虫能够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因为角色的外表。事实上,可爱的角色以前曾经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被用来鼓吹法西斯或帝国主义。例如,一些战前的日本动漫,曾经将殖民地人民描绘成可爱的动物,乐于帮助日本人建造飞机跑道或军事基地。

虽然小金刚看起来像个小孩,但在手冢治虫漫画中的叙述却一点也不幼稚。孩子气的特征,让小金刚在行事上也可以是少年的样子,和故事中理应成熟却争权夺位的大人,形成强烈的对比。

漫画和动画学者汤马斯.拉马尔(Thomas Lamarre)指出,《原子小金刚》是史蒂芬.古尔德「逆向成长」的完美范例。这个机器人男孩永远不会长大,让手冢治虫可以把少年的美德呈现成进步的价值。

小金刚的可爱,显示年少、弱小、无害不一定会输给成年、强壮、力量。小金刚年少的天真和机器人身体,一样可以很有力量。因为如此,拉马尔认为,我们不应该将可爱视为仅限于劳伦兹之婴儿图式中的视觉特征。可爱不只是关乎外表,还涉及行为。

如果纯真无邪是与可爱相关的唯一优势,我们仍然会陷入浪漫主义的观念中,即童年是一个逝去的伊甸园。然而,幼态延续也包括青少年的行为,如友善、好奇、认知的可塑性与弹性。将这些特质放到可爱的定义中,不仅有助于解释米奇和小金刚等角色的流行,也为人类演化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人类进化示意图〉(The March of Progress)很有名,图解了人类演化的假定阶段。左边是一只猿,指关节触地。右边是各阶段的原始人,每个都站得更直、更高一些。最终演化成智人,大步迈向光明的未来。

这种线性且渐进的演化观念,在科学界已经受到质疑,但在文化中的影响力仍历久不衰。不过,幼态延续挑战了所谓「成熟就是进步」这样的观念。

米老鼠、泰迪熊、驯化动物和人类,都出现幼态延续的情况。手冢治虫的小金刚也显示,幼少特征持续到成年期,有潜在的好处。一开始,这看起来只是对可爱的偏好,现在似乎隐藏着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