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婴儿型庞贝病易误诊、进展迅速,有特异治疗方案但费用高昂,唐雯教授呼吁各界关注庞贝病群体的艰难处境。

撰文|张皓宇

糖原累积病Ⅱ型(GSDⅡ)又名“庞贝病”(Pompe disease),2018年被纳入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由于酸性α-葡萄糖苷酶(acid α-glucosidase,GAA)缺陷导致糖原在溶酶体和胞质中聚积,使心肌、骨骼肌细胞等不断受损,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肥厚性心肌病等症状,发病率约为1:40000 [1] ,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溶酶体贮积症。

根据发病年龄、疾病进展速度等,庞贝病可分为婴儿型(IOPD)和晚发型(LOPD),晚发型又可分为儿童型和成年型(18岁后起病) [2] 。婴儿型庞贝病在1岁内起病,病情进展快,易被误诊为其他神经肌肉疾病,未及时治疗者多在1岁内死亡,酶替代治疗是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法。

每年的4月15日是国际庞贝病日,国内这一群体的诊断、治疗、医疗负担等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是婴儿型庞贝病患者,早发现、早诊治、科学护理对改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参与制定《儿童糖原累积病Ⅱ型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唐雯教授,接受“医学界”访谈,介绍了婴儿型庞贝病的诊疗与患者管理要点。

酶活性检测是关键,

基因检测当心“漏诊”

唐雯教授指出,婴儿型庞贝病可能从新生儿期就会发病,四肢松软,抬头等运动功能明显较弱,呼吸费力,喂养及吞咽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会出现肌肉进行性无力,心脏超声显示心肌肥厚,常伴有体重不增、反复肺炎、胃食管反流等。

“这时最突出也最危险的表现,就是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唐教授强调,迅速进行精准诊断是挽救疑似庞贝病患儿的首要步骤。针对肌肉无力的婴儿,如检查发现肌酸激酶升高,则提示很可能患有先天性神经肌肉疾病,随后比较简便快捷的方法是通过干血纸片法进行GAA酶活性测定,如明显低于正常值,进一步做基因检测,探明是否存在GAA基因变异,通过这些流程,完成最终的明确诊断。

《共识》指出,基因检测查出双等位基因致病变异具有确诊意义,已报道的GAA基因变异有910种,其中620种为不同严重程度的致病性变异,290种为可能不致病、不致病和致病性未明变异 [2] 。

唐雯教授向“医学界”特别指出,对于临床上出现典型症状、酶活性检测GAA水平低于正常水平、但基因检测为意义未明变异的病例,要格外引起重视,要结合临床为患者尽量明确诊断。在她会诊的一个疑难病例中,就遇到过这个患者,呼吸衰竭、依赖呼吸机,GAA酶活性很低,但检测到一个致病突变,一个意义未明突变,在咨询过遗传学专家、多学科综合会诊后,最后诊断为庞贝病,经过针对性药物治疗后明显好转。

她提醒广大临床医生:“庞贝病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复杂性与差异性,临床表现怀疑、酶学降低,即使基因学检查未发现致病性变异,也仍然要进一步甄别与综合诊断。”

酶替代治疗+多学科+康复,

带来治疗希望

“针对病因的酶替代治疗(ERT),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被各指南公认的庞贝病特异性治疗方式。”唐雯教授表示,对婴儿型庞贝病患者而言,越早进行酶替代治疗,效果越好,多项临床研究显示ERT能够改善患儿呼吸、心脏功能,增加肌肉力量,提高生存质量 [3] 。

《共识》指出,IOPD患儿一旦确诊,应尽早开始ERT,建议长期治疗;注重随访,进行ERT治疗的庞贝病患者每3-6个月应进行1次身高、体重、营养、运动和肺功能评估,IOPD患儿还应进行心脏和听力评估 [2] 。

在酶替代治疗的基础上,唐教授向“医学界”强调了多学科综合干预及康复治疗对庞贝病患儿的重要性,“庞贝病累及全身多脏器,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骨骼发育等影响十分明显,要预防或及时治疗并发症的出现。”

其中,做好呼吸系统管理无疑是照护庞贝病婴幼儿的重中之重。IOPD患儿常常因肌肉无力而产生自主呼吸力量弱,需要借助无创或有创呼吸机的支持,无论是院内还是居家的照料中,一定要防范呼吸道感染。除了基本的科学护理、保障卫生外,照护者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一是及时排痰,唐雯教授指出,“庞贝病的致命危险不在于缺氧,而是痰阻后发生二氧化碳潴留,护理者需切记,痰阻的危急情况下,排痰比供氧更重要! ”

二是注重患儿在适龄阶段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以及新冠肺炎疫苗等,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推荐患儿的照护者如父母等定期接种疫苗,唐雯教授告诉“医学界”,无论是《共识》还是临床研究的实践,都证明了接种疫苗对庞贝病患儿防止感染的重要性。

此外,消化系统管理是照料庞贝病婴幼儿时易忽视的一点。《共识》建议,由临床医生和营养师共同决定患儿的营养摄入成分和方式,以保证足够的能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 [2] 。“庞贝病患儿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腹泻等症状,要时刻防治消化道感染。”她提示广大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消化不良、腹泻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或用药。

随着庞贝病患儿的生长发育,可能会出现骨骼畸形等情况,脊柱侧弯在青年、成年阶段尤为多发。唐雯教授建议家长监测孩子脊柱状况,必要时可在专业康复医师的指导下佩戴支撑的辅具,防止或延缓脊柱侧弯的发生。如有骨质疏松,可根据医嘱服用维生素D、钙和双膦酸盐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康复治疗是让庞贝病患儿拥有较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唐教授观察后发现,国外生活状态比较好的庞贝病患者,往往是基于专业且完备的康复支持系统。“康复医学是一门庞大的学科,也不仅仅需要医院、家庭的努力,社区乃至全社会的康复体系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

她指出,庞贝病患儿的肺功能、运动功能都需要科学康复指导,如呼吸肌训练、水疗等,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患儿可先在有专业团队的三甲医院接受基本的康复评估、指导,确定详细的康复方案,再在家庭附近的医院、社区诊所、康复机构等地进行长期训练。唐雯教授也联合康复专家,设计出品了一系列神经肌肉病患者康复指导视频。

庞贝不应“罕见”,呼唤多元保障

唐雯教授从事庞贝病的诊疗与研究多年,接诊了许多庞贝病患者,并热心参加庞贝病患者组织的公益活动,身为与庞贝病患者同行的“老友”,她对这一群体的印象,不同于很多人的初步认知。

“有人了解庞贝病后也许会觉得,得了这个病,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被照顾;但这么多年来,我看到的是,大部分庞贝病患者都在自身的努力和周围人的支持下,实现了自立,可以上学、工作、成家,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说到结识的庞贝病朋友,有的考入了知名高校,有的居家勤奋工作,有的热心服务病友,唐雯教授对他们都充满钦佩,也对支持庞贝病群体的众多爱心人士深表感谢。

然而,目前对国内为数不多的罕见病庞贝病患者来说,最紧迫的问题,仍是酶替代治疗的费用较为高昂,哪怕只是一年的费用,普通家庭也难以承受,而且患者还需要终身用药。

唐雯教授指出,持续增进患者、医疗、医保等各方间的沟通,是解决庞贝患者治疗和整体生活质量问题所需要的,如一些调研的深入开展。而保险、慈善等力量的介入,正在带来改变。

她观察发现,多地现有“惠民保”等补充健康保险,部分地区可覆盖庞贝病,结合当地政策、公益援助项目等,带来了“用得起药”的希望,只是受益患者仍然比较有限。唐雯教授期待更多支持方关爱和帮助庞贝病群体:“放眼未来,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参考来源:

[1]BODAMER O A, SCOTT C R, GIUGLIANI R, et al. Newborn screening for pompe disease[J].Pediatrics, 2017, 140(Supplement 1): S4-13.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等. 儿童糖原累积病Ⅱ型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儿科杂志,2021,59(6): 439-445.

[3]徐玲玲,巴宏军,李素萍,等. 婴儿型糖原贮积症Ⅱ型酶替代治疗三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27): 3377-3382.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雯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

专业特长

重症神经疾病

社会兼职

广东省药学会儿童重症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儿童重症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儿童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儿童重症分会常委

责任编辑:向宇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