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是一个良心活,老师会遇到各种各样家庭背景和个性的学生,当老师面对犯有错误的学生或屡教不改的学生时,是慨叹“朽木不可雕“、”乱泥扶不上墙“,选择放弃,还是保持耐心和信心,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有改变和向善的可能?相信读完下文,心中自有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州日报某博号报道,近日,河南开封,18名罪犯在省第一监狱完成9个专业的单科考试。自1994年至今,该单位已有78名罪犯取得大专以上文凭。

这里有一个典型。罪犯李某因贪污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监狱警察根据他的改造表现和文化程度,鼓励他走自学成才之路。经过3年多的学习,李某于1998年获得了高等教育自学法律专业专科毕业证书。此后经过6年多的自学完成全部课程,于2014年通过郑州大学法律专业的论文答辩,取得本科文凭。

能够把刑期变学期,用知识促自新,让犯人能在服刑期间通过学习认识到犯下的罪恶,痛改前非,出去后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制度的设计起了积极作用,教育的力量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体现。

这个消息对我们老师来说,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我们犯错的学生,屡教不改的学生,和被判刑的罪犯相比,自身条件好得多。服刑的罪犯,或心理剧变,或陷入绝望的境地,其教育改造难度之大,是我们老师不能想象的。干警们没有放弃他们,尚能通过耐心、坚持和不懈的努力,给罪犯们点燃希望,激发他们求学向善的动机,我们老师更没有放弃问题学生的理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弃一个问题学生,就可能掐灭一个家庭的希望。

放弃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相反,我们应该像监狱警察对待罪犯一样,保持耐心和信心,相信每一个问题学生都有改变和成长的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关注他们的内心需求和成长困境,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道路,这才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

很多时候,问题学生和老师顶牛,还是我们的教育方式方法出了问题。在应试教育盛行的今天,我们老师也要转换思路,分数不是教育,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品质才是教育的内涵。学生或是基础较差跟不上学习进度,或是家庭原因养成不好的习惯,学生因此缺乏信心,破罐子破摔。那么,放弃对分数的追求,欣赏并放大学生的点滴进步吧,只要其三观端正,身体健康,学生将来有无限的可能。

老师和家长还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问题学生的教育,只靠老师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家长和老师一起携手,才能形成合力,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当然,学校和监狱比,没有其强制手段,老师可以通过灵活运用现有的惩戒措施来达到目的。而且,学生和罪犯不一样,人性的善良成分比例更大,只要老师用心用情,石头也会被捂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师读者,您是如何转化问题学生的?欢迎分享您的故事。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